创作谈&短评丨林为攀:二维码奏鸣曲

文摘   2024-10-11 19:00   湖南  

 · Hi  欢迎点击左上方“芙蓉杂志关注我们 ·

· 本篇选自《芙蓉》2024年第4期 ·





识别上方二维码,进入《芙蓉》喜马拉雅专辑,收听杂志有声版.

                              

     


 创作谈 

二维码里的遗照

——《二维码奏鸣曲》创作谈
(点击即可阅读原文)

作者 | 林为攀

不知从何时起,城市的大街小巷出现了许多二维码。利用手机,就能扫码得到任何想得到的东西,现金一夜之间不见了。在这个万物皆可扫码的时代,假如有个人不小心忘带了手机,那么无疑就被这个世界剥夺了生存权。

我们重视手机堪比重视生命,走到哪都不忘把手机握在手里。我不知道二维码属不属于可再生资源,我是说二维码万一有一天被耗尽,是否说明这个世界上的资源也即将面临枯竭。当然,以上这些想法还不足于生发出一篇小说,尤其是一篇中篇小说,它还缺少了最重要的一味药,即与人的微妙关系。

今年回家过年时,我坐在客厅里,看到面前这扇迎来送往的大门好像有些不同,不过具体是哪些不同我一时之间又没有头绪。我只好把这扇门暂时撇到一边,继续沉浸在过年的喜悦里——其实现在已没有什么年味了,所谓拜年,无非是换一个地方玩手机。过完年那天,家乡的务工者都各自返城,家里再次变得冷清下来,我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不急于返京,索性在老家多待几天。

我再次留意到了那扇大门,它整体没有任何变化,仍然是一扇木门,一扇用了二十七年的旧门,上面那些被阳光、灰尘和氧气染出的包浆和陈迹都很均匀。不过我仍看到某一小块的惨白,就像一块刚撕下狗皮膏药的皮肤。那是旧门牌号的位置。

这扇门换了一块新门牌号,上面的数字也从七变成了十五,我不知道这是否说明老家的人口增多了。新门牌号不仅数字变了,还多了一个像马赛克一样的二维码——二维码终究城市包围农村了。只要看到二维码,我都想拿出手机扫一扫,就像小时候见到硬币,都会低头去捡。没想到,我在二维码里扫出了一张照片,那是我在疫情期间去世的祖母,我没有见到她的最后一面,最后竟以这种方式见到了。

回京后,这个场景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我想起了与祖母相爱相杀的童年。那时祖母是那么健硕与高大,可是残酷的时间最后却让她变成了一抔土。我自诩看淡生死,但这一幕仍让我动容不已。

我就在鼻酸中开始创作《二维码奏鸣曲》,以二维码为主线,祖母在二维码里的遗照让我明白二维码不是死物,而是有血有肉的活物。我在小说里复活祖母,兼把这几年的感受也一并写进去。写完后,祖母当夜入梦来,告诉我聚散终有别,即便是至亲。

最后,我要感谢《芙蓉》杂志和责编张文爽,让我这篇小说这么快能见刊。这篇小说对我意义重大,因为我的乡土小说很少加上现代元素,这篇是我的首次尝试。

  林为攀《二维码奏鸣曲》入选  

   中国作家网2024年“优选中短篇”第9期推荐作品: 



  短评·1  

面对《二维码奏鸣曲》,多说一个字都是没有意义的

作者 | 宋嵩

林为攀《二维码奏鸣曲》小说借鉴了西方古典音乐中的“奏鸣曲式”,把全文分成了三个“乐章”,小说的开头将时间设置在2019年的夏天,写一位出生于“民国十九年”、也就是1930年的老太太在儿子的陪伴下到镇上去买华为手机的经历。这位89岁高龄的老人一辈子都是昂首挺胸走路,晚年却心甘情愿地成了一个“低头族”,只是因为她听说自己那个将近三十岁的、几乎从来不跟家里人联系的“北漂”长孙找到了女朋友,她急切地想通过微信视频看一眼自己未来的长孙媳妇。小说的主人公,也就是那位身为青年作家的“北漂”,他宁可在北京频繁更换住所也不肯回福建老家,只是时不时地会给自己的祖母转一笔生活费。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家庭的态度渐渐有了松动,终于决定在2020年春节带女朋友回家乡过年,顺便举行婚礼。万万没想到的是,一场疫情会将这场婚礼延宕三年。而当疫情过去,主人公带着未婚妻回到故乡,自己的祖母已经去世,连一张遗像都没有留下,留下的只有那个因为触电而早已不能使用的华为手机。高潮出现在小说的结尾:在婚礼的第二天,主人公带着未婚妻去镇上修那个手机,试图从手机中找到祖母的遗言,结果却发现祖母留给自己的最后一条语音消息停留在2019年,也就是疫情之前,内容则是要把自己微信钱包里的一万八千块钱留给孙子结婚用。回到祖母居住的老屋,主人公无意之中扫描了门牌上的二维码,结果出现的除了房屋信息之外,还有一张祖母站在老屋前的照片,那也许就是她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影像。有人说,文学评论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让读者知道一部作品为什么“好”或者为什么“不好”。可是,当我面对《二维码奏鸣曲》这样一篇小说,我觉得多说一个字都是没有意义的。相信每一个读者读过它之后都会想到很多:想到故乡的亲人,想到疫情三年里自己和身边人的遭遇,甚至是想到那些在那三年里离我们而去的亲人,想到那些皱着眉头或是咬紧牙关度过的日子。




  短评·2  

人生如寄

——读林为攀《二维码奏鸣曲》

作者 | 王辉城

我和为攀同为客家人,不过他生在福建,而我则长在广东。地域虽不同,但客家人的风俗习惯,大约是相近的。因此,他小说中出现的客家元素,我异常的熟悉。对我而言,《二维码奏鸣曲》的魅力并非是来自于地域,来自于方言,而是呈现了普遍的、共同的情感与处境。尤其是“我”的部分,对小镇青年的心理与情绪,刻画得尤为到位。家庭代际之间的观念差异以及小镇青年的尴尬处境,正是当下年轻人所要面对的。

二维码可能是当下科技技术在应用方面的最佳代表,我们在日常生活之中,已然离不开它。年轻人对于科技接受很快,但老年人由于种种原因,俨然是“跟不上时代”了。《二维码奏鸣曲》以祖母买手机为开端,在智能手机的加持之下,星散在天南地北的亲人,得以在微信群互通消息。承载与维系亲情的载体,不再局限于地域,不再局限于线下。此点,我亦有同感。离家数千里,在上海工作后,我每周都会给父母微信视频。此外,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稀释游子的乡愁。我想念家乡的食物时,往往会在淘宝上下单。不消二十四小时,快递便会将特产送抵过来——泡沫箱中的冰块尚未完全融化。在我未回家过春节的年头,母亲会宰杀鸡鸭,装满一箱子,快递过来。这便是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便利。

《二维码奏鸣曲》中的亲情,亦大抵如此。然而,我却无法完全将它视为小说。因为里面的诸多情节,应该是为攀的自身经历。比如,新概念作文比赛,闯荡北京时的苦涩,以及“我”作为一名小镇青年,陡然间来到北京,思想与观念上所受到的冲击,等等。因此,《二维码奏鸣曲》其实更接近非虚构散文。一个小镇青年在城市里如寄般的生活,在快速的现代城市里,他转过身来,以深沉的眼光回望着故乡,回望着亲人们。他看见了亲情,看见了喧闹,亦看见了消逝。




  短评·3  

读林为攀《二维码奏鸣曲》

作者 | 李杨

小说题为《二维码奏鸣曲》,由“二维码”与“奏鸣曲”两个关键词组成,主体内容分为三部分,分别命名为第一、二、三乐章,对应“奏鸣曲”部分;而在三个乐章中出现的“二维码”,则成为理解文本的密钥所在。

“奏鸣曲”,指的是“由一件独奏乐器或由一件独奏乐器和钢琴合奏的器乐套曲”,通常分三到四个相互对比的乐章。《二维码奏鸣曲》取古典主义时期的三乐章结构,分别以第三人称“娭毑”、第一人称“我”和第二人称“你”进行分段叙述,叙事内容相互补充、生发,立体交错地呈现出娭毑对于长孙的寻找、“我”对于原生家庭的逃避和回到故乡的“你”在婚后对于逝去的娭毑的存在痕迹的探求,奏响寻觅、逃离与回首的多声部交响乐。

二维码在作品中的第一次出现,是娭毑买了新手机,连接wifi时需要看的新的门牌号,因此注意到多了一个二维码。而苦苦寻找娭毑踪迹无果的“你”在扫了这个二维码后,看到了房屋照片和屋前“兴头十足的娭毑”,找到了娭毑可以挂在墙上的照片。结合第二乐章中对于二维码改变“我”与故乡关系的描述可知,在便利生活的同时,二维码却加速了“我”与故乡中断联系的速度。悖论之处在于,当“你”寻找过往踪迹、试图与故乡达成和解时,二维码保留了仅存的线索,那时的娭毑正“面对镜头单手叉腰”。

由“二维码”演绎的“奏鸣曲”,关乎新与旧、城与乡、生与死、逃离与回归,而在象征新事物的二维码面前作出选择的,是无数个思索、彷徨与悔恨的“她”(他)、“我”和“你”。




  短评·4  

《二维码奏鸣曲》短评

作者 | 肖千超

《二维码奏鸣曲》是一部精心构建的中篇小说,展现了当代中国城乡变迁中复杂的家庭关系。小说以“二维码”这一现代科技符号为核心意象,将科技发展与人情冷暖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叙事张力。小说中的娭毑、阿爸等角色,承载着传统乡村的记忆,也映射出面对现代化冲击时的无奈。特别是娭毑学会使用微信这一情节,不仅是对老人适应新科技能力的肯定,更深刻揭示了科技在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同时,也可能加剧代际隔阂与情感疏离。在结构上,小说采用了乐章式的布局,每个乐章既独立成章,又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叙事体系。

小说通过对不同代际人物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活动的深入刻画,呈现了个体在社会转型中的微妙变化,同时反映了整体社会的转型与变革。因此,《二维码奏鸣曲》的社会学意义更为凸显。



作者简介】

林为攀90后青年作家,福建上杭人,常居北京。鲁迅文学院第45届高研班学员。出版有长篇小说《追随他的记忆》《万物春生》《梧桐栖龙》和小说集《当一朵云撞见一张纸》《驯小说的人》《偶合家庭》等,在《人民文学》《十月》《中国作家》《花城》《福建文学》等刊物发表数十万字,入选2020年小说选刊杂志社与青委会联合推出的“新锐小说家20强”。长篇小说《万物春生》获得福建第二届好书榜十大优秀图书奖,长篇小说《梧桐栖龙》入选2023年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等。

宋嵩,《长篇小说选刊》杂志主编。

王辉城,写作者,文章与小说见于《上海文化》《十月》《青年文学》《西湖》等。

李杨,《扬子江文学评论》编辑,在学术期刊发表文章数十篇。

肖千超,作家,吉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



芙蓉小店

[点击下方图片,解锁更多精彩]



一审 / 刘盼盼

二审 / 陈漫清

三审 / 杨晓澜

邮发代号/42-26

发行、邮购热线/0731-85310615

新浪微博/@芙蓉杂志社

芙蓉投稿新邮箱/furongzazhi@163.com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进入微店,联系客服预订2024年全年《芙蓉》杂志。

芙蓉杂志
主推芙蓉作家作品、创作感言及评论、访谈及动态。见证中国新时代发展,深入文学原创力现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