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蕌头
文/刘跃
在湖南省湘中湘北一带有一首人人都会唱的童谣,歌词是这样的:“蕌子脸不要脸,篾(剥)了一层又一层”。孩子们摇头晃脑反复吟唱时虽然似乎是针对人的某种行为,但至少说明大家对蕌头的司空见惯的程度,谁会拿不熟悉的东西做比喻呢?这个在中国南方地区、长江流域较多生长的石蒜科葱属多年生宿根草木植物,绿叶白根,开紫色花,有一种特殊气味,茎杆扁而空心,根部隆起呈白色球状且多层,俗称蕌坨。根茎都可以食用。正是蕌子特有的芳香辛辣味,才受到人们的偏爱。每年春夏当季时节,蕌子红辣椒炒腊肉,蕌头丝炒黄鳝几乎是餐桌上的家常菜。蕌头在乡间还是农妇做坛子泡菜的必选材料。将蕌头、长豆角、刀把豆、辣椒、萝卜和紫苏等凉晒后入坛,再倒进发酸的米潲水,浸泡十天半月开始食用,而且可以随时添料,长久保存。
洞庭湖畔的湘阴县早年在蕌头种植食用上并无特别之处,而如今所产的甜酸蕌头泡菜成了外销大产业。墙内不香墙外香,几乎占领了日本市场。提起这门经,不得不从那场日本侵华战争讲起。一九三八年六月,日军头目冈村宁茨指挥日本军队入侵长沙,他们陆路从武汉过来进入湖南,在新墙河、汨罗江和水渡河连续受到湖南军民顽强抵抗,进展缓慢。日军改变策略,利用船舰优势,开始谋求水路进攻,他们由长江进入洞庭湖再逆湘江而上,沿途从岳阳鹿角、湘阴营田登陆上岸。大约有一万日本兵在湘阴营田安营驻扎,准备进攻长沙,断断续续有三个多月时间。后面发生的营田惨案、长沙战役、衡阳战役、日本战败等有专门的资料记载,在此不述。
时间到了一九七二年,随着中美两国关系改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和外相大平正芳等日本政治家也主动向中国示好,他们集体鞠躬向中国人民示罪乞求原谅,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有部分健在的当年侵华日军老兵组团来中国旅游,专程选择湘阴营田岳阳县鹿角一带“故地重游”。据当年参加接团的我的国旅朋友介绍,日本老兵有二段时间生活在这一带,前一段是战争期间,那时日军气焰嚣张,野心勃勃,年轻人洗了脑壳,个个似打了鸡血,时刻准备为天皇玉碎。后一段是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后,日本兵交了武器就地待命等待返国船讯,这个阶段是日本兵的苦难岁月。虽然不战了,没有战死的危险,但生存出现严重困难。从日本方面讲,国家战败了,还挨了两颗原子弹,所有政府军队机构近乎瘫痪,天皇自身难保,冈村宁茨等军队高级将领成了战争罪犯,被关押监狱等待接受审判,整个后勤补给中断,缴械投降等待回国命令的中下级军人成了无人理睬的孤魂野鬼。从中国方面讲,被日本鬼子破坏的家园满目疮痍,老百姓生活在死亡边沿,他们恨不得饿死病亡那帮鬼子都才解心中之恨。但中国老百姓是善良的,日本兵派人到农户家讨食物药品,老百姓也给一些,老百姓菜园里瓜菜明知是让日本兵偷了,也睁一眼闭一眼。日本人从一九四五年放下武器,到一九四六年陆续回国,呆得最久的日本兵有一年时间。回日本的时候,为了感激当地百姓的救命之恩,日本兵将毛毯皮带水壶类用品留了下来。几十年以后,日本老兵来中国湘阴能带回去的纪念物品很少,有意思的是他们不约而同带回去的是老百姓家里浸泡的甜酸蕌头。湘阴蕌头以其独特的味道让日本老兵记忆住了那个特殊日子。日本老兵把蕌头当礼品分别送给亲戚朋友,日本人也稀罕蕌头特殊芳香,湘阴的甜酸蕌头在日本忽然畅销起来。日本老兵在日本如何宣传神话这件战争食物不得而知。有一个传说我是听说了的∶说战争期间,有一个日本小兵水土不适病得很重,任凭军医救治也不见好转,是当地农民家里一碗蕌头酸汤救了命。传说后来有了升级版,说那个被救小兵就是当朝首相田中角荣先生。记者会上有人提问此事,田中角荣笑而不答。为什么要向中国人民示好呢?为什么要向中国人民鞠躬呢?善良的湘阴人爱把传说与现实友好相连。有善于经商的日本老兵意识到蕌头是日本稀缺食物,而且不加热处理植物方式符合日本人饮食习惯。他们很快成立了蕌头销售协会,制订了更适合日本人口味的质量标准,又确定了双方能接受的价格,防止人为的价格波动给中国蕌农带来损失。初期,湘阴浸泡蕌头成品是大白塑料桶装运往日本,再由日本人换成精美小包装分销。十几年后,老兵们年事已高,纷纷退出经营管理,让后人接班掌管,后辈们干脆实行产销分离,把生产包装全部放到中国,日本蕌头协会只管销售。 几十年过去了,湘阴蕌头在日本价格稳定,长盛不衰。湘阴蕌商曾经试图打开与日本相近的韩国市场和中国东北市场,但收效甚微。南方浙江、江西地区某些县乡也企望把自产蕌头卖到日本去,一直得不到市场认可。 作者简介∶刘跃,岳阳街上老人。七七年岳阳市公安局(小市)工作,八五年调岳阳市人民保险公司工作至退休。年轻时在南正街金家岭一带生活,中年后在东风广场土桥一带活动。我喜文写文是跨行折腾,难成气候。
编审:蒋正亚 公众号管理:严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