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十三邀》第八季许知远对谈北大教授林小英,聊了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教育,有人看得热泪盈眶,有人看得异常愤怒,有人看完之后默默地给孩子加了一张卷子。
我看完之后,只有一种感觉:夸夸其谈,何不食肉糜。
“现在的教育系统似乎只为升学做预备。”
“当人吃饱了穿暖了,重要的能力其实是玩。”
“如果你一生做的所有事情都只是为了谋生,你这一生就是个苦役。”
……
林教授自己从县城走出来了,却告诉县中的孩子,康德一辈子也没有离开小镇,活得也挺好。
我发现很多反对教育“内卷”、反对“做题家”、主张“大学自主招生”都是教授、专家等一些高级知识分子,他们自己通过“做题”和“卷”跨越了阶层,现在却开始反对做题,反对“卷”。
站着说话不腰疼!
所以,我说他们都是夸夸其谈。
还有一类是天天嚷嚷着要教育改革,那么请问怎么改?怎么样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不那么“卷”?
首先,单说教育体制的改革,这本来就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就像一个中年人要改变自己,要么是外界环境发生了巨变,比如失业、重病、遭到重大背叛和损失,否则单凭个人内在的力量,很难改变。
你只能一点点调整,就像老马一样,连续四五年的每日反思,可能只是为了提升一点点情绪掌控力。
教育系统也是如此,惯性太大,捆绑了很多人很多利益,内部自我革新必然是一条缓慢的道路。
我们公司一个战略架构的调整,牵扯利益太多,来来回回都折腾了三四年,何况是教育?
已经当了老师的群体怎么办?
正在上师范学院马上就要当老师的怎么办?
围绕着教育系统衍生的其他利益群体怎么办?
其次,教育的问题只是表象,根源在文化、经济以及社会分配制度。
东亚社会的竞争压力与生俱来,人口众多而资源稀缺,这使得教育问题频繁成为热点。
我们正经历着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学历的迅速贬值成为不争的事实,自动化干掉了不少蓝领,智能化又开始干掉白领,而高精尖的科技领域,不需要那么多工程师,所以本科已经没啥用了,985都不敢保障。
越“卷”“收益”越低,研究生毕业还要去送外卖,这是大家焦虑的根源。
得了发达国家的病,没有发达国家的命。
林教授说:“反正体制的东西懒得讨论了,我们就讨论个体怎么办?”
这句话我是赞同的。
老马向来不指望体制,也从不会抱怨教育制度。
讨论个体才有意义,但劝导个体家庭不要去卷,让孩子学会好好玩,只能是一句正确的废话。
家长们也不会买账的,看节目时,感动的痛哭流涕,擦干眼泪第一件事就是给孩子加一张卷子。
怎么办?
精英家庭怎么选择?
之前看过一本书《总会到来,总会过去》,作者王潇分享了自己在40岁时的一些生活、创业以及育儿的理念。
她的孩子从小国际学校,只培养一项艺术——画画,画得很好,还办过小画展,只培养一项运动——壁球,拿过很多比赛的奖,当我们的孩子背古诗,卷英语数学的时候,人家已经带着孩子多次出国,可以流利地使用英语,未来也不用参加国内的高考。
包括前阵子张雪峰说:他女儿不用高考,更不用考研,他已经为她挣够了足够的钱。
虽然有点嘚瑟,但不得不说,在“鸡娃”与“鸡自己”之间,他们选了后者。
卷出来了,托举孩子,卷不出来,下一代继续。
就像《士兵突击》里讲的,你只会背士兵条例,走不了太远,但如果不会背士兵条例,你压根就不会被看见。
选拔教育只一关,你明知道它有问题,不是最优解,但当下的你必须过。
普通人没有那么多选择。
如果真要说“卷”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点什么?
两条实实在在的建议:
一、多些鼓励和认可
在排名游戏中,人很容易自卑,所以需要有很强的心力支撑,作为家长,尤其是我们东方家长,总是习惯地用打击打压的方式来催促孩子进步,这无疑只会加剧了孩子的心理负担。
我在《超越自卑的3大底层逻辑和增强自信的5种实战策略》中专门分析过,一个人自卑的根源,在成长中缺少外界的认可,尤其是家长、老师等权威的认可。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罗森塔尔效应——权威的期待。
有时候你认可的眼神,你赞许的笑容,对孩子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支撑和鼓励,这也是他们积攒自信的来源。
之前跟一个处级老乡聊天,他说,回想一下自己从自卑不敢说话,到逐渐自信,是从小学4年级,班主任让他当班长开始的,他到现在都非常感激那个班主任。
那种认可,给了他很多的力量,让他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可以说直接改变了他的命运。
33岁的麦肯锡合伙人李一诺曾经在TED中分享,鼓励的力量。
当初她作为职场小白,唯一的华人,在这样一个公司里,饱受不被认可的折磨,每天努力加班,干得多睡得少,还总是唯唯诺诺,生怕出错。
转折点是,一次在路上遇到了以严苛出名的德国籍高管,
本来战战兢兢地想要绕开,结果对方专门叫住她,并大声告诉她,一直都非常欣赏她,觉得她是他见过的最努力最优秀的人。
那一刻她真的感觉被治愈了,觉得内心的力量长出来了。
如果内心没有足够的力量,你就不可能抵挡得住,外界的各种否定和污蔑。
这种力量从哪里来?
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中说,鼓励是世界上最稀缺的资源。
普通人的家庭,真金白银掏不出来,那就多动动嘴,去鼓励孩子吧,希望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在他们“卷”的过程中,有力量跑的更久更远。
二、多给孩子创造“心流体验”
无论是学科学习还是艺术创作,一个人在一件事上的心流体验越多,越能孕育出浓厚兴趣,发掘出潜在天赋。
什么是心流体验?
你在做某件事情的过程当中,尤其是创作中,你能体会到一种感觉:
特别想表达一个东西,但,你又觉得这个东西不是你自己的,好像有一个神奇的力量,要通过你来表达,你只是一个渠道。
也就是说,在某一刻,你的身体好像被接管了,你觉得不表达出来,不把这个作品创作出来,就对不起世界,对不起自己,你无法停止。
仿佛有神力在通过你的手表达流畅感,这时候你感受不到痛苦,也感受不到愉悦,不悲不喜,也感受不到时间流逝,只有强烈的表达欲,要完整表达的欲望。
而且完成之后,不用等他人反馈,产生的自我满足感就非常充盈。
这种满足感与看手机刷视频、打游戏等消耗性娱乐是非常不同的。
那么,如何创造心流?
三个条件,可以胜任的能力;有一定挑战,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超出现有能力的10%20%比较合理,同时还要有及时的反馈。
这都需要家长具有非常高的耐心和认知,最起码你要能识别出孩子当前的水平,以及提高10%应该是什么难度。
今天先聊这么多,总之,当前阶段,孩子的“快乐教育”,需要家长在背后负重前行。
最后分享跟本文有关联的文章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