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的特殊能力,其在治疗多种慢性病、损伤、美容抗衰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同时也是生物医学领域的热点之一。相较于国外的快速发展,我国目前仍有诸多限制因素,不过鉴于干细胞广阔的应用潜力,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其在改善肺损伤、提高免疫力等方面的效果,我国也在逐步推进干细胞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针对干细胞应用的某些热门领域,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专家共识,以规范干细胞的应用!
▲图源“摄图网”
▲截图源自《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整形修复美容领域研究应用的干细胞类型主要包括脂肪来源干细胞、脐带MSC、骨髓MSC、毛囊MSC、牙髓MSC等类型,其中,尤以脂肪和脐带MSC多见。
①可用于治疗皮瓣缺血、其他组织缺血性疾病、改善中/重度萎缩性痤疮瘢痕、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继发性瘢痕挛缩、色素沉着的发生等。
②在促进衰老和光老化后的皮肤再生、维持面部年轻化等方面有显著效果。
③促进毛发再生、增加毛发密度,可用于治疗雄激素性脱发、难治性斑片状脱发等。
除上文外,指南还提出了干细胞保存规范、干细胞衍生物(如干细胞外泌体等)应用研究、干细胞制备机构要求等内容。
▲图源“摄图网”
▲截图源自《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
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是因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导致的下肢远端组织缺血缺氧的一组症候群。自体干细胞移植作为近年来血管再生的新技术,为那些不适合做血管重建治疗或治疗后复发者,尤其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下肢缺血患者提供了一种新型治疗选择。
用于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的干细胞主要包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周血干细胞等类型。
①各种原因所致的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保守治疗无效且无法进行介入治疗或手术搭桥者;
②无法耐受介入治疗及旁路手术者。
①严重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衰竭,或一般状况较差,无法耐受干细胞治疗者。
②既往5年内,明确有恶性疾病者,或血中肿瘤标记物水平明显升高者;
③大动脉(如主动脉、髂动脉等)闭塞者;
④近期有脑梗塞或心肌梗塞病史者。
除上述内容外,指南还规范了干细胞实施条件(人员资质、实验室设施及条件)、自体干细胞移植的围手术期处理、干细胞治疗的有效性评价及术后随访等内容。
▲截图源自《临床肝胆病杂志》
肝硬化失代偿期是指各种慢性肝脏损害(如酒精性肝病、慢性病毒性肝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导致的肝病晚期阶段,以肝功能严重损伤、门静脉高压为特征。研究显示,干细胞可以改善患者的肝脏生化指标,用于治疗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患者。
本共识所述干细胞是指人源性干细胞,主要包括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自体骨髓干细胞、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异基因间充质干细胞、异基因脐血干细胞等。
①慢性病毒性肝炎,包括乙肝、丙肝、丁肝等;
②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③免疫性肝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
④隐源性肝硬化或其他原因所致的肝硬化等。
注:进行干细胞移植之前,患者原发性肝病应得到基本控制。比如乙型肝炎肝硬化需经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患者的基线病毒载量为阴性;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进行干细胞移植前,通常需要戒酒≥6个月,以免因原发疾病影响干细胞治疗效果。
①合并肝脏或其他脏器的恶性肿瘤;
②患严重的心、肾、肺、血液等系统疾病,或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干细胞治疗者;
③未控制的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消化道出血、急性感染等;
④酒精滥用或药物成瘾者;
⑤怀孕或哺乳期女性。
常见包括外周静脉输注、经门静脉移植、经肝动脉移植、肝内注射、脾脏注射等途径。
包括干细胞移植的术前准备、术前化验检查项目、干细胞移植的剂量和次数、疗效指标、术后处理、术后随访等内容。
▲截图源自《临床肝胆病杂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研究显示,MSC(间充质干细胞)治疗COVID-19安全性良好,在减轻肺部损伤、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缩短病程等方面显示出较好的临床疗效。
患者年龄为16~85岁;临床分型为重型或危重型,且除外排除标准。
自疫情暴发以来,国内外已有多个团队完成了干细胞治疗COVID-19的相关临床试验。我国一项研究显示,2例重症患者在接受连续3次MSC输注后,患者肺功能改善、炎症指标(IL-6和C反应蛋白)降低、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升高,双侧肺渗出病灶吸收。
除上述内容外,该指南还规范了MSC的采集、制备、质量控制、输注方法、细胞输注的监测和不良反应处理、疗效评价指标等内容。
▲截图源自《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好发于育龄期女性的自身免疫病,可产生自身抗体及免疫复合物,并常累及多个脏器。
研究显示,用于治疗SLE的干细胞类型主要涉及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骨髓MSC、脂肪MSC、胎盘MSC等类型。不过临床研究中,多采用脐带或异体骨髓来源的MSC治疗SLE。
适用于中重度SLE,尤其是合并肾脏、肺脏、皮肤、血液系统等受累者。
除上述内容外,指南还提及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SLE的科学依据、开展MSC临床治疗的必备条件、MSC输注细胞数、输注途径、输注前预处理、合并用药等内容。
▲截图源自《中华医学杂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血管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据统计,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约3.3亿,其中,冠心病约1139万,风湿性心脏病约250万,心力衰竭约890万。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干细胞移植有望为心力衰竭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因其具有旁分泌能力和向特定组织分化的潜力,移植到心肌后,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本次专家共识中,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目前,国际上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干细胞类型包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SCs)、人多能干细胞(hPSCs)。
多种心血管疾病所致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除外禁忌证),包括NYHA(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Ⅲ级以上,超声心动图示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0.4,NT-pro BNP(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2000ng/L或脑利钠肽(BNP>500ng/L。
①合并恶性肿瘤,或严重脏器功能不全,无法耐受干细胞治疗者;
②滥用药物、酒精或患有尚未控制的精神障碍者,无法配合完成干细胞治疗者;
③患有主动脉夹层者;
④患有血液系统疾病者;
⑤过敏体质者,可能对细胞悬液等药物过敏者。
除了血常规、生化全套、血凝常规、传染病等检查外,还可能视患者情况,配合医生进行24h动态心电图、心肌灌注显像、心肌损伤标志物、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
常用包括静脉移植、心外膜心肌多点注射、心内膜心肌多点注射、DSA(数字剪影血管造影术)下经冠状动脉移植等,具体视病情和个体情况而定。
除上述内容外,该指南还规范了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必备条件(包括医院和人员资质、细胞制备过程)、干细胞制备方法、移植时机、术后随访等内容。国际干细胞研究医学部之前做过相关介绍,大家可阅读原文:我国发布《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力衰竭专家共识》:心衰患者绝处逢生?
综上,干细胞移植在治疗心力衰竭、系统性红斑狼疮、肝硬化、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以及美容抗衰等方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获得多方研究证实。为了规范和推动干细胞产业的发展,我国更是出台了多项专家共识,除上述提及的外,还涉及干细胞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的专家共识等。小编也期望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能早日赶超欧美日韩等干细胞强国,让更多患者“有药可治,有病可医”!如果您也想寻求干细胞的帮助,可咨询国际干细胞与免疫细胞研究医学部。
[1]《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力衰竭中国专家共识(2022)》[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38(11):9.
[2]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等.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专家共识[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22,26(1):1-8.
[3]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干细胞工程专业学组,干细胞移植规范化治疗肝硬化失代偿的专家共识(2021)[J].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7):1540-1544.
[4]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共识(2021年,北京)[J].传染病信息,2021,34(2):99-106.
[5]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干细胞工程专业委员会等.自体干细胞移植规范化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专家共识(2021)[J].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2021,11(5):257-261.
[6]中国医师协会整形美容医师分会干细胞和再生医学学组.干细胞在整形修复美容领域研究和临床试验的专家共识[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21,32(1).
本文为“国际干细胞与免疫细胞研究”原创,转载需授权
干细胞与免疫细胞研究
入群免费领取抗癌
细胞资讯|新技术|新药研发|权威专家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