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癌症报告》公布,榜首竟是它?做好这三件事儿,助癌症患者长期生存成为可能

文摘   2025-01-03 19:09   日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癌症治疗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据悉中国癌症患者占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的23.7%左右,预计未来几十年发病率仍将持续上升。近期一项针对《五大洲癌症发病率数据库(1983-2017年)》的调查研究,分析了中国超300万新发病例共32种常见癌症的最新发病率数据,并分析了主要致病因素及未来潜在发病趋势,及时分析癌症发病趋势对于癌症预防和控制至关重要。下面小编帮大家简单科普一下报告中的关键信息,帮助患者积极预防并及时治疗早期癌症。




1983年~2032年间,中国患者癌症谱变化

这项《五大洲癌症发病率》报告,分析了中国3 677 027位新发病例(其中男性占54.9%,女性占45.1%),结果显示如下:


01
总体发病率变化

在1983-1987年至2013-2017年期间,32种癌症中有5种癌症的发病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分别为胃癌、肝癌、喉癌、骨癌、鼻部和鼻窦癌。尽管肝癌及胃癌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新发病例仍然在增加。


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宫颈癌等癌症的发病率则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此外,肺癌仍然是最主要的癌症。


02
癌症发病率随年龄变化

预计到2028-2032年,人口老龄化将导致癌症新发病例的增加。其中,男性患者将有11项癌种的发病率会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包括膀胱癌、胃癌、肝癌、骨癌、脑瘤、眼癌、喉癌等。而女性患者将有18款癌种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包括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胃癌、肝癌、小肠癌、骨癌、食管癌等。


03
癌症发病率随性别变化

1、女性高发癌症:在1983~1987年间,女性发病率排名前五的癌症分别为肺癌、胃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肝癌。而2017年以后,女性肝癌、胃癌和乳腺癌的排名有所下降,甲状腺癌和宫颈癌的发病率持续上升;预计到2028~2032年,甲状腺癌、肺癌、宫颈癌、乳腺癌、结直肠癌或将成为中国女性五大高发癌症(详见下图)。

图源JAMA,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男性高发癌症:在1983~1987年间,女性发病率排名前五的癌症分别为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而2017年以后,男性甲状腺癌、前列腺癌和肾癌的排名大幅上升,肝癌、胃癌、食管癌的发病率则逐渐下降。预计到2028~2032年,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胃癌和前列腺癌或将成为中国男性五大高发癌症(详见下图)。

图源JAMA,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我国癌症发病率节节攀升可能与这些危险因素有关

癌症的发病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关注癌症的真正原因至关重要。《中国癌症发病率趋势及潜在相关因素》中,也揭示了可能造成不同癌症发生的关键因素。除了遗传因素外,还可能与下列危险因素有关:


1、甲状腺癌:近年来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急剧增加,可能与肥胖、放射线暴露、人工流产、环境污染中的内分泌干扰化学物质等因素有关。


2、肺癌吸烟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其次是空气污染


3、胃肠道肿瘤:可能与饮酒、吸烟、体重超重、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4、肾癌:可能与高血压、肥胖、吸烟等因素有关。


5、宫颈癌:可能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吸烟、不健康的夫妻生活等因素有关。


6、前列腺癌:可能与吸烟、杀虫剂及化学物质暴露、缺乏体力活动等因素有关。




重视癌症的早期筛查与诊断

癌症,这个如阴霾般笼罩在人类健康上空的恶魔,每年都夺走无数生命。然而,在与癌症的斗争中,我们并非完全束手无策。早期筛查和及时预防就是我们手中有力的武器,可在癌症尚未肆虐之时,就将其识别并扼杀在摇篮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通过早期发现和适当治疗,许多癌症的治愈可能性会明显提高,对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具有关键影响,以下是癌症早期筛查和预防的几个关键点:


01
8种常见癌症的早期筛查方法

早期检测的目的是在干预可以提高生存率或降低发病率的最早时间点,识别继发性癌症或癌前病变。不同的类型的癌症,通常需要不同的筛查方法。


1、肺癌筛查于肺癌,低剂量螺旋CT+肿瘤标志物的检查率可达90%以上。


2、宫颈癌筛查:宫颈癌的筛查主要有两种,其一为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检查),宫颈癌细胞的检出率可达90%以上,同时还可发现微生物感染(如滴虫、霉菌等)、癌前病变等;其二为HPV(人乳头瘤病毒)检查,主要是针对病因的筛查。


3、乳腺癌筛查:乳腺癌的筛查方法,主要为乳腺钼靶检查等。


4、肝癌筛查:主要包括甲胎蛋白+B超检查等,一旦发现异常,还需进一步考虑做CT或磁共振检查


5、前列腺癌筛查:主要包括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腹部彩超(但彩超很难筛查出早期前列腺癌)。


6、胃癌筛查:主要包括胃镜检查,发现可疑情况需做病理检查。


7、结直肠癌筛查:结直肠癌的有效筛查方法,主要是肠镜检查


8、食管癌筛查:食管癌高危人群,又出现可疑症状,建议及时做内镜检查


02
癌症早期筛查/诊断的其他方法


1
癌症基因检测



统计显示,5%~10%左右的癌症是由先天遗传基因异常所致,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对于此列高危人群,可通过基因检测手段,评估并预测癌症的发生风险,比如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通过基因检测技术,发现自己遗传了母亲的BRCA1缺陷基因,这也意味着她未来罹患乳腺癌的风险远高于健康人群。最终她接受了预防性双乳切除术,从而将乳腺癌的发生风险从87%,下降至5%以下。


除了降低高危人群的患癌风险外,部分已经确诊癌症的患者,也可能被医生建议做基因检测,主要用于明确诊断、指导靶向药或免疫治疗等。


2
血液动态随访及检测



传统CT检查往往很难发现<0.5cm的肿瘤,而通过检测循环血液中的肿瘤碎片(甚至是DNA水平的肿瘤碎片),有助于及时获取肿瘤细胞,对预测早期/中期癌症的复发风险,有着较大帮助。值得欣慰的是,目前我国也在积极通过医疗保险,降低血液检测的成本。




全球肿瘤医生网医学部建议患者一定要选择具有合格医疗制资质的权威机构进行癌症筛查,以免延误病情,同时能针对检测报告给出后续处理建议。此外,如果术后想要密切监测血液中循环肿瘤水平,或想进行癌症基因检测的患者及家属,可咨询全球肿瘤医生网医学部(4006667998),了解防癌体检、基因检测及血液监测的更多讯息。







做好这三件事儿,助癌症患者长期生存成为可能


01
调节生活方式,开启无癌新生活

癌症的发生还可能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比如环境污染、吸烟、酗酒、饮食偏嗜、超重肥胖、缺乏运动等,对于健康人群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癌症的发生;对于癌症患者而言,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癌症治疗后复发。


因此建议癌症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避免接触有毒的化学物质、戒烟、戒酒、进行适当的运动、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等,远离日常生活可能潜藏的致癌因素。虽然这些改变看似艰难,但有助于帮助患者提高康复期的生活质量。


02
积极调整饮食,保持均衡营养

癌症患者往往会因癌症本身、手术、放化疗等,影响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如果长期营养匮乏,可能会因恶病质而让生存周期大打折扣,同时也无法耐受进一步治疗。因此,需要积极调整饮食,保证患者身体所需的营养平衡,以促进治疗后康复、促进术后伤口愈合、应对下一阶段治疗、改善生活质量。小编帮大家归纳了几类对癌症患者尤为重要的营养素,以供癌友们参考。


1
维生素



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维生素B、维生素E,与癌症康复密切相关。研究显示,维生素C可调节抗癌免疫反应、克服机体对免疫检查点阻断剂(ICB)的耐药性;而维生素E的主要功能是中和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破坏性影响。


一般来说,从蔬菜、水果、坚果当中,就可以获得较为充足的维生素C或E,食物中维生素的含量详见下表。但部分发生维生素缺乏的患者,需在营养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当的营养补充剂。


注:上表数据仅供参考,具体营养搭配请咨询专业的营养师。


2
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一切细胞及组织构成的基础性成分,不仅参与健康组织构成,同时也参与受损组织的愈合,因此蛋白质是术后患者必须的重要营养物质之一。根据国际指南,建议癌症患者摄入蛋白质的量约为健康人群(0.75g/kg)所需量的两倍(即>1g蛋白质/kg体重,优选为1.5g/kg)。


3
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对均衡饮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大便情况,尤其是因放疗或化疗而导致腹泻或便秘的患者。


4
微量元素



癌症患者由于食物摄入量减少和某些治疗的损伤,从而引起铁、锌、铜、锰等微量元素的缺乏,也需要及时补充,以免出现缺铁性贫血等不良情况。


5
特定的营养物质



部分癌症患者仅依靠日常营养的补充,可能无法满足机体的高消耗需求,此时可在咨询专业营养师后,适当补充益生菌、胸腺肽、益生元等特定的营养物质,以提升癌症患者的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结局。

其中不得不提到的就是益生菌,其在癌症治疗中具有抑制肿瘤生长、改善癌症治疗副作用、辅助癌症治疗、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等多重作用。《癌症免疫学研究》杂志报道的一项针对11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研究显示,益生菌丁酸梭菌疗法(CBT)显著延长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


中位总生存期(OS):使用益生菌CBT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长达1年,分别为未达到(NR)(不使用益生菌CBT) vs 361天(使用益生菌CBT)(详见下图)。

图源“Cancer Immunol Res”,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使用益生菌CBT患者的中位PFS为250天;而不使用益生菌CBT患者仅为101天,可见益生菌将晚期肺癌患者PFS提高一倍多!




全球肿瘤医生网医学部温馨提示


由于遗传气候环境、饮食结构等因素影响,不同人群肠道内栖居的益生菌种类会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因此,不建议患者盲目补充“保健品”,需根据个体情况、自身病情等,筛选出适合的“特定菌种”,以制定适合自己的个性化营养方案,以便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如果您想了解益生菌或定制益生菌的更多内容,可通过全球肿瘤医生网医学部(400-666-7998),咨询权威的营养专家。



03
增强机体免疫力,用自身力量清除癌细胞

癌症的发生与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癌细胞与免疫系统博弈的结果。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就像一个高度警惕的卫士,能及时识别并清除体内出现的癌细胞等异常细胞。但癌细胞是否狡猾且善于伪装,它们会通过多种机制来逃避和抑制免疫系统的监视与攻击,这就导致癌细胞在体内不断增殖和扩散,并逐渐形成肿瘤。


因此,只有当免疫系统比肿瘤更加强大时,才有可能打败它们。而癌症免疫治疗就是通过增强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杀伤癌细胞的一种新型疗法,它不再仅局限于传统治疗手段的“强攻”,而是着眼于调动患者自身免疫系统这一强大 “军队”,提升免疫力,对抗癌症这个狡猾的敌人,为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目前主要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癌症疫苗、过继性细胞疗法等类型。


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 - 1 和 PD - L1 抑制剂等药物),可通过阻断癌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机制,使免疫系统重新激活,增强免疫细胞对癌细胞的杀伤力,使T细胞等免疫细胞能够重新识别和攻击癌细胞,就像松开了束缚免疫系统的枷锁,释放出免疫细胞的战斗潜能。最终达到降低体内肿瘤细胞负荷,提高机体因放化疗而受损的免疫功能。


2
癌症疫苗



癌症疫苗可通过提供肿瘤特异性抗原,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对肿瘤的免疫反应,从而达到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时间、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3
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



这是另一种备受瞩目的免疫治疗方式,通过采集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如T淋巴细胞等),在体外进行基因改造或培养扩增,以增强其识别和杀伤癌细胞的能力,然后再将这些经过“特训”的免疫细胞回输到患者体内,以达到提高机体的免疫反应,增强对肿瘤攻击能力的目的,常见包括CAR-T、NK细胞、TCR-T、CAR-NK细胞、TIL细胞疗法等。


其中,CAR-T细胞因艾米莉(Emily)而一炮而红,她是全球首位接受CAR-T细胞疗法治愈的患儿,2010年,年仅5岁的艾米莉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即便经过两年的间歇性化疗,癌细胞仍急剧扩散,甚至无法接受骨髓移植,这也意味着当时已经没有适合她的治疗方法了。抱着最后的希望,小艾米莉最终入组了费城儿童医院的一项关于CAR-T疗法的临床试验,并在治疗23天后,幸运的获得了临床治愈,并存活至今。截至2024年,她已创造了无癌生存12年的奇迹!阅读原文了解详情:无癌生存12年!首位被CAR-T治愈的患儿Emily开启新征程,晚期癌症患者也能“涅槃重生”



注:美国国立研究所及剑桥大学团队,通过晶格层光显微镜技术,拍摄到的T细胞(红色)与癌细胞(蓝色)之间,进行“殊死搏斗”的场景。

除了CAR-T细胞外,被誉为“人体抗癌第一道防线”的NK(自然杀伤)细胞,抗癌效果依然亮眼。《Onco Targets Ther》杂志曾报道了一个“晚期弥漫性肝细胞癌患者,经NK细胞治疗后存活超4年”的案例。这位患者是一位59岁男性,既往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史,后确诊为T3N1M1弥漫性肝细胞癌。接受17个疗程的NK细胞回输治疗后,结果显示:


肝功能:治疗期间患者患者肝功能未见明显恶化,全部疗程结束后,该患者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出现缓慢升高;ALB(白蛋白)、TBil(总胆红素)维持在参考范围内。


肿瘤病灶缩小及胸腹水消失:NK细胞回输6个疗程后,CT提示该患者胸腔积液几乎完全消失(图A1~A5),腹水也基本消失(图B1~B5)。全部17个疗程结束后,CT显示该患者肝右叶多个肿瘤病灶明显缩小(图C1~C5)。截至目前,该患者的生存期已超过4年(48个月)


▼该患者在NK细胞治疗前后的CT表现

▲图源“PMC”,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小编寄语

癌症作为一种极其狡猾并高度突变的疾病,其预防和治疗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高危人群,通过癌症的早期筛查,有助于提高我们对癌症预防的意识,让我们在癌症面前不再被动,为守护生命铸就一道坚固的防线。


对于癌症患者尤其是早期癌症患者,应珍惜宝贵的治疗时机,依托于权威医院及现代检查手段(如病理检查、影像学检查、基因检测等)尽早明确诊断,并采取规范治疗。在治疗完成后,也不可掉以轻心,应遵医嘱定期复查,并依据自身情况,辅以饮食及生活方式调理、过继性免疫细胞、癌症疫苗等方式,提高机体免疫力,它不仅改变了癌症治疗的格局,更为无数患者和家庭带来了生的希望,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在征服癌症这一艰难征程中的曙光。此外,在整个抗癌过程中,患者及其家属也要树立必胜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坚持抗癌,永不言弃!如果您对目前的治疗方案不满意,或想寻求国内外抗癌新药或新技术的帮助,可咨询全球肿瘤医生网医学部(400-666-7998),以全面评估病情或申请国内外抗癌专家会诊。




参考资料

[1]Li M,et al.Trends in Cancer Incidence and Potential Associated Factors in China. JAMA Netw Open. 2024 Oct 1;7(10):e2440381.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networkopen/fullarticle/2825140

[2]Tomita Y,et al.Association of Probiotic Clostridium butyricum Therapy with Survival and Response to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Cancer Immunol Res. 2020 Oct;8(10):1236-1242.

https://aacrjournals.org/cancerimmunolres/article/8/10/1236/466810/Association-of-Probiotic-Clostridium-butyricum

[3]Hong G,et al.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of a Patient with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reated with Adoptive Cell Therapy Using Natural Killer Cells: A Case Report. Onco Targets Ther. 2022 Mar 15;15:255-266.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8934175/

本文为全球肿瘤医生网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扫描添加病友群

抗癌资讯|新技术|新药研发|权威专家


入群免费领取抗癌资料



患者关心












国际干细胞与免疫细胞研究
科普国际干细胞及免疫细胞相关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