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之后的头等大事,就是养肾了。
但具体要怎么养,很多朋友可能有点懵:补肾精?肾阳?还是肾阴?……这么多我该补哪个?还是一口气全补?
要知道,肾是我们身体里最难补的一个部位。
它本身在我们脏腑的最下方,吃进来的食物,经过胃的消化→脾的运化→再到肝脏的代谢,还能再滋补到肾的,已经寥寥无几。
所以这次,就想给大家介绍两个在冬季真正能补到肾里去的食方。
在介绍食材之前,大家需要明白的是,具体应该怎么补这件事。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公式👇
养肾=藏住肾精不流失+增强肾脏的功能(补肾阳/肾阴)
对于肾精来说,日常中,我们的行、走、坐、卧都会消耗它。并且补充方式又特别少,除了从父母那继承的固定肾精外,只有依靠脾胃运化食物而来。
如果你是一个脾胃不好的人,肾精就会一直处于飞速消耗、得不到补充的状态。
换句话说,日常中,我们能做到的其实不是补充肾精,而是减缓消耗,也就是“固住肾精”。
而对于肾阴和肾阳来讲,则是要靠补养才能恢复的。
所以,补肾这件事,其实就是「固肾精+补肾阴/补肾阳」。
而具体到底该补哪一个,大家可以根据身体情况,判断一下自己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
①固肾精+补肾阴
黄精大家应该比较了解了,之前分享给大家的黄精膏,也主要是用它来熬制的。它在滋补完肾精之后,还能将肾精牢牢地锁在肾脏里。
枸杞可以同时入肝、肾两经,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里说它:“为滋补肝肾最良之药”。”
他讲到,因为自己上了年纪,经常会觉得虚热,每天半夜醒来就需要喝凉水才会舒服一些,但只要在睡前吃一两枸杞,凉水就可以少喝一半,起床后也会觉得心情平静,不再烦躁。
会有这样的作用,是因为枸杞补的是元阴,并不是直接扑灭火气,而是与元阳互相调和,共同补养肾脏,是补阴却不易伤身的食材~
而茯苓有渗湿的作用,能够缓解茶方的滋腻,甘草有调和诸药的功效,这两者主要是作为配合,让整个茶方变得更加平和,没有太大的禁忌。
它的做法
步骤:
一起放进养生壶煮开就可以喝了
体内火气特别明显的朋友,可以在茶方里加上1-2朵菊花,清一清。
如果是脾胃本身比较虚弱,就添上2g沙棘一起煮来喝,避免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
②固肾精+补肾阳
白胡椒,是补阳的主力军。《本草经疏》里讲它:“气味俱厚,阳中之阳也。其主下气、温中”。带着这股纯阳之气,能一直往下走,暖到肾里。也兼顾把脾胃里的寒湿都给烤干。
如果怕冷的情况没那么重的,用普通黑胡椒就可以。白胡椒“味独辛于他椒”,力量会更大。
排骨也是肉骨茶的主角,细心的朋友也发现了,这个汤里没什么配菜,为了让香料的阳气走的更稳,才配足了猪肉来敛阳气。
而且它还有养阴液的作用,不用担心阳气补过头,灼伤了津液。
《随息居饮食谱》:“猪肉,补肾液,充胃汁,滋肝阴”。
用瘦肉的肋排炖,再加上“解腻小能手”——大蒜,汤面上连油珠都没有,很清润,一点也不油腻。
煮汤的时候,可以把蒜皮一起带上,熬出来的汤色会更好看。
最后再加上芡实,一来能把体内的肾精给固守住,不让它外泄;二来还能把补进去的阳气给封藏住。
它的做法
步骤:
1、大蒜带皮,和白胡椒一起,先在锅里干炒一遍,把香气炒出来,排骨焯水撇掉浮沫;
2、加入炒香的大蒜、胡椒、八角、肉桂、一点盐,一起加水闷煮1小时就可以吃了。
整碗汤喝起来香浓可口,Q弹滑润的芡实,给汤增加不一样的口感。
吃完也会因为胡椒的味道,稍稍发一层薄薄的汗,感觉体内的寒气也都排了一遍,很通透。
在古人看来,养肾其实就是为了顺着冬天的节奏,做好“冬藏”。
除了上面和大家分享的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和此时的万事万物一样,安静下来,回归自己,减少欲望和焦虑对我们的消耗。
健康速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