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或药店买药时,很多人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药品的名称和外包装看起来颇为相似,而价格、功效却存在差异,一不小心,就容易买错。
网友分享购药经历
(图源:健康时报、重庆药品监管)
为什么会出现“同名药品不同效”?
药品市场中,确实有一些药物名称相似,往往只有细微的差异,但药效却有差别。同名药品不同效的原因可能涉及原材料、含量和纯度、制作工艺、剂型以及包装材料等多个方面。比如,常见的护肝片,就存在很多“同名”的情况,名称相似,但不同品牌的产品可能存在差异。
药物成分:理论上,若不同生产商采用相同且达标的药物成分,疗效应相近。但实际上,药材原料的产地、采集时间、炮制方法上的不同,会导致药物有效成分、毒性上的差异,就可能改变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和效果。不同的生产商使用的药材原料不会完全相同,所以虽然是同样的组方,但药效会有差异。
生产工艺:先进的生产工艺能保障药物的纯度、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如护肝片,不同生产工艺及质量管控可能会使其效果产生差异。
生产厂家:大型老牌药厂凭借长期积累的专业经验、先进研发设备以及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在药品研发与制作流程方面往往更为成熟完善。
个体差异:不同人的年龄、性别、体重、肝肾功能以及基础健康状况等个体因素,都可能会影响人体对药物产生不同反应。
遇到“同名药”该如何辨别?
1. 细致核对药品信息
购买药品时需逐一检查外包装的各项细节,确保与医生处方或推荐的药品完全一致。包括商品名与通用名、成分、生产厂家、批号、有效期、规格、剂型以及用药指南和说明书等内容。同时,要留意药品包装和标签是否完整、清晰,有无涂改或模糊不清之处。
2. 选知名品牌大药厂
药品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把控与监管,以保障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知名品牌和大药厂往往具备先进的生产设施与严谨的质量管理体系,药品质量的稳定性更好。大药厂也会及时公开药品的副作用、警告及召回信息,确保用药安全。
3. 关注药品批准文号
合法药品均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文号,其格式为“国药准字+1位字母+8位数字”,字母代表药品类别(如化学药品“H”、中药“Z”等),购买时建议查看一下批准文号。
4. 咨询药师或者医生
若对药品真伪或适用性存疑,专业的药师或医生能够提供精准的建议。药师熟悉各类药品特性与用途,能依据患者年龄、健康状况、过敏史等个体情况给予个性化用药指导。医生则可根据患者用药反馈适时调整治疗方案,保障治疗安全有效。
5. 避免陷入价格陷阱
切勿单纯因价格低廉而购买药品,可以对比不同药店或在线平台的价格,选择信誉良好的购买渠道。尽量选择上市时间久、经市场和消费者长期检验的产品。
6. 关注药品监管信息
及时了解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品批准、召回、不良反应监测等数据,知晓哪些药品存在同名同方情况及其评价结果与监管状态。
7. 验证药物的有效性
用药过程中要观察有效性和副作用。比如,对于长期服用护肝片的人群,特别是肝功能异常需要降低转氨酶的患者,定期监测转氨酶水平等相关指标,可有效验证药物疗效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这不仅有助于维护肝脏健康,更是保障治疗效果的关键举措。
通过上述方法,消费者在面对“同名药”众多选择困境时,就可以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选择,避免因误选而带来的用药风险。
来源:健康时报、四川药品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