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因其发作的突然性和不可预测性,常常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巨大的困扰和心理压力。
癫痫发作时患者的身体不受控制,情况危急,倘若不能及时、正确地应对,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伤害,还可能危及生命。同时,癫痫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效的长期管理对于控制病情、减少发作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接下来,我们就详细探讨癫痫发作的紧急应对方法以及长期管理的要点。
癫痫发作的紧急应对
保持冷静,确保环境安全
当癫痫患者突然发作时,周围人首先要保持冷静,避免惊慌失措。迅速观察并清理患者周围的环境,移开可能导致患者受伤的物品,如尖锐的家具、热水瓶、刀具等,防止患者在抽搐过程中撞伤、烫伤或划伤自己。同时,将患者转移到安全、平坦、通风良好的地方,如地面上,在患者头部下方垫上柔软的衣物或毛巾,以保护头部免受撞击。
正确处理患者姿势
让患者侧卧,这样可以防止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或肺部感染。如果患者已经仰卧,不要强行改变其姿势,可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以利于分泌物排出。解开患者的衣领、腰带等束缚物,保持呼吸通畅。不要试图在患者口中塞入任何物品,如筷子、勺子、手指等,以免损伤患者的牙齿、口腔或造成窒息。过去人们认为在患者发作时塞东西可以防止咬伤舌头,但实际上,这种做法不仅无法有效防止咬伤,还可能带来更多危险。
不要强行按压患者肢体
癫痫发作时,患者会出现肢体抽搐,此时切勿强行按压患者的肢体,因为抽搐是大脑异常放电导致的肌肉不自主收缩,外力无法阻止,强行按压可能会导致患者骨折、脱臼等严重损伤。只需陪伴在患者身边,密切观察其发作情况,记录发作的起始时间、持续时间、发作表现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医生了解病情、制定治疗方案非常有帮助。
呼叫急救
如果患者的发作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仍未停止,或者短时间内频繁发作,发作间歇期患者意识未恢复,或者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紫等情况,应立即呼叫急救人员(拨打120)。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继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患者的安全。
发作后的护理
癫痫发作结束后,患者可能会感到疲倦、嗜睡、头痛等不适,此时应让患者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休息。不要立即给患者喂食或喂水,以免发生呛咳。待患者完全清醒后,给予适当的安慰和关心,帮助患者缓解紧张和恐惧情绪。
癫痫的长期管理
遵医嘱规律服药
药物治疗是控制癫痫发作的主要手段。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规律服药,不得擅自增减药量、更换药物或停药。随意改变药物治疗方案可能会导致癫痫发作频率增加,甚至引发癫痫持续状态,危及生命。
如果在服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如头晕、乏力、皮疹等,应及时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要定期到医院复查,监测血药浓度、肝肾功能等指标,以便医生及时了解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调整治疗方案。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癫痫的控制至关重要。患者应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长期睡眠不足或过度劳累会使大脑神经细胞兴奋性增高,容易诱发癫痫发作。
合理饮食也很重要,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浓茶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大脑神经,诱发癫痫发作。同时,要戒烟戒酒,因为烟酒中的有害物质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增加癫痫发作的风险。此外,患者还应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危险活动,如登山、游泳、骑自行车等,防止在运动过程中发作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避免诱发因素
了解并避免癫痫的诱发因素可以有效减少发作次数。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情绪波动、强光刺激、噪音刺激、睡眠剥夺、感染等。患者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大喜大悲、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强光和噪音的刺激,如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游戏,尽量减少在嘈杂环境中的停留时间。同时,要注意预防感冒、发热等感染性疾病,因为感染会使身体的代谢率增加,大脑神经细胞兴奋性增高,容易诱发癫痫发作。
定期复查
定期复查是癫痫长期管理的重要环节。患者应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到医院复查,一般每3 - 6个月复查一次。
复查的内容包括脑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项目,通过这些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医生会根据复查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心理支持与社会融入
癫痫患者由于长期受到疾病的困扰,容易出现自卑、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家人和社会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可以参加一些癫痫患者互助组织,与其他患者交流经验,互相鼓励,共同面对疾病。同时,社会应消除对癫痫患者的歧视和偏见,为患者提供平等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机会,让患者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癫痫发作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紧急应对方法,做好癫痫的长期管理工作,就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发作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希望大家能够重视癫痫的防治知识,关爱癫痫患者,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全、温暖、包容的生活环境。
作者:赵艳
单位: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文无任何商业用途,若有文字、图片、视频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删除。
榜样科普作品
【科普征集】《护理科普微课堂征稿启事》
【科普政策解读】
科普晋升,你发科普了吗?健康科普成为职称晋升“新通道”,政策鼓励!各省市公布要求!
大快人心的改革!医护人员首次能靠“科普”晋升!各省市公布科普晋升细则……
医务人员职称必备!健康科普文章怎么发哪里发?相关政策为您解答!
科普文章约稿:
护理科普平台提供微信公众号、科普中国、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及大众健康报、医药卫生报等报刊平台科普文章发表。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hlkppt@163.com
投稿微信:hlkppt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