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INC国际巴教授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再次完成2台儿童疑难示范手术,位置分别位于“生命中枢”脑干、基底节区!两名患儿在ICU短暂过渡后,今早均已回到普通病房。
年龄小、体重低、血量低、位置复杂,手术难度极大!尽管他们各自面对着不同的神经外科疾病的挑战,却都共同期盼着“巴爷爷”的到来。最终在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的全力协调下,巴教授作为江苏省科技厅省级外国专家工作室首席专家,再一次来到这里,与中国神经外科专家团队携手守护儿童健康。
“谢谢巴爷爷!”
“我要去德国看巴爷爷!”
这一次,我们又认识了很多自信又乐观的小朋友。2岁的颅咽管瘤患儿小虎,3岁基底节胶质瘤患儿苏苏,5岁中脑-桥脑海绵状血管瘤患儿淼淼,7岁基底节区胶质瘤患儿小杰,7岁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儿萌萌,10岁丘脑肿瘤患儿佑佑……👉点击阅读:小小脑袋藏着大大肿瘤,小儿开颅术可不mini!巴爷爷回来了,创造大大希望!
术后查房时,活泼机灵的他们,和巴爷爷开心互动。“Yeah! ”巴教授也用手机记录下一张张可爱的笑脸,除了喜爱,更是为了便于后续随访中,了解他们的恢复情况。
面对那些充满稚气、青春洋溢、俏皮可爱的小脸庞,我们深刻体会到,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为了生命的美好和家庭的未来。因此,巴教授也不负重托,始终担任着守护儿童健康的重任。图 巴教授早晨抵达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开启一天的示范手术
“全切,神经保护得非常好!”
5岁男孩 中脑-桥脑海绵状血管瘤
“即使你不是医生,如果你看到这张核磁,也能判断这是非常严重的情况,这是非常非常严重的。任何新的出血对患儿都非常危险。不应该(对手术)感到犹豫。”上面的图是不是有些吓人?幼小的脑干被巨大的病灶侵袭,“因为有大量出血,以及(病灶)周围的压力和水肿。水肿从延髓向下延伸到中脑的这一部分……”
年仅5岁的小生命,正遭受着斜视、右眼睑无法完全闭合、面瘫、右侧听力受损、行走不稳等一系列症状的折磨,家人的心被深深忧虑所笼罩。“患儿已经出现了第六神经麻痹,我希望这种情况以后能有所改善。我们在(苏州)儿童医院有为非常相似的病例做过手术,那里也有非常好的术后护理。”11月5日,远在北京天坛医院的巴教授通过视频连线,为淼淼一家带来希望的曙光。巴教授以其丰富的经验,强调手术的紧迫性。回溯至2023年,淼淼突现头向左倾斜、呕吐、斜视、行走不稳等症状,当地医院初步诊断疑为脑干右侧胶质瘤,范围约29x26x28mm。前往北京检查,医生考虑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因手术风险高而选择保守治疗。2024年10月,淼淼再次出现头往左倾斜,随后相继出现右眼内收、呕吐、头晕、腹痛等症状。检查发现中脑及脑桥病灶,大小约34mmx29mm,考虑海绵状血管瘤合并出血。“他们都说目前不能做手术,因为有急性期?”
多处求医,得到这样得回复,淼淼一家将信将疑。为给孩子寻求一线生机,他们最终找到巴教授。真的还要继续等待吗?而巴教授的回复如同定海神针,照亮了淼淼一家心中的迷雾,让他们毅然决定,立即为孩子争取这场生命之战的胜利。“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错误。应该现在就进行手术。因为当血液被吸收后,会形成非常“强壮”的瘢痕,这会在手术过程中增加阻碍。这不是一个好主意。关键在于,我们经常遇到患者,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他们在病情已经相当严重的时候才来就诊,然后决定继续等待,结果使得病情变得非常糟糕。所以他们应该非常注意这一点。这就是为什么我建议不要犹豫,尽快为孩子进行手术。因为这不仅会挽救他的生命,还会保障他未来的健康。”
11月7日,中德专家同台合作为淼淼的安全保驾护航。整个手术的过程巴教授不急不躁、稳扎稳打,在能力范围内绝不冒险,但与此同时,他也在尽最大的努力为这个孩子全切肿瘤——这个小孩未来的路太长了。图 手术室内,巴教授主刀,中国神经外科医生团队全力协助
手术室内,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巴教授把肿瘤一点一点取了出来,这场惊心动魄的战役就这样完美结束了。一家人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淼淼也赢得了成长的生机。
视力持续下降、肿瘤不断增大
高难度基底节区手术无法再等!
昨日,和淼淼一样得到成功示范手术的,还有一位11岁的基底节区占位性病变患儿。
“手术指征早已非常明确,现在病灶已经变大了,但仍可以手术,为时未晚。”2022年3月,11岁男孩洋洋因头痛查出右侧基底节区下方占位性病变,医生怀疑生殖细胞瘤或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尺寸为18×19mm。间歇性头痛,视力减退,检查近视200多度。再次检查时肿瘤体积较前增大,为20×20×20mm,视力减退加重,度数提高到500度以上。肿瘤还在持续长大,视力还在下降,多处问诊,都建议尽快手术,但由于肿瘤已经侵入脑室,全切比较困难。从2022年到2024年,面对着越长越大的病灶,手术不能再等了!1.位置复杂:基底节区位于大脑深处,周围环绕着许多重要的神经纤维束和核团,如丘脑、内囊等。这些结构对于人体的运动、感觉、语言等神经功能至关重要。因此,手术过程中需要极其精细的操作,以避免对这些重要结构造成损伤。
2.操作风险高:由于基底节区位置深在,手术操作需要经过复杂的解剖结构,这大大增加了手术的风险。手术期间可能存在出血、感染、神经功能损伤等风险,这些风险都可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3.肿瘤特性:基底节区肿瘤,如部分胶质瘤,当具有较大的体积和侵袭性,其边界不清晰,这使得手术切除变得更加困难。
4.患者个体差异:幼儿的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他们的脑组织、颅骨和血管等结构尚未发育成熟,这增加了手术的复杂性。例如,幼儿的颅骨较薄,可塑性强,这意味着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更加精细的操作以避免损伤。幼儿对麻醉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与成人不同,麻醉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药物剂量,以防止过度抑制呼吸和循环系统。血管结构和凝血机制尚未完全成熟,手术中的出血风险较高。
5.手术技术和经验:基底节区手术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生的手术经验和技术水平。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医生能更准确地判断肿瘤的位置和周围结构,以及选择合适的手术策略。此外,手术团队的合作和先进的手术设备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越早进行手术,孩子就能越快地恢复和生长,忘记这个肿瘤。”不论是可爱的淼淼,还是洋洋,“没有尽早手术”成为治疗之路上绊脚石。肿瘤如此狡猾,就仿佛温水煮青蛙一般,让他们曾一度放松警惕。如果没有尽快手术,继续因为症状轻选择保守,困于“井口”之下,也许等察觉到危险时,就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了。未来难以预见,只有努力在正确的道路上找寻各种可能性,在当下的时刻做出能力范围内合适的选择,才能主动为自己争取到更好的未来。
1. 早期症状像“隐身术”:脑瘤的早期症状通常较轻微,可能与头痛、视力模糊、记忆力减退等常见症状相似,很容易被患者或医生误认为是压力、疲劳或其他小毛病。
2.误诊或漏诊:有的脑瘤患者,一开始被当成偏头痛、神经衰弱治,没做深入检查,脑瘤就这么被瞒天过海了。
3. 医疗资源不足:有的地方医疗条件有限,高级设备(比如MRI、CT)和神经外科专家都稀缺,确诊治疗自然就慢了半拍。
4. 轻视病魔“威力”:有些家长或者患者,对脑瘤的厉害不了解,不当回事儿,一拖再拖,错过了治疗的黄金时间。
5. 经济原因:经济压力大,有的患者只能拖延治疗,或者选便宜的检查方案,结果耽误了病情。
6. 信息“闭塞”:对脑瘤的早期信号、检查方法不了解,错过了早发现、早治疗的机会,就像盲人摸象,摸不着头绪。
低龄患儿的开颅手术是一项手术技术和医学管理上都极为复杂的操作,手术难度高且风险大,如下是低龄儿童开颅手术的五大难点所在:
脑组织的脆弱性:低龄患儿的脑组织发育尚未成熟,脑细胞和脑白质较为柔软,且含水量高,对牵拉、压迫的耐受性远低于成人。任何微小的机械力或仪器接触都可能对脑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神经发育和可塑性:低龄患儿的神经系统仍在发育中,神经元和神经束的排列与功能不完全明确,且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增加了术后功能恢复的难度和不确定性。血管特点:患儿的血管壁薄且弹性差,动脉和静脉的管径非常细小,动静脉分布密集且复杂,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大出血或血栓形成。血容量限制:低龄儿童的血容量有限,一旦出血较多可能导致快速的血容量丢失,引起低血压、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手术中对出血的精细管理尤为关键,任何超出5%的血容量流失都可能对患儿产生严重后果。凝血系统不成熟:低龄儿童的凝血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术中出血后止血困难。手术团队需要持续监测患儿的凝血指标,并可能需在术中多次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以维持凝血功能。麻醉风险:低龄儿童对麻醉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较弱,且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较高。使用的麻醉药剂量稍有差异即可能引发术中和术后的呼吸抑制、心律不齐等风险。由于脑部手术通常时间较长,麻醉团队需要精确计算并实时调整麻醉深度,保持儿童生命体征稳定。体温控制:低龄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不成熟,术中低体温可能加重麻醉药物的作用,导致呼吸抑制和低氧血症。手术团队通常需采取加温床垫、温热输液等方式维持正常体温,以防止低体温影响术后恢复。术后水肿和颅内高压:低龄儿童大脑易受术后炎症反应影响,颅内水肿和颅内压增高的风险较大,可能引起癫痫发作和脑组织损伤。术后需密切监控颅内压和脑脊液流动,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并发症风险。脑组织的塑形与恢复难度:由于低龄儿童神经系统尚未完全成熟,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存在不可预测性。特别是涉及运动、认知和语言功能的手术,可能影响患儿长大后的生活质量。需要配合术后神经康复,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心理支持。精细器械的需求:低龄儿童的颅内结构狭小,对器械的微创性和精细度要求极高。通常需要使用特制的小型显微外科器械和高分辨率显微镜,以避免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此外,颅骨较薄且柔韧性差,操作时需特别谨慎,以防止颅骨碎裂或导致创口不愈合。手术位置与姿势的要求:由于空间狭小,术中器械的角度和摆放需特别准确。神经外科医生需根据不同的脑部区域设计合理的手术入路,避免影响发育中的颅神经、脑干和颅底结构,这对医生的专业技术水平提出了极高要求。
“巴爷爷再见!”
“明天见。”
一次次手术台上的成功,
我们看到更多脑瘤患儿恢复健康、
回到课堂、快乐成长;
他们也将迎来新的人生!
想要了解更多国际教授行程,可拨打官方电话400-029-0925。如果您也有想要分享的经历或者无法解答的疑惑,欢迎留言或者在后台私信我们吧……
声明:INC致力于中外前沿神经外科技术交流与推广,以上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不作为其他患者的医学诊疗意见,本平台非医疗机构,不独立表达医学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