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解决的是各类脑肿瘤、脑血管畸形以及脑积水、癫痫等复杂的颅脑相关疾病,一般需要在人类构造十分精密的“大脑”上动刀,堪称是外科系统中难度极大的手术之一,而颅底神经外科则又是神经外科中极具挑战性的手术。
颅底神经外科囊括了多种知名的手术入路以及解剖三角区,有的直接以其创始人的名字命名,之前文章中提到的Dolenc入路及Dolenc三角就是其中之一。(想要了解Dolenc入路,请戳👉高难度中央颅底手术Dolenc入路创始人:Vinko Dolenc教授演讲 · 精彩分享)
除Dolenc入路之外,作为颅底外科极为重要的手术入路之一,Kawase入路经硬膜外颞下入路至岩骨嵴切除岩尖,可直接观察到基底动脉下段,颞叶牵拉较轻,并且颞叶引流静脉得以保留,对于手术效果以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INC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成员、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终身荣誉主席Takeshi Kawase教授,就是这种国际神经外科领域知名手术入路——Kawase入路的创始者,同时也是国际神经外科后颅窝知名解剖三角区Kawase三角区的发现及定义者。
Kawase教授连续8年任职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颅底委员会主席,连续3年担任WFNS主席,为国际神经外科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什么是Kawase入路?
1944年
1965年
1981年
1983年
1985年
1991年
Kawase入路将切除范围限制在岩骨尖部,其中不包括耳蜗器官结构,可以保留听觉功能,尽管岩尖磨除的最大范围仅为7毫米深、2厘米宽,但在镜下有足够的视野。
如果是在动脉瘤比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进一步剪开小脑幕来改善手术空间。因此,使用此种入路对位于中线的动脉瘤和/或向后突出的基底动脉低位动脉瘤进行夹闭来说更加容易,对大脑、脑干或颅神经的牵拉、损伤较小。
Kawase入路主要核心是扩大中颅窝入路、经岩入路、经海绵窦入路、幕上幕下联合入路。扩大中颅窝入路最早是由King教授在1970年提出的,也需要联合经迷路入路,主要用于切除内听道的肿瘤,Hakuba用这种入路来处理斜坡的病变,这种入路的优点就是更接近脑干的侧面,缺点是损伤听力或者Labbe静脉、乙状窦。Al-Mefty通过岩后入路来处理岩斜区脑膜瘤,并保存听力,而Kawase教授在1985年到1994年报道了经岩前入路处理基底动脉主干动脉瘤和岩斜区脑膜瘤,用这种方式还可以接近内听道前的区域和斜坡的病变。
Kawase入路手术技术
手术体位:患者取侧卧位,入路的方位由动脉瘤的位置和方向决定。
切口及骨窗设计:头皮切口和骨窗位置与标准颞下入路几乎相同。
核心步骤:入路中心在岩骨嵴上方低位,用咬骨钳移除颞骨鳞部的下半部,直至中颅窝底。中颅窝底出现在术野后,使用剥离子将硬膜从岩骨剥离,直到识别出岩骨嵴,电凝脑膜中动脉是棘孔附近操作的必要条件。然后用磨钻靠近岩骨嵴前部,磨除岩尖形成一个约 2 × 1cm大小的空间。
磨除区域:前方是三叉神经半月节,后方是耳蜗器官,外侧方是蝶岩沟。岩大神经(GPN)通过中颅窝前内侧硬膜下的蝶岩沟,走行于岩尖与蝶骨交界处,GPN是定位耳蜗的重要标志,可以识别内侧弓状隆起,下方是颈动脉管和内听道(即后来由Fukushima命名的Kawase三角或四边形。其前界是三叉神经半月节的后缘,后界是弓状隆起,外界是岩浅大神经或岩浅小神经,内侧是岩上窦)。
磨除区域(图中点状区):前方为三叉神经节,外侧为蝶岩沟(SPG),后方为耳蜗器官,下方为内听道和颈动脉管。SS,乙状窦; SPS,岩上窦;TT,鼓室盖
注意事项:
夹闭岩上窦并切开,通过磨除的空间到达位于第五和第七颅神经之间的动脉瘤
Kawase入路的历史演变
---1968年:手术入路显露困难
---1970年:易损伤听觉
---1985年:扩大手术视野
Kawase入路的适应症
岩斜区脑膜瘤:Kawase入路特别适用于岩斜区脑膜瘤的切除,尤其是那些位于内听道内侧的上斜坡或桥前肿瘤。 三叉神经鞘瘤:Kawase入路也适用于三叉神经鞘瘤的切除,尤其是那些位于三叉神经内侧和哑铃型肿瘤。 斜坡脊索瘤:Kawase入路可以用于斜坡脊索瘤的切除。 桥前表皮样囊肿:Kawase入路适用于桥前表皮样囊肿的切除。 动脉瘤:特别是基地动脉上干、小脑前下动脉、椎基底动脉连接处的动脉瘤
红色部分为被磨除的Kawase三角区
创始者Takeshi kawase教授
Kawase入路与国际神经外科同样知名的Kawase三角区都是由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终身荣誉主席日本Takeshi kawase教授创始并命名的,他目前是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的成员。
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终身荣誉主席(2014年至今)
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主席(2013-2015年)
世界神经外科学院(WANS)第一任主席(2005-2006年)
日本神经外科学会主席(2004-2005年)
日本颅底学会主席(2005-2011年)
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颅底外科委员会主席(2001-2009年)
亚太颅底协会主席(1999-2001)
庆应义塾大学荣誉教授(2010年至今)
德国科学院院士(2003至今)
美国神经外科学会会员(1997至今)
Takehsi Kawase教授的颅底解剖和手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尤其是作为高难度的Kawase手术入路创始者。在2023年第二届独墅医帜颅脑解剖培训班暨苏州市2023年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神经解剖培训”会议中,INC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颅底手术委员会前主席Sebastien Froelich教授就曾开展神经解剖培训课程,并现场讲解Kawase入路的理论及解剖实操。
在胶质瘤的治疗方面,Kawase教授的团队开发了使用单纯疱疹病毒或肿瘤抗原诱导肿瘤特异性免疫应答,以治疗恶性神经胶质瘤的方法,并有望将这些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环境中。
INC国际四大教授Dolenc、Kawase、Fukushima、Bertalanffy突破“无人之地”手术海绵窦脑膜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