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果体囊肿
松果体囊肿(pineal cyst)是起源于松果体的良性囊性结构,边界清楚,呈椭圆形,位于松果体附近或内部。有时很难区分松果体囊肿和松果体肿瘤。
这种囊肿常常是在脑MRI检查时偶然发现,约占MRI成像的1.8%- 4.3%。尸检研究表明,高达40%的普通人群患有松果体囊肿。
虽然通常无症状,但松果体囊肿可以长到足够大,对顶盖、导水管和周围静脉结构产生占位效应。如果囊肿超过一定大小,就会使导水管(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之间的连接处)变窄,导致脑脊液滞留,形成脑积水,因此同样需要治疗。
INC国际神经外科专家团成员、国际神经内镜手术大咖、世界神经外科学会联合会(WFNS)内镜委员会前主席Henry W.S. Schroeder教授在其研究中指出,在没有脑室扩大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松果体囊肿的切除手术。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证明了松果体囊肿切除术的有效性。
此外,针对松果体囊肿的手术指征,Schroeder教授也在研究中提出自己的建议:
“当患者出现头痛和/或视力障碍等症状时,无脑室扩大的松果体囊肿也是手术治疗的指征。简言之,出现症状加重、生活质量下降一般是进行手术切除的指征。”
国际神经内镜手术大师
Schroeder教授案例分享
Schroeder教授曾为4位患者进行了松果体囊肿切除术,术后均恢复良好,无任何并发症。
图2:A&B,矢状核磁共振成像显示一个巨大的松果体囊肿(箭头)使导水管变窄(粗箭头)。
图2:C,囊肿的内窥镜视图。D,用腱膜钳打开囊肿。E,囊肿切开后,囊肿塌陷,导水管被打开(箭头)。F,囊肿内的松果体组织。
图2:G&H,术后矢状位 MR 图像显示囊肿明显缩小,导水管内脑脊液流动良好(箭头)。I&J,术后轴向 MR 图像显示囊肿和脑室明显缩小。
术后3年的核磁共振成像显示,囊肿裂开较宽,并证实导水管 CSF 流入恢复。囊肿和脑室的大小明显缩小,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
图5:术后MRI
治疗松果体囊肿:
Schroeder教授怎么说?
磁共振成像(MRI)是首选的成像方法,因为它可以准确评估囊肿和导水管。尤其是矢状面序列对显示可能的导水管受压非常重要。
图6:松果体囊肿的 MRI(矢状切面和轴切面)。可以看到导水管(粗箭头)被囊肿(细箭头)移位。
INC国际松果体区手术专家团
德国Helmut Bertalanffy教授
擅长领域:专研脑干、颅底等复杂手术30余年,擅长大脑半球病变、脑干病变、脑血管疾病、脑内深层区胶质瘤、颅颈交界处的病变等的肿瘤切除术、神经吻合术以及各种椎管内肿瘤切除术,拥有上千台脑干手术量,包括800台脑干胶质瘤成功案例、近400台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成功案例等。近几年他还为中国的患者进行了多台成功的疑难手术,以精湛高超的技术手法和安全前提下高切除率手术而闻名世界,在中国患者群中被亲切地称为“巴教授”。
德国Henry W.S.Schroeder教授
擅长领域:Henry W.S. Schroeder教授是国际神经内镜手术大咖,他拥有20余年的神经外科疾病诊疗经验,擅长领域包括内镜神经外科(脑积水、囊肿、脑室内病变);内镜颅底手术(脑膜瘤、前庭神经鞘瘤、表皮样囊肿);鼻内镜颅底手术(垂体瘤);微创神经导航脑颅内手术;周围神经手术;癫痫手术等,尤其擅长神经内镜下单鼻孔垂体瘤的微创手术治疗。经其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垂体瘤、脑膜瘤案例切除率高、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法国Sebastien Froelich教授
擅长领域:对于脊索瘤、脑膜瘤、垂体瘤、颅咽管瘤等都有大量的临床治疗经验,提出了克服脊索瘤的颅底基础方法、鼻内镜和下鼻甲联合皮瓣修复扩大鼻内入路后大面积颅底缺损的手术方法。Sebastien Froelich教授尤其擅长神经内镜鼻内入路的颅底肿瘤切除,针对垂体瘤、脊索瘤、复杂脑肿瘤等采取神经内镜下颅内高难度位置的微创手术。其知名的内镜手术“筷子”操作方式不止提高了肿瘤的切除率,更是使肿瘤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效果。
INC国际神经外科教授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