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笔谈②丨加大力度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

文摘   2024-11-09 20:30   北京  

文/廖允成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在进行植保无人机操作学习,促进科技创新。孙凯芳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高校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对支撑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现实意义。高校科技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加强有组织的基础研究,加强有组织的成果转移转化,加强有组织的评价制度改革。同时,必须从战略上进行谋划和推进,统筹好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改革的协同关系。

关键词:体制改革;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高校深刻把握教育的重大战略地位,加强教育、科技、人才的协同布局,高质量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任务,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科技领域是最应该不断改革的领域。”高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对支撑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



科技体制改革在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发展,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1],如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然而,我国科技创新组织化协同化程度仍然不高,科技资源分散、重复,人才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潜力、激发创新活力,必须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更好服务和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要求。科技不仅是教育改革的工具,更是推动教育、人才机制深度融合的催化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把科技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解放和激发出来,将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教育形态与人才成长环境。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同,将更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让他们掌握科学方法,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让教育的政治属性更加彰显。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等新技术的应用,使精准教学、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等广泛开展,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显著提升,让教育的人民属性更加鲜明。从国家战略需求中凝练重大科技问题,加快建立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让教育的战略属性更加突出[2]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历史抉择。“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是新时代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重要经验之一。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学研究范式呈现高阶发展之势,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制胜未来的关键变量,国家实力之争关键是科技创新能力之争,背后较量的则是谁的制度更加优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直接关系到科技创新的效率和质量。我国亟须按照科技发展规律,健全科技创新的体制,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和服务保障机制,促进知识、技术、人才、资本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不断拓展科学研究的深度广度,催生更多原创性颠覆性前沿性技术,增强我国科技竞争力和引领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加快建成科技强国提供制度保障。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的实践需要。人才是科技创新中最具能动性的战略要素,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着眼点[3]。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科技人力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人才资源规模、科技人力资源以及研发人员数量等指标居全球首位[4],劳动力素质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以科技体制改革为牵引,优化科技创新的组织机制和资源配置,打造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强磁场”,构建更具活力的创新生态,对于更好促进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现,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潜能,加速科技成果的产出和转化,加快形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夯实人才基础,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推动高校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这为高校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供了科学方法指引。高校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必须锚定科技现代化和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聚焦突出问题,深化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

加强有组织的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活水,关乎源头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当前,国际形势严峻复杂,我国发展面临外部人为制造科技壁垒、试图割裂全球创新链产业链等诸多挑战。高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首先是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有组织科研,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坚持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统筹推进“有组织的基础研究”任务布局和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形成科学、合理、优化的选题机制,夯实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底层基座,加速孕育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要统筹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技术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科技创新合作平台等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完善“人”“事”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机制,加强政产学研多元主体协同,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增量。要建立适应基础研究发展规律的组织模式,强化科技创新体系顶层设计,在科研一线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不断增强科技体制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调性,把党中央战略意图和国家战略目标凝聚到体制改革的具体实践中。

加强有组织的成果转移转化。促进科技和经济结合是改革创新的着力点。高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必须探索建立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制度,着力解决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要持续深化校企合作机制改革,探索企业“出题”、高校“答题”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组织新范式,深化共建校企联合创新平台、共同设立产学研合作基金、合作研发核心技术等合作方式,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从而不断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改革,坚持科技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有组织地加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产业需求的对接,聚集产业发展需求,集成各类创新资源,着力突破共性关键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和形成产业化。要持续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股权、岗位分红等方面的激励机制,用好各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推动更多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5]

加强有组织的评价制度改革。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重中之重是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创造的制度环境。要坚持“破五唯”和“立新标”并举,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健全保障科研人员专心科研制度,让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进一步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充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要加快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分类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完善自由探索型和任务导向型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制度,注重同行评议,侧重科技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形成正确的科研导向和激励机制。要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科技伦理治理,强化科研人员自律意识,严肃整治学术不端行为,打造新时代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高校创新文化。要细化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标准,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岗位类型、所属领域的需求,针对各类人才制定科学合理又各有侧重的评价标准,并把评价结果作为绩效考核、岗位聘用、职称评审、表彰奖励等的重要依据,促进人才评价与人才识别、培养、使用、激励环节的有效衔接,帮助科技人才形成自我成长的内在机制。



立足系统观念和整体视角,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6]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内在一致、相互支撑。高等教育是教育、科技、人才的天然结合点和关键性枢纽。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必须统筹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协同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之举。要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聚焦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切实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水平和质量。稳步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明确各类高校的发展定位,建立分类管理、分类评价机制,引导不同类型高校在不同领域、不同赛道塑造并发挥优势,追求卓越、办出特色,更好满足社会发展对多样化多层次人才的需求。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用好“一带一路”平台,积极推动我国教育理念和模式走向世界,不断提升教育国际影响力。

协同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直面世界科技创新变革规律和国家科技创新需求,需要进一步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聚焦国家战略和世界科技前沿,把重大任务作为科教融汇的“发动机”,推动高校组建科研大团队,开展跨学科、跨领域协同攻关,持续产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需要进一步精准聚焦新质生产力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大项目,推动科教融汇产教融合。需要进一步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通过深化校企合作等形式,实现科技攻关过程、科研组织方式与育人环节、育人模式有机融合,形成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新格局,不断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协同深化人才发展机制改革。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要着眼提高创新能力,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7],把科技自主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营造尊重创新、鼓励创业的良好氛围,注重把培养造就青年人才队伍作为战略任务,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更多机会、更大舞台。要与区域发展相协调、与产业布局相衔接,加快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双提升。

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动力,人才是主体,三者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共同组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深层内涵。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必须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改革相协调。既要坚持系统观念,一体推进,防止任何一方的工作做得不到位,成为整体结构的“短板”;也要综合考虑各类要素,善于从战略上进行谋划和推进,提升整体效能,切实发挥出科技体制改革的独特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4(20).

[2]怀进鹏.深化教育综合改革[N].人民日报,2024-08-21.

[3]人民日报社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N].人民日报,2012-07-08.

[4]罗旭.人才事业蓬勃发展 人才强国根深本固[N].光明日报,2023-02-18.

[5]盛朝迅.加快形成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J].经济,2024(8).

[6]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

[7]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N].人民日报,2024-07-22.


(作者系山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丨吴绍芬



本文刊登在《中国民族教育》

2024年第11

微信编辑丨李景 单笑斐

微信主编丨徐杨


点击图片   查看订阅方式

中国民族教育
《中国民族教育》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和出版,创刊于1986年。我们将秉持“民族特色,教育情怀”的办刊理念,力争将杂志办成民族教育的第一品牌媒体,真正成为从事民族教育事业的所有人的共同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