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俞国良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须关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途径等实践视角,真正让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实践的基础是教育理念。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可以从教育使命、教育原则、教育目标三个方面加以理解。从教育使命看,必须把社会使命、学校使命和个人使命统一起来。从教育原则看,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强调“四个突出”。一是坚持针对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突出“时效性”。二是坚持教育与服务、教育与发展、预防与危机干预相结合,突出“服务性”。三是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突出“健康观”。四是提供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突出“自主观”。从教育目标看,应同时具备顶层思维和底线思维。
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的实践核心是教育内容。通过教育内容的具体设置和学段对接,课堂教学的有效呈现和活动展示,逐步实现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教育内容必须实现“普适内容标准”和“学段内容标准”的有机统一。“普适内容标准”是所有学段都需要遵循的统一标准,也是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衔接的主要评价标准。“学段内容标准”则是某一具体学段必须执行的专属标准,具有特殊性。
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的实践要素是教育途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主要有:教学活动、实践活动、体验活动、社会活动、群体活动,以及心理辅导、角色扮演、心理情景剧等。每一种途径都有其特点和功能,不同学段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但首先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突出重点、按类指导、均衡发展”的实践原则。在实际工作中,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民生工程,选择最合适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路径。要建设学校与部门、班级与年级、课内与课外、教学与辅导、咨询与自助、自助与他助有机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体系。要着力开发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数字化产品,牢牢把握新时代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大方向和主动权。
在具体实践中,既要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既要切实加强心理辅导室和心理咨询中心建设,也要强调校内外各类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交叉融合。要以解决思想问题、道德问题、生活问题、行为问题与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有效结合为目标,开展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实践。以学校教育、卫生健康、社会建设三个领域为横坐标,以个体、人际、群体、社会和环境五个维度为纵坐标,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网格化治理,真正实现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的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作者俞国良系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跨学科平台首席专家,教育部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秘书长)
责任编辑丨单笑斐
本文刊登在《中国民族教育》
2024年第11期
微信编辑丨李景 单笑斐
微信主编丨徐杨
封面图片丨张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