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太爆了!
远禾 来源:格隆
增加法定节假日后,首次长达8天的春节假期已经临近尾声。
电影、出游、购物,已经变成了越来越多人春节的主题。而春节火爆的消费趋势,也往往被认为会影响接下来的走向。
那么,今年春节,消费到底如何?
01
去年春节档以80.16亿收官,创造了有史以来最高的春节档票房纪录。
而今年春节档,再次以破纪录的首日票房拉开帷幕。
今年春节档首日(1月29日)票房达18.06亿元,打破2021年春节档首日16.93亿元纪录,成为中国影史单日票房新高。
截止2月3日17时,春节档票房(含预售)已经超过80亿,春节档票房新的历史新高已近在眼前。
拓普数据预测,2025年春节档票房预计达到83.5亿元,打破2024年纪录。国泰君安证券也预测,2025年春节档票房有望达到84亿元。
春节档的带动下,今年以来国内票房也已经接近90亿元,累计票房已超北美,位列全球第一。
从单部电影上来看,截至2月3日,持续领跑春节档的《哪吒2》票房已近40亿元,根据灯塔专业版的AI票房预测,《哪吒2》预测票房节节攀升,已超70亿。
目前,中国电影票房总榜冠军是总票房57.75亿的《长津湖》,如果预测成真,《哪吒2》将大幅超过《长津湖》,成为中国影史首部票房破70亿元的电影。
《哪吒2》票房大爆的同时,整个春节档至今仅有《哪吒2》和《唐探1900》票房过10亿。
因此,《哪吒2》的成功很大程度来源于今年春节档的虹吸效应,作为IP续作和动画电影,《哪吒2》吸引了不少《熊出没》的观众群体,进而导致曾被誉为“不破之壁”的《熊出没》至今票房仍未突破10亿。
因此,《哪吒2》的成功,或许很难代表今年整体的电影行业整体走向。
与此同时,从去年年底开始,各地陆续推出观影优惠政策,也成为了推动电影市场增长的一定动力。
去年12月9日开始,国家电影局启动了“跨年贺岁喜迎新春—全国电影惠民消费季”,从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覆盖了贺岁、元旦、春节等重要电影档期,累计投入了超过6亿元观影消费补贴。
从地方来看,北京市、广东省、四川省、江苏省等多地也开展了观影惠民活动,发放消费补贴。
2024年,影视行业遭遇深度调整,全年票房较2023年断崖式下跌,缩水超百亿元,甚至相较2015年也有所下滑。
去年的电影市场也以春节档开门红开场,然而此后的传统黄金档期却集体哑火——
五一黄金周未现观影热潮,暑期档未现井喷,国庆档反响平平,年末圣诞档更刷新十年冰点。
2024年圣诞档,总票房仅7724万元,平安夜单日3846.74万元的票房,更是创下近十年最差纪录。
在电影行业的整体低迷之中,头部影企首当其冲。
而2025年春节档的六大主力影片背后,出品方也清一色为业内巨头。
《唐探1900》背后的万达影业,1月18日公告,其年度预亏8.5-9.5亿元,与上年9.1亿元净利形成强烈反差。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由中影、横店影视联合出品,其中前者前三季度净利腰斩,后者预告年度亏损0.9-1.2亿元,同比跌幅超九成。
主投主控《蛟龙行动》的博纳影业更是其中典型。
在经历了《传说》《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的接连折戟之后,博纳于近期预告,2024年预计亏损6.37-8.81亿元。
更耐人寻味的是,公司次日即宣布向韩寒旗下亭东影业紧急拆借4000万元短期周转金。
唯一幸免于难的是《哪吒2》背后的光线传媒,去年凭借《第二十条》在春节档成功过关,今年《哪吒2》又再次迎来大爆。
2024年前三季度,光线传媒的归母净利润也达到4.61亿,预计全年盈利5.61亿。
作为全年最重要的电影档期,春节档承载着不少影院的存续希望,但一个大火的春节档能否扭转全年票房下滑颓势呢?或许仍需观察后续走势。
对于影企来说也是如此,伴随着观众观影情绪愈发谨慎,持续不断的优质作品,才能成为影企持续盈利的最大动力。
02
所谓吃喝玩乐,在整个春节期间,除了电影,餐饮和出游同样火热。
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春节假期前4天(1月28日至31日),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5.4%;重点监测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增长5.1%。
文旅在今年春节期间也同样维持了过往的火热势头。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4天国内景区客流环比节前上涨超过3倍。
1月29日,也即是大年初一,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19702万人次 。其中铁路客运量550万人次,公路上18881万人次的流动,民航客运量206万人次。
如此庞大的出行数据,也彰显着春节旅游市场的火热。
不过相比往年,今年春节较为特殊的是,消费品市场的火热,这得益于春节前“国补”政策的全面铺开。
春节前,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政策在全国实施,国家补贴15%,手机单品至高补贴500元。
加之春节前本就是电子消费品行业极为重要的大促节点,在“国补”和促销的双重刺激之下,今年春节消费品销售获得了大幅提振。
商务部数据显示,年初至1月31日0时,全国共收到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报废更新补贴申请5.7万份。
在此期间,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179.3万台,申请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3类数码产品购新补贴1714.5万件。
春节假期前4天,重点监测零售企业家电、通讯器材销售额同比增长10%以上。京东消费观察也显示,春节前后超五成人给老家置办家电家居年货产品,异地下单量显著增长。
而伴随着“国补”范围拓展至手机等,手机也成为了今年的新“年货”。
截至目前,共15个省市手机国补活动全面上线天猫,其中春节期间,新增广东、北京、安徽、陕西4个省市。
天猫数据也显示,截至1月30日,春节前三天(除夕、初一、初二)手机品类成交同比增长超50%。
尽管过往相当多人不看好“消费券”和“以旧换新”策略的效果,但在春节期间,这一政策无疑发挥出了其应有的作用。
作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引擎,春节期间众多行业均得到了提振,从餐饮、旅游到零售、交通,再到电子消费品等,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对于“春节经济”,不少人对此喜忧参半。
一方面,对于供给端的工业企业来说,春节放假导致不少生产供应停止,节后回来复工复产也需要一个过程,如去年,2月制造业PMI较1月有所回落。
但另一方面,消费服务业也明显拉动经济的增长,往年第一季度,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明显高于全年的平均水平。
而着眼现在,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以春节为首的消费旺季正在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春节前推出的手机“国补”政策,正是这一点的最佳体现。
03
结语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不论过去一年如何,春节期间,往往是绝大多数人消费欲望最为旺盛的时期。
也正是如此,无论消费升级还是降级,每年春节,都是中国消费数据都将迎来一个较为高峰的阶段。
这并不能完全代表接下来一年的走向,但同样,无论是餐饮、零售、出游、电影,某种意义上都寄托了人们对于新一年的美好期望。
春节即将结束,新的一年又要到来。
同期阅读:
今年烟花爆竹放松“紧箍咒”,这个行业利润竟达43.53%?
梦萧 来源:BT财经
烟花爆竹放松“紧箍咒”,生产企业能否一改颓势?
近期多地政府已经明确发文表示,2025年春节可以有序、限时或在限定区域燃放烟花爆竹。从“禁放”到“限放”,这种“禁改限”迎来老百姓的一片叫好。
央视新闻也发文表示称,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让年味更浓了。很多网友迫不及待地表达了兴奋,“终于可以放鞭炮了!”“这才算是一年一度的过年气氛!”很多人把烟花的燃放视为重温过去儿时欢乐的重要方式,虽说这次也不是全面放开,还是有一定的限制,不过相比以往的全面禁放,这次的“限放”依然赢得一片欢呼。
对生产烟花爆竹的企业来说更是“久旱逢甘霖”,多年的烟花爆竹禁放让A股唯一烟花爆竹行业上市公司熊猫都披星戴帽,由熊猫变成了ST熊猫,这次“禁改限”能否让ST熊猫摘帽,烟花行业能否一改颓势,都是行业关注的焦点。
但相关政策由“禁放”到“限放”的放开,并没有给ST熊猫的股价带来提振,甚至在2025年第一个交易日至1月16日收盘,ST熊猫股价还下跌了10%。ST熊猫股价和2015年的高点相比跌幅达79%,目前市值仅为20.48亿元,市值蒸发了近80亿元。
1
浏阳或是最大赢家?
元旦期间,北京郊区以及周边,久违的烟花爆竹声阵阵响起,作为此前禁放最严的城市开始松动,很多人期盼的“年味”正在逐步回归。毫无疑问,湖南在这一波“禁改限”中成为最大的赢家,甚至有网友称湖南浏阳是这股“年味”背后的受益者。
世界烟花看中国,中国烟花看浏阳。近年走红的“加特林”,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脚印烟花,卡塔尔世界杯闭幕式上的烟花,都是出自浏阳。浏阳烟花占据国内烟花市场的半壁江山,甚至中国出口烟花的六成以上都来自浏阳,烟花产业也一度成为浏阳的支柱产业。但在过去近十年的时间里,由于全国性禁售禁燃政策,浏阳烟花一度陷入沉寂。直到2023年,浏阳烟花再次崛起,产值超过500亿元,与2022年相比,增长了200多亿元,增幅达66%。而2023年浏阳市GDP总量只有1735.7亿元,烟花产业几乎占据浏阳GDP三分之一。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浏阳鞭炮几乎“垄断”了国内市场,巨大的供需关系,让浏阳“十户九爆”,家家户户基本从事烟花生产,截至2023年,总人口只有147万的浏阳,有30万人从事烟花产业,占总人口的20%以上,很多村镇70%的居民都是从事烟花生产。1995年,浏阳因其烟花生产历史悠久,产量大,被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授予“中国烟花之乡”称号。
2013年一纸“禁燃”令,给浏阳的烟花产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截至2022年6月,全国90%以上大中型城市中心区域和1000余个县域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期间全国已有16个省完全退出烟花爆竹的生产,4000余家烟花生产企业关停,其中就有不少是浏阳的企业。
为应对禁令带来的影响,从2023年开始,浏阳每周都会举办烟花大会,至今累计吸引游客500万人次。拉动消费超过1509亿元,浏阳已经由此前的烟花生产逐步演变为烟花生产加烟花旅游,才在禁令尚未完全解禁的2023年将相关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在2025年烟花“禁改限”后,在重视环保性能指标要求和环保领域研发后,浏阳烟花设计、创意表演带动浏阳的文旅热度,浏阳烟花产业将迎来发展良机。
2
ST熊猫迎来摘帽良机
2024年年末,烟花爆竹“禁改限”的话题已经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受此影响,二级市场上的民爆和烟花概念股出现了集体上涨的趋势。2024年最后两个交易日,ST熊猫、华尔泰、凯龙股份等股票涨停,保利联合、高争民爆、国泰集团等也纷纷跟涨。
要知道ST熊猫2015年至今业绩表现每况愈下,2015年ST熊猫营收2.962亿元,2023年营收则为2.284亿元,也就是说9年间ST熊猫的营收不升反降。2015年ST熊猫净利润为1992万元,2023年则是净亏损2.124亿元。而2022年,ST熊猫的净利润还是9036万元。
好在2024年前三季度,ST熊猫的营收为2.096亿元,同比增长8.28%,归母净利润为2901万元,虽然较上一年同期的4474万元下滑了35.17%,但前三季度的盈利,也让ST熊猫在2024年全年有望扭亏为盈。
投资人史保刚表示,烟花承载着中国人的年味,在政策放开的情况下,ST熊猫的营收和利润将会有极大改善。“ST熊猫,是A股甚至全球唯一的烟花概念股,在政策逐渐放开的情况下,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而烟花行业的净利润较高,亏损并不是常态,扭亏为盈后,ST熊猫摘帽就顺理成章,毕竟在整个ST板块,ST熊猫算是较为优质的股票。”
BT财经梳理发现,根据ST熊猫在互动平台上的解释,公司被标记为ST是因为在2022年度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这说明ST熊猫披星戴帽,并不是因为2023年的亏损2.124亿元,而是内部管理问题。现在政策放开后,ST熊猫的业绩上涨将是必然,能否解决内部管理问题,则成为能否摘帽的关键。ST熊猫在2023年度的财务报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审计师无法取得充分的审计证据。更加说明内部管理问题成为ST熊猫亟待解决的问题。
3
暴利下需警惕风险
ST熊猫被戴帽之前,高毛利和净利成为最大特征。2020年至2022年,ST熊猫的毛利率为43.53%、38.76%和41.63%,40%左右的毛利率是其常态。同期ST熊猫的净利率分别为26.33%、24.88%和27.40%,几乎都是接近30%的净利率,属于暴利行业。
不仅仅是上游的生产厂家暴利,下游零售商的利润空间更大。比如近两年较为火爆的加特林烟花,有行业人士透露,拿货价一支可以低至20元至25元,但消费者往往需要50元至80元才能买到,中间存在一倍以上的利润差。这也让很多不具备营运和销售资质的商家不惜铤而走险。
因烟花爆竹易燃易爆的特性,其运输、存储及销售均需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非法运输、储存烟花爆竹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一旦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发生挤压、碰撞摩擦产生静电火花极易引起爆炸和爆燃事故,且一旦发生爆炸,不仅运输和存储者的人身安全面临巨大风险,还会波及周围的居民,产生更大的安全事故。因此,非法运输和存储烟花爆竹都是违法行为,是相关监管部门重点打击对象。在国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未取得相关许可证的情况下,均不得擅自从事相关经营活动。
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5条作出明确规定,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均对烟花爆竹的生产和运输、经营作出明确规定,除巨额罚款之外,还面临一定的刑事处罚,可见相关部门对烟花爆竹的生产和运输管控之严。
但暴利行业下,总有人心存侥幸。据《环球网》报道,近期国内已经有多人因非法运输烟花爆竹、非法存放烟花爆竹而被刑事拘留,其中案值较大的将面临五年左右的刑期。四川省自贡市一仓库内存放烟花爆竹一万余件。该仓库不具备烟花爆竹存放条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仓库承租者不具备烟花爆竹销售资质,涉嫌违法犯罪,其中4人被刑拘。江苏南京捣毁了一烟花爆竹非法销售储存窝点,当场查获非法销售和储存的烟花爆竹1400余箱,2人被刑拘……类似的案件每年在春节临近为多发时段,根本原因在于烟花爆竹利润空间太大。
在政策逐渐放开后,市场需要规范化运营,一旦市场乱象频发,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或造成刚有松动的“禁放”政策再度收紧,届时,利益受损的还是整个行业和普通消费者,毕竟没有烟花爆竹的春节失去了年味。
为了这份久违的年味,烟花的生产、运输和销售以及燃放,需要慎之又慎,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年味”。
PS: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因微信更改了推送规则,推文不再按照时间线显示,不是所有观粉,都能在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有观粉误以为我们没更新。所以,需要各位老铁在每次看文章后,在文章尾端右下角,点一下“在看”,每天只需点一下即可。如果不点“在看”或者没有“星标”,就可能看不到我们的推送了!如果您不想错过“中小企业”的精彩内容,就赶紧星标⭐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