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母基金研究中心
因为DS,有投资总监一开年就挨批了
这个春节,杭州火了。
先是DeepSeek横空出世、轰动一时全球,被誉为“国运级的科技革命”;而后蛇年春晚上,宇树科技旗下身穿花袄表演扭秧歌的人形机器人成为“显眼包”。而这些“黑科技”都是来自杭州的科技企业。
回首2024年,杭州还诞生了火爆全球的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被视为国内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款“3A”游戏。六年前的2018年,游戏科学组建了一个专注于单机游戏的团队,负责开发一款名为《黑神话:悟空》的高品质单机游戏,并在第二年将团队搬到了杭州。
国内脑机接口头部企业强脑科技,四足机器人领域绕不开的云深处科技,以及具备全球最大的可交互三维数据能力的群核科技,也都在杭州。大家将深度求索(DeepSeek)、宇树科技、游戏科学、云深处科技、强脑科技、群核科技合称为“杭州六小龙”。
2月5日,杭州召开“新春第一会”,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姚高员说,杭州“科技创新”在这个春节频频刷屏,“创新正在成为杭州的城市气质、产业特质”。
春节前夕,DeepSeek发布的开源模型DeepSeek—R1,颠覆了国际社会对AI研发“高投入、长周期”的固有认知。在创投圈,许多投资人因为Deepseek这个年都没过好:为什么没投中?
“开年就挨批了。年还没过完,我们就开会研讨:为什么投不出DeepSeek这样的项目?我们之前投的大模型创业项目表现不尽如人意。其实之前我们也听过Deepseek,但他们很低调,去年下半年才引起比较多的关注和讨论。”长三角某VC机构的投资总监对母基金研究中心表示。
百度风投CEO高雪昨日也发文回应称,“对,我们就是在DeepSeek楼上的VC。”高雪表示,他们是BV百度风投,不是百度投资部门。百度风投是由百度集团在2017年发起设立的一个独立风险投资机构。
高雪称在DeepSeek 2024年5月入驻融科资讯中心的第一时间,便拜访其相关负责人,并保持友好互动。但因为幻方的大模型业务没有拆分独立融资计划,所以和其他VC一样,目前没能有幸成为DeepSeek的投资人。
有VC从业者告诉母基金研究中心,DS公司成立在2023年7月,仅半年就有VC去接洽投资事宜了,但最终还是没能成功投进。
据此前梁文锋的访谈透露,在决定做大模型之后,最开始DeepSeek也和一些头部的投资机构接触过,但是最终没有决定要VC的钱。
可见,不是“VC集体错过DeepSeek”,而是“DeepSeek不要VC的钱”。这个春节,各家投资人都在找DeepSeek问是否进行融资,但都得到的是否认的结果。
“综合各方信息来看,首先DeepSeek背靠幻方量化根本不缺钱,其次VC入驻后,势必影响到企业的独立决策,VC的理念是追求回报,这与DeepSeek的初衷理念会有所分歧,且当前国内VC投资多会设置对赌、回购等条款。”某VC投资人向编者分析道。
包括DeepSeek在内的“杭州六小龙”的爆火,也让杭州成为蛇年第一个“网红”城市——为什么是杭州?
在互联网时代,杭州曾被誉为“电商之都”,电子商务、互联网服务、文化创意等蓬勃发展,阿里巴巴等巨头带动了电商和数字经济的繁荣。而在AI时代,杭州再次走在了前沿,“杭州模式”是怎么走出来的?
1月31日晚,总部在北京、主要做数据软件的公司市值风云的董事长杨峰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内容,很快刷屏。他表示:“市值风云App作为杭州余杭区未来科技城招商引资的公司之一,我真的觉得,杭州不成功,就没天理了:
1、整个入驻过程、补贴申请过程,没吃过一顿饭,没喝过一顿酒,没送过一根烟……
2、房子帮你找好,房租减半;答应你的政府补助(研发费用返还,而不是税收返还哟),按约定时间自动打款,直接到账,无须你再去跑腿,再去问,再去催,再去请吃饭;
3、事办完,政府部门的人就消失了,从来不烦你,从不对你指手画脚,……对接人的角色就是:有事你找我,第一时间给你办,没事就自动消失……
4、最重要的:杭州市是禁止“远洋捕捞”的,任何外地衙门到杭州办案,必须报备,报备获批,必须有地方副局长级陪同才能办案……
各地如果要学,还得先学习吃盒饭——余杭区招商办出去学习经验的时候,是不吃招待的,只吃盒饭,办完事就走。那种乌泱乌泱一大片的学习团考察团,喝得东倒西歪的学习,哪个老板见到都害怕——年轻一代的专业型老板、理工科老板,鲜有喜欢喝酒,喜欢应酬的。”
“亲身体验,杭州的创新生态个人认为目前是国内第一。整体环境很自由,政府也非常务实,完美实现了不越位与不缺位的平衡。杭州招商引资模式也和其他地区有很大不同,政府的角色更偏向于服务,且非常尊重企业家。”某科技企业创始人对母基金研究中心表示。
正如浙江宣传在《“寻龙诀”怎么念》一文中表示,【杭州之所以在新兴领域、科技前沿“跑得快”,首先当然是有前瞻性的政策引导,但除此之外,更注重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鼓励试错与迭代,才能在科技创新和产业焕新上不断生长出新的枝丫。
另外,有所“不为”也同样重要。比如我们常说的政府要主导科技创新,这个“主导”并非简单的指挥和控制。有的地方把政府主导视为一种权威的象征,领导说了算,忽视了市场的规律和企业的需求。这种做法可能造成资源的错配和创新活力的压抑,容易导致“过犹不及”。说到底,政府不能把科技创新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更不能把“主导”作为刷存在感的方式。
有企业就在网上给杭州起过一个外号——“拎得清的小透明”。意思是说,这里的政府“没想过要教创业者怎么干”,而是“有事就服务,无事不打扰”。在笔者看来,这同样也是浙江民营经济发达的原因所在。把好“为与不为”之间的度,社会上的创新活力自然能于此间落地生根、舒然生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也是当前加快建设创新浙江的一个重要要求。】
我们关注到,在母基金领域,杭州同样顶层规划清晰明确,且拿出真金白银的诚意:2023年,在杭州市政府的主导下,杭州整合组建杭州科创基金、杭州创新基金和杭州并购基金三大母基金,由其参与投资N支行业母基金、子基金、专项子基金等,最终形成总规模超3000亿元的“3+N”杭州基金集群。
编者了解到,这三大千亿母基金的布局覆盖了全周期,各有分工:
(一)初创期:杭州科创基金,规模1000亿元。管理主体为杭州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具体执行主体为杭州市科创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科创集团”),功能定位为政策性的政府引导基金,投资方向为“投早、投小、投科”,投资阶段以初创期的科创投资(天使投资AI、创业投资VC)为主,重点为全市人才创业、中小企业创新、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政策性投融资服务。
(二)成长期:杭州创新基金,规模1000亿元。管理主体为杭州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具体执行主体为杭州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功能定位为市场化的国资产业基金,投资方向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投资阶段以成长期私募股权投资(PE)为主,重点支持杭州市五大产业生态圈规模化发展。
(三)成熟期:杭州并购基金,规模1000亿元。管理主体为杭州市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具体执行主体为杭州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功能定位为市场化的国资并购基金,投资方向为金融、金融科技、产业并购、重大项目协同投资,投资阶段以成熟期的产业并购为主,重点支持杭州市五大产业生态圈开展以补链、强链、拓链为目标的产业并购与协同投资。
其中,杭州科创基金采用子基金、专项子基金、直接投资等相结合的投资模式,侧重“创业引导”,可设置提前退出、投资让利、风险补偿等条款;杭州创新基金和杭州并购基金采用行业母基金、子基金、专项子基金和直接投资等相结合的投资模式,分别侧重“产业培育”和“产业并购”,原则上应同股同权,并设置相应返投要求,纾困类基金除外。行业母基金和子基金,原则上由专业基金管理机构负责运作和管理。
我们认为,杭州这三大千亿母基金发挥的功能各有分工、科学合理,配套的政策也对GP极具利好。这显示出杭州市政府大力发展母基金与创投的决心,可见,杭州正以开放、包容、共享的态度向全国优质企业和顶尖投资人发出邀请。
其实,相比于大部分引导基金在2015、2016年扎堆成立,我们发现杭州在母基金方面的探索早已走在全国的前面:杭州市政府引导基金业务开展较早,从2008年开始做创投引导基金,至今已近十七年。
资本如水,灌溉企业之苗。近年来,各方股权投资机构携带资本齐聚杭城,让这座以水闻名的城市呈现出新的吸引力。
我们认为,早年的政策让杭州的股权投资行业异军突起,现在,随着杭州三大千亿母基金的运作,将进一步促进杭州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带来更多活水和资源。未来,我们也期待杭州千亿母基金的更多出资动态,在创投和助力产业升级领域做强做大。可以预见的是,杭州的股权投资又将焕发出新的活力,资本招商也将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星星之火,正令杭州科技形成燎原之势。正如梁文锋写道,“或许在不远的未来,当宇树的机器人踩着云深处的步态算法走来,搭载着强脑的神经接口,运行着DeepSeek的认知引擎,用群核构建的虚拟世界作为训练场——那个我们幻想中的具身智能,就会从西溪湿地的晨雾里跌跌撞撞地走向人间。”
同期阅读:
有GP说:去年刚招的招商员工,今年就裁掉
年初的国办1号文发布后,GP内部的人员设置已然迎来变动。
“去年我们刚新成立了招商部门,这个部门专门负责招商和返投落地。团队专门负责整理各地招商政策,和地方政府、企业对接沟通,协助落地返投,完成招商任务,以及负责对接招商专项基金的事宜。但在1号文出台后,正在进行的几个招商的专项基金基本宣告泡汤,甚至这个部门存在的意义都要打问号。因此,在经过几轮商讨后,还是进行了裁员,这个部门裁的只剩下一位,负责完成存量的招商和返投任务。”北京某VC机构执行董事赵照(化名)告诉母基金研究中心。
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5〕1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是首次国家层面出台促进政府投资基金发展的重要文件。
其中提出“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设立政府投资基金”,这对当前业内十分火热的“基金招商”模式无疑产生深远影响。
随着国令783号《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从去年8月起正式施行,“税收优惠”式、“奖补”式招商引资模式走到了尽头,我国各地的招商模式正在发生变革,“基金招商”模式兴起。
在此过程中,许多地区的政府投资基金越来越强调投资与招商的联动,设立了专门的招商基金,尤其是很多招商型的专项基金。部分引导基金也出现了“招商前置化”、“返投前置化”的现象:如果GP需要申请引导基金的出资,首先需要对接当地的招商部门而非引导基金。只有当招商部门认为机构的储备项目符合当地招商引资的条件,才会通知引导基金对拟设立的基金进行立项并推动相关工作。在此背景下,子基金管理机构面临着较大的招商返投压力,甚至也有投资机构成立专门做招商的子公司,以服务于政府投资基金LP的需求。
但部分地方在设立投资基金中出现形式主义、胡乱“内卷”的情况,扎堆热门赛道,投资领域“同质化”,导致最终效果不尽如人意。由于在基金招商中出现了许多同质化与“内卷”的情况,以招商引资为目的设立政府投资基金并不利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此前,随着基金招商的火热,对创投圈而言,无论是头部还是中小机构,基本都会有“招商办”这个部门或团队设置。即使是小型VC,也必定有一两位同事专门负责项目落地的工作。
这反映出,在当前一级市场的环境中,创投机构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适应于市场最大LP群体需求,即国资LP的需求。在此过程中,行业机构不断转变、迭代自身策略,以适应市场环境。
“投资机构并不是单纯的为了完成引导基金的返投,某种程度上也是从财务投资转向产业投资的探索,其实是一种双向的赋能:赋能LP的需求,也是赋能投资portfolio企业,更好进行资源整合和对接。”华东地区某引导基金管理人对母基金研究中心表示。
而在最新形势之下,随着“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设立政府投资基金”、“鼓励取消政府投资基金及管理人注册地限制、鼓励降低或取消返投比例”,投资机构的部门和人员设置再次与时俱进。
“据我们分析,除了招商型的专项基金模式难以为继之外,由于鼓励降低或取消返投比例,未来GP的返投压力会降低,这其实是减负的好事。之前,为了完成返投,我们绞尽脑汁推动被投企业去LP地区建厂或落研发中心。也有部分引导基金LP对招商返投这方面的做法是,让子基金投资他们推荐的当地比较有价值的科技项目。虽然不是硬性要求,但肯定会影响后续和GP再合作、给新基金出资等方面。但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GP独立的投资决策判断。”华东地区某VC机构投资总监李易(化名)对母基金研究中心表示。
李易透露,其所在机构将一些负责完成招商返投的员工转岗,新形势下并不需要那么多负责招引项目的员工。“虽然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设立政府投资基金,但各地招商需求还在,对于投资机构来说,在发现产业价值方面依旧有着专业优势,未来各地大概率要注重培育内生的产业生态,我们在项目研判、投资赋能等方面依旧有业务机会。”
可见,在今年,GP的打法又迎来了一个新的迭代周期,这也为GP带来更多的转型要求和压力,促使其不断修炼内功、积累资源、优化服务。
PS: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因微信更改了推送规则,推文不再按照时间线显示,不是所有观粉,都能在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有观粉误以为我们没更新。所以,需要各位老铁在每次看文章后,在文章尾端右下角,点一下“在看”,每天只需点一下即可。如果不点“在看”或者没有“星标”,就可能看不到我们的推送了!如果您不想错过“中小企业”的精彩内容,就赶紧星标⭐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