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卫生杂志 记者 连漪
原标题:专访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司长杨建立:把握重点 直面难点 找到改革平衡点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在福建省三明市举办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培训班,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出席并讲话。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示范项目城市、试点医院和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培训班。本次培训班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司长杨建立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难点和方法论进行培训授课。本报记者在培训期间对杨建立进行了专访,杨建立说,下一步,医改迈向纵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从人民群众最期盼的地方做起,从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导向,以结果为导向,找出改革最大的公约数和最佳的平衡点。
健康报:新一轮医改启动15年以来,形成了怎样的改革逻辑?
杨建立:医改是世界性难题,面对这个难题,首先要回答医改“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之问。
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架起“四梁八柱”,确立“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新一轮医改自此起步。
搞改革要有“水滴石穿”的功夫。从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召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命题;从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公立医院改革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新一轮医改15年来,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日渐成熟,对于医改“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作出了清晰回答。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明确“到二〇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对于改革者来说,倒计时已经开启,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把握改革重点,直面改革难点,找到改革的平衡点,把学习成果贯彻落实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全过程、各环节。
健康报: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深化医改进入了新阶段。在这一阶段,深化医改的重点和难点任务是什么?
杨建立:迈进新征程,深化医改要进一步统筹全局,突出重点,实现新的突破。具体来看,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如何深刻认识和总结三明医改经验
学三明不是从前的“学大寨”,而是要学习三明人民至上、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因地制宜地学习三明医改经验。三明医改经验在实践中不断迭代升级,形成了具有可操作性的9条经验:党委政府高位推动,敢为人先;建立高效的医改决策和执行机制;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推动医改不断进取、循环迭代升级;发挥医保支付方式和杠杆作用;改革完善人事薪酬和编制制度;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培养一支有情怀、敢担当、善作为的医改团队。
各地在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以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因地制宜,进一步增强部门间的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健全目标统一、政策衔接、信息联通、监管联动等机制,增强医疗、医保、医药改革的步调协同。推动地方落实改革责任,加强党对深化医改的领导,由一位政府领导分管医疗、医保、医药,把医改纳入全面深化改革同部署同考核。发挥综合医改联系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城市、试点医院等作用,使以三明为代表的医改经验得到进一步拓展和普及。
(二)如何重点推动地市层面改革取得更大突破
要发挥好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的带动作用,激励引导一批改革创新积极性高、基础条件好的地市,率先形成市、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经验。以地市级为单元推动深化改革,以结果为导向,对地市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医改整体成效和医患双方满意度进行监测评价,推动形成百舸争流的改革局面。
(三)如何把握好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
大范围、多层面、多领域的政策试点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重要特征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试点是改革的重要任务,更是改革的重要方法。在医药卫生领域,从两江试点,到公立医院改革、分级诊疗等,无一不是试点改革的范例。政策试点既不是漫无目的的试错,也不是先入为主的试对,而是中央主导下“政策求解”的过程,从而实现稳中求变求新的目标。
所以,以地市为单元的示范项目首先要能够发挥示范突破带动作用。要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解放思想,大胆闯大胆试,要用活“投石问路”的方法,用足试点探索的政策,把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结合起来,成功了逐步扩大推广,有问题及时纠偏,总结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更大范围的推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其次,示范项目要落实省市两级项目管理的责任。压实示范项目城市主体责任,发挥省级管理指导和保障作用。做好全过程跟踪问效。增强“交卷”意识,完善评价指标。充分发挥专业指导机构作用,总结改革经验。规范项目资金使用管理。
再次,要在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上作示范,进一步推进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提质扩面,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完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等。
最后,要巩固提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成效,以支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为重点,持续提升市县级医疗服务能力。
(四)如何在保障公立医院公益性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找准改革的定位
落实公立医院公益性离不开财政、编制、价格和薪酬“四驾马车”拉动。
当前,医疗服务价格尤其是技术劳务价格相对偏低。新技术、新项目不能及时纳入医保支付体系。要协同有关部门,着力推进新疗法、新技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同时也要体现对于短板学科和专业的支持,在价格政策上有所倾斜。深化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完善薪酬制度要推动医疗机构间以及医疗机构内部不同科室、不同岗位薪酬更加合理。同时,要进一步调整医务人员的收入结构,主要是提高固定收入占比,突出公益性。要按区域卫生规划合理设置床位,严控床位规模无序扩张;建立以医院内部成本核算和合理检查、用药、治疗为基础的控费机制;持续加强医药卫生领域廉政建设,创新行业监管手段,尤其是加强穿透式监管,持续整治腐败问题和群众身边不正之风。
(五)如何以基层为重点,加快分级诊疗体系建设
分级诊疗体系建设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明视察提出的“大病重病在本省解决,一般的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乡镇村里解决”为目标,强化人员和服务下沉,推动“四个延伸”。
进一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中西部、东北地区,向省域内人口较多城市延伸。重点是推动已经设立的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落实功能定位,进一步发挥好区域范围的辐射带动作用,新建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向省域内人口较多城市倾斜,实现均衡布局。
进一步推动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延伸。全面推进城市医院支援县级医院,核心是建立稳定的人员下沉服务长效机制,三级医院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给予县级医院医疗、药学、护理、管理等组团式常年驻守指导。
进一步推动上级医疗资源向城乡基层延伸。关键举措是全面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实现一定区域内相关医疗机构间医疗服务和管理的上下协同联动、一体化运作,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要有上级医院医师派驻,固定服务周期。推动落实大学生替代乡村医生纳入编制管理、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为中西部地区定向免费培养医科类大学生等工作,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
进一步推动一定区域内医疗卫生服务互相延伸。通过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探索建立转诊中心等方式,增强医疗卫生服务的连续性,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
(六)如何以改革推动落实健康优先发展战略
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国家战略的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确定的重大国家战略,我们要推动建立完善健康优先发展的规划、投入、治理等政策法规体系,促进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推动各地各部门把保障人民健康作为经济社会政策的重要目标,探索以立法推动建立健康影响评价制度。
具体措施包括大力促进社会共治、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加强慢性病重点人群管理,聚焦影响人民健康的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推动防治关口前移,加强早期筛查、早诊早治。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健康宣教,让更多的健康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以学校为重点推进健康教育进校园,进课堂,传播和普及“健康生活方式”,让公众真正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健康报:面对医改这个难题,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找到改革的最佳平衡点?
杨建立: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已经无数次证明,只要是在党的领导下,任何难题都可以攻破。既然医改是世界性难题,我们就要善于在党的百年奋斗中汲取成功密码和战胜困难的经验。要学习中央深改委抓改革的路径和方法,在改革的顶层设计中找到破解难题的答案:坚持问题导向,以调研开路,用改革破题;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将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提高改革的系统集成能力。
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深化医改翻开了历史性的一页,我们要抓住改革的主要矛盾,在战术上重视改革所面临的种种难题,牢牢把握国家战略,倒排改革工期,带着问题抓医改,发挥制度优势,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医改道路。
关注公众号,获取可靠、专业的资讯和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