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强:制度与人情

文摘   2024-10-30 20:01   北京  

文/董志强       图/豆包AI
原载《经济学家茶座》2024(1),总第95期
在国内许多大学,为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制定了严格规矩。比如,一篇学位论文送往三个盲审专家,但凡一位专家不予认可,论文就不能进入答辩程序。然而,为了保障学生的权利,或者要体现“以生为本”,便又允许学生申诉,倘若学生论文被认为受到盲审专家不公正评价,那么学生的论文可以再送审一位专家。通常,再送审专家大多是通过了。
对于研究生论文评审制度,一直诟病颇多。一种流行的观点是,无法确保所有专家都认真负责,因此可能存在“冤死”的论文;当然,同样的责任心假设下,那些本不应该通过的论文也有可能侥幸通过。从常理来看,后者应该比前者多:但凡心智正常的专家都清楚,对一篇拙劣论文抬高枪口不会对具体的个人产生伤害,但枪毙一篇论文(无论其优劣)却会给具体的个人带来实实在在需要承担的后果,没有人乐意这样做;因此,放过一篇论文无需太多解释,而拦下一篇论文却往往要理由十足。侥幸通过的学生自然是没事偷着乐,而不幸遇阻的学生则满腹委屈和不甘。

一旦启动申诉结果会如何呢?那种不负责任或者无意疏忽的专家意见,自然很容易解决。比如,评价意见草草两三行(甚至还有错别字),意见泛泛,毫无针对性,多半可判定专家未能认真审阅;评价意见明明充分肯定,临末却勾选了不同意进入答辩,这种前后矛盾极可能是误操作所致。此类情形比较容易得到学位委员们的支持,准予再送审。相比而言,另外一种情形下的决定就难做得多:评阅专家意见看上去是认真而中肯的,这时候决定再送盲审意味着否定了这份专家意见,但从学术标准来说并没有充足的理由可以否定这份专家意见。换言之,这是一篇存在较大缺陷的论文,并且已经有评阅专家不同意该论文进入答辩程序,此时是尊重专家意见还是重新送审?

现实中的故事常常是这样的,申诉意见不仅会指向评阅专家意见不公或不当(但通常这并不成立),也会痛陈如果不能按期答辩对学生的不利影响,比如失去好的就业或升学机会。最具代表性的意见往往来自学生的导师:“为学生着想,多给学生一次机会”。但也有对导师意见的反对意见:为学生着想,是为这一个学生着想还是为将来所有学生着想,如果学位论文失去质量标准以后类似的事就会层出不穷,论文质量将难以守住底线;多给学生一次机会,有什么理由多给他一次机会,这是不是对其他学生的不公;学位论文评价应限定在学术范围内,不应让其他因素(就业或升学机会)影响学术评价,甚至将其转变为一种道德负担。

意见分歧的最终结果,取决于哪一方最终让步。守住学术标准,还是网开一面,本质上是坚持制度和顺应人情之间的权衡取舍。读者朋友,假设你就是大学的管理者,正面临如此头疼的棘手问题,你将如何选择?是坚持严格执行制度,还是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情关怀?这个问题可能很难回答,但以下的讨论或许对思考有用。

制度有很多功能,最重要的功能是协调人们的行为,解决矛盾和冲突。学位论文盲审,是为了更公正地评价学术论文。之所以没有让学生的导师或熟悉的专家作为评阅人,正是为了防止人情评分。既然如此,却因为人情而否定盲审结果,这就与设计盲审制度的初衷背道而驰了。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在出现与制度冲突的结果时,“人性化”地“多给学生一次机会”,最终会使得盲审制度流于美好愿望,这可能是不少大学中正在发生的故事。正如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个多得到一次机会的学生,他享受到“多给一次机会”并非没有代价。其代价是制度被动摇被蚕食,并导致将来的一系列问题。制度向人情让步的结果,是人们的信念改变,没有人再把制度当回事。

许多人认为制度约束是奖惩机制,是对过往的有益行为进行奖励或对不当行为进行惩罚。但实际上,制度约束更主要的应该是承诺机制,是确保对将来发生的有益行为进行奖励和对不当行为进行惩罚。对未来的承诺行动要变得可靠,最好就是当前选择与制度要求保持一致,即便这样做可能并不符合行为主体当前利益也应如此。如果行为主体当前选择与制度要求不能保持一致,人们就难以相信未来的选择还会与制度保持一致;相反,在不符合自身当前利益时主体的选择仍然(主动地或被迫地)与制度要求保持一致,这将是一种强烈的信号,可以更加坚固人们对于制度的信任和信赖。毫无疑问,坚持制度是僵化的,顺应人情才是灵活的。但是,越是灵活的行为可能越无法预测,也就没有秩序。正如写下《可预测行为的起源》的经济学家海纳指出,人类行为的规律性可以理解为限制选择潜在行动的灵活性的“行动规则”。在坚持盲审的制度规定和顺应人情之间,既是短期好处与长期利益之间的权衡,也是在制度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之间的权衡。

写到这里,我想起历史学者赵冬梅在《法度与人心》中讨论过的一个问题:在帝制时期,庶子继承皇位之后,他的生母是否“自动升格”为皇太后?这背后也是坚持制度与顺应人情的问题。中国历史上,庶子即位并不罕见,今上生母是否自动升格为太后也有两种情形:汉唐明清等朝为“是”,而宋朝为“否”。前者如唐穆宗,他有三个儿子先后当了皇帝(敬宗、文宗和武宗),三位各有生母,于是就产生了三位皇太后;但只有武宗生母韦氏成为穆宗“在太庙中的妻子”,原因是只有韦氏死在自己儿子当皇帝的时候。后者如宋哲宗,直到他病亡其生母朱氏的名号也是皇太妃,太后则另有其人,只有先皇的皇后才能成为皇太后。这两种情形,一种正好是放弃礼法而顺应人情(或者顺应皇帝的权势),另一种则是克己复礼(约束权势尊重礼法)。争权夺位的内乱在汉唐明清比宋朝要严重得多,这与各朝对制度(礼法秩序)的尊重程度恐怕不无关系。皇帝权势滔天,他在多大程度上克制个人的情感、遵循礼法规范,直接影响社会秩序,塑造社会面貌。制度与人情孰轻孰重,亦由此可见一斑。

最后,回到前文的棘手问题,读者朋友可能会反问我:你认为要不要“多给学生一次机会”?对此我的回答是,坚持制度重于顺应人情,但我并不认为大家都应该跟我保持相同的立场。我是一个萨特主义者:如何选择是每个人的自由,重要的是做出选择的人清楚其选择的后果,并愿意承担其选择的后果。如果你确实认为顺应人情比坚持制度更重要,我也完全理解和尊重。当学位委员们选择对问题论文作者“多给一次机会”,他们就应该承担很可能失去学位论文质量保障的后果;就如庶出皇帝选择将权势凌驾礼法之上,他就应该承担普天之下更追逐权势而不是尊重礼法的后果一样。
董志强:育才与选才

董志强:极简“因果推断”经济学入门

董志强:真实的人们如何博弈?

董志强:多元之美

董志强:经济学的“阴暗”面

董志强:表现要多糟,老板才会解雇你?

董志强:因为珍惜,所以尊重——禀赋效应作为自发社会秩序的基石

北大教授姚洋:我们在国内,完全不理解外国人对中国制造的恐惧!
赵红军:为何孕育了鲁班的我国家具制造业仍落后于西方?
程虹 李唐:性格真的可以影响命运吗?

悦茶丨林毅夫:中国成功避免转型崩溃,但付出高昂代价

陆铭:写给不想做学术的学生们

王明远:改革开放45年,中国做对了什么?

悦茶丨江小涓:下一轮改革的两条主线和十一项重点任务

时间站在了杨小凯这边

悦茶丨杨小凯: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一)

悦茶丨何帆:当过官和没当过官的经济学家区别在哪?

悦茶丨许小年:中国经济学界最恶劣的品质是违背良心

高产学者有多厉害?看看中国经济金融领域的高产学者榜!

于晓华 孙菲菲 魏昊:中国经济学科研机构发表国际论文的龙虎榜

《经济学家茶座Teahouse》公众号2020年文章阅读量排行榜

《经济学家茶座Teahouse》公众号2021年文章阅读量排行榜

“经济学家茶座Teahouse”公众号2022年文章阅读量排行榜

经济学家茶座 Teahouse 2023年高阅读量文章



以经济散文传播经济学思想

经济学家茶座 Teahouse
以经济散文传播经济学思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