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危化品领域企业高风险作业现场安全协作机制建设工作经验做法
2024 年,山东裕龙石化有限公司将高风险作业现场安全协作机制建设列为创新性重点工作,借鉴学习中原油田“一案两交三确认”及“3W”先进经验,突出风险辩识分析和高风险作业现场全流程管控,归纳梳理出“双向互学”工作机制、“两个先手”工作法,有力保障危险化学品项目建设和试生产等高危节点生产安全。
一、健全组织制度,明确范围标准、规范程序内容结合实际,成立高风险作业安全协作工作领导小组,公司主要领导亲任组长。制定出台《山东裕龙石化有限公司安全协作管理办法》《山东裕龙石化有限公司高风险作业安全协作清单》等,明确高风险作业安全协作职责和管理程序,规范高风险作业应急协作的申报、审核、组织、实施等内容,优化安全协作任务接收流程和标准。
二、科学研判分析,梳理完善作业现场监护高风险清单生产技术、安全生产管理等人员深入各装置及作业现场,对生产装置、重大危险源等不同作业现场科学评定风险等级,进行高风险作业分析,通过经验分析法和典型案例,梳理在投料试车、生产运行、检维修期间存在的高风险作业项目,完善高风险作业应急安全协作通用清单 15 类。
三、保障力量配置,满足执行应急监护任务需求
按照支队、大队、中队三级管理体系,建立 1 个中心、3 个大队、7 个中队共计 278 人的应急救援队伍,其中队员平均年龄26 周岁,20-30 周岁人员占比 90%以上,持证上岗率 100%。配置举高喷射、抢险救援、气体防护、远程供水等 12 类 38 辆消防车,可载水 272 吨、泡沫 185 吨、干粉 15 吨等。共配备灭火、防护、侦检、救生、破拆、堵漏、输转、洗消、照明、排烟等 15 类 235项、18000 余件消防器材装备和应急物资。主要承担项目建设和生产准备投料试车及运行期间防火巡查、现场监护、生产保运、灭火抢险救援等任务。
四、勇于创新尝试,积极探索安全协作新举措新效能
(一)“双向互学”高风险作业协作工作机制。根据《应急安全协作申请单》,在风险作业实施前,应急监护人员与现场作业、工艺技术人员进行监护现场风险交底,并开展“双向互学”培训工作。将现场作业风险、工艺技术处置方法、现场应急措施与安全协作方案、应急协作车辆、装备器材性能、应急协作力量部署、突发紧急情况调度指挥等事关风险作业现场安全防范、处置的准备工作综合汇总,相互教学,互为促进、融合贯通。从形式和实际操作上达到让安全协作人员与现场作业、工艺技术人员分别对各自应急措施准备工作进行“回头看、再学习”的加深效果,以此狠抓现场各项应急措施落实,再次对安全防范、应急措施准备工作进行全方位检查,实现相互监督落实、相互促进提高的“补位”效果。
(二)“两个先手”高风险作业协作工作法。在高风险作业前通过提前做好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一手抓防范消除隐患,一手抓应急处置先期,两者相扶互补,把风险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1.安全防范先手。通过实践不断梳理完善安全协作申请派单、力量派驻、现场安全技术交底、双向互学、现场安全检查、应急处置布置等环节,持续开展风险评估与预防、安全培训与教育,优化完善《山东裕龙石化有限公司安全协作管理办法》,牢牢把握高风险作业前的安全防范先手。已安全开展岛外原油罐区首次原油输进作业、2#乙烯装置“裂解气压缩机润滑油站油运”、3#岛轻烃罐区原油输进作业、动力中心汽轮机冲转并网作业等 12处重点监护,共出动协作车辆 200 余台次、人员 1100 余人次、装备 3100 余件。
2.应急处置先手。综合公司当前建设、生产形势和生产、储存物料理化性质、灾害事故特点,将应急处置“三个关口前移”。一是实战练兵关口前移。根据生产需要,把槽车储运、油气储罐、油气加工生产装置作为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战术研讨、桌面推演、现场模拟和实战演练,加强队站、班组和队员之间的战术配合。二是协作配合关口前移。在装置开车投料前,与装置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交流,掌握各类现场环境、水源、危险源、工艺、防护设施等重要信息,共同协作、制定安全协作方案、应急处置预案,绘制监护力量部署图,组织队员与装置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一线作业人员学习培训,确保在发生风险事故初期能快速、准确判断事故类型并采取最恰当的处置措施。三是应急处置关口前移。高风险作业现场实施监护时,严格执行《山东裕龙石化有限公司安全协作管理办法》,在做到协作程序清、任务清、风险清的基础上,预先、合理设置阵地,提前落实相应防护、防范措施,压缩应急处置反应时间,做到快速反应、快速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