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务院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组在山东和四川的检查中发现了不少安全问题,这些问题让人看了真是捏一把汗,必须得好好说说。
山东的情况
先说说山东。2024年11月15日至24日,第十四组考核巡查组在潍坊和临沂检查,发现了一些让人揪心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企业转型过程中,对安全生产的重视不够,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也不够,导致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还只是说说而已。
就说潍坊弘泰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吧,这是一家燃气充装企业,厂区内到处都是“燃气储罐重地,严禁烟火”的警示标语。可是,检查却发现,企业厂区门口连个门禁都没有,安全管理人员也不见踪影。厂区内到处都是烟头,办公楼门口的安全规章更是形同虚设。考核巡查组的人对企业负责人说:“这是你自己的企业,安全管理这么差,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而且,液化气罐区的仓库里还违规存放了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甚至还有水果、饮料、红薯粉和易燃的包装箱,这些都是巨大的安全隐患。考核巡查组当场责令这家液化气站全面整改。
再看看潍坊翔天液化气有限公司,他们开展的模拟充装压力超限应急演练,2024年7月和10月的演练内容、过程和总结都一模一样,这明显就是在应付检查。而且,灌装站瓶库间通风不良,报废气瓶管理不规范,还存放在工艺区,这些都是严重的问题。
还有潍坊联运有限责任公司,在大雾红色预警的情况下,竟然还违规发车。2024年1月13日,潍坊市气象台发布了大雾红色预警,按理说客车应该停运,但这家公司却让多辆客车发车,这简直是拿乘客的生命安全开玩笑。
临沂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临沂市晟顺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是由多家液化气站整合而成的,虽然实现了集约化、专业化经营,但企业改制后,经营者的观念和职工的安全意识却没有跟上。企业负责人连液化气爆炸的下限和报警装置检测的气体都不知道,这怎么行呢?朝阳煤气站整合后成为气瓶配送点,不再进行气体充装,安全管理也跟着“降格”,灭火器都过期了,成了摆设。
临沂市的甲醛生产企业也面临困境,产能过剩导致行业低能、低效,安全投入资金难以保证。虽然成立了山东联亿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来促进转型升级,但在检查中发现,装备设施停止运行期间,生产单元对应的甲醇罐区和甲醛罐区的液位联锁解除,没有严格执行联锁管理制度。
更让人担忧的是,临沂市兰山区的一个停车场内竟然有加油车在非法加油。这个停车场管理混乱,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作业,兰山区应急管理局已经对流动加油车所属公司违法行为开展立案调查。考核巡查组严厉告诫兰山区和兰山街道办事处有关负责人,长期存在的安全隐患必须引起重视,要从认识程度、工作制度和责任追究上深查、细查。
四川的情况
再来看看四川。近日,第九组考核巡查组对四川省2024年度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进行现场考核巡查,对成都市多家酒吧进行了夜查,发现了不少消防安全隐患。这些问题在人员密集的酒吧里,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在成华区的梦田酒吧,商家为了多赚钱,在过道两侧随意摆放桌椅,占用了走道空间,最窄处仅能容一人通过。考核巡查组专家告诫酒吧负责人,酒吧是人员密集场所,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容易造成拥挤,发生踩踏事件,必须严格控制进入酒吧的人员数量,确保疏散通道畅通无阻。
锦江区兰桂坊V-house酒吧的情况也不乐观。大厅舞台后面挂着幕布,遮挡了安全出口指示标识。两家酒吧大厅的安全出口处都设置了大坡度走道和多重厚门帘,梦田酒吧楼梯间里没有应急照明灯,一条对外疏散的通道内堆放了大量可燃物;兰桂坊V-house酒吧大厅东侧出口外3米处的疏散通道内设置有室外消火栓。这些人为设置的障碍严重影响人员安全疏散逃生,必须立即整改。
消防设施方面的问题更多。在梦田酒吧,考核巡查组人员随机打开3处室内消火栓进行测试,结果2处无水,但消火栓箱内的检查卡却显示最近一次检查结论为正常。此外,酒吧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湿式报警阀的入水管和出水管压力表的压力均为零,显示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网内无水。
兰桂坊V-house酒吧所在街区的消防水泵房内消火栓泵和喷淋泵控制柜均设为手动控制状态,现场测试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湿式报警阀,未能联锁启动喷淋泵。
消防控制室的管理也是一团糟。按规定,消防控制室应当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不得少于2人,且应持证上岗。但在梦田酒吧,考核巡查组人员提出要检查消防控制室,酒吧负责人把大家带到了建筑的第三层,这与消防控制室应设置在建筑内首层或地下一层的规范要求不符。而且,消防控制室常年只有1人值班,且7时至17时之间无人值守。在兰桂坊V-house酒吧消防控制室,现场也只有1人值守。当问及值守情况时,值班人员回答说另一名同事因报警出去检查了。考核巡查组人员发现,报警控制器上显示有35个报警、37个故障,平均每3分钟就发出一次报警。除第一次报警后,值班人员打电话通知同事处理外,随后几次报警都未进行任何处理。专家表示,频繁报警容易使值班人员产生麻痹心理,延误人员疏散和灭火救援时机。
结语
无论是山东还是四川,这些问题都暴露出了一些企业在安全生产和消防管理上的严重漏洞。安全生产不是儿戏,每一次的疏忽都可能酿成大祸。希望这些问题能够引起企业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希望其他地区能够引以为戒,全面排查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