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执行难是长期困扰人民法院的突出问题,也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破解执行难的方法多种多样,涵盖了法律、制度、技术、协作等多个层面。下面将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具体案例,详细探讨几种有效的破解执行难的方法。
一、加强业务学习与更新执行观念
作为执行法官,加强业务学习,更新执行观念是解决执行难的基础。法官需要加强对法律法规、新出台的司法解释及执行工作的新知识、新理念的学习,以提高分析执行问题和解决执行难点的能力。例如,在《民事诉讼法》的框架下,执行法官应熟练掌握各种执行措施,如查封、扣押、冻结、划拨等,并了解不同执行措施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
案例:建筑公司欠薪案
在一次生产事故中,农民工周全右手受伤,并落下残疾。经过劳动仲裁和法院审判,用人单位建筑公司须支付周全各项费用共计6.6万余元。进入执行程序后,赔偿款一直未能执行到位。检察机关依法开展执行监督,发现建筑公司每年有租金收益,遂制发检察建议,法院采纳后加大执行力度,最终赔偿款执行到位。
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二、提升工作热情与强化执行意识
执行法官应充满事业心和责任心,把精力真正用到实际执行工作上,注意听取当事人诉求,释法答疑工作要到位,提升执行效果。通过提升工作热情,执行法官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案件背景,采取更精准的执行措施。
案例:婚姻家庭纠纷执行案
申请执行人彭某与被执行人李某离婚纠纷一案,李某未按时足额支付抚养费。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查明李某暂无财产可供执行,但执行干警发现申请执行人彭某家庭困难,彭某之子患有疾病,家庭主要收入来源靠低保和打零工。法院遂协调当地党委政府为彭某安排公益性岗位,有效保障了彭某及其儿子的基本生活。
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执行:……(六)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
三、注重内部管理与规范执行程序
法院应重视内部管理,规范执行程序,如清理积案、加强对执行行为的监督制约,统筹协调法院内部审判程序与执行程序。同时,对裁定中止执行的案件,在发现有可供执行财产线索时,应及时恢复执行。
案例:集中执行与协同执行
上级法院可以决定集中执行,便于当事人参与执行、便于人民法院依法及时有效开展执行工作。协同执行是上级法院调度相关法院力量配合执行法院开展执行实施工作。如青岛某民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与田某某等增资纠纷执行案,通过指定相应地方执行,便于府院联动加快财产处置实现共赢。
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六条: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四、做好信息化建设与用好网络查控系统
推进信息化建设,利用数字法院业务系统、全国法院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等,承办人员及时准确查询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房产、工商登记、婚姻登记等信息,提高执行效率。
案例:金融借款案
某银行太原分行申请执行山西某饭店金融借款案,通过上级督促执行、三级法院协同发力,利用信息系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最终妥善执结积案,实现双赢多赢共赢。
法律条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二十八条:申请执行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供其所了解的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或线索。被执行人必须如实向人民法院报告其财产状况。
五、寻求公安等部门的协助
法院自身条件有限,应及时寻求公安、工商、民政、银行等部门的协助,查询核对被执行人的身份证信息、住宿登记、出行记录等,提高执行效率。
案例:知识产权执行案
四川某瑞化工公司与某升化工公司侵害技术秘密纠纷执行案,通过四级法院内外外联动、协同执行,最终使案件得到执行,彰显了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和温度。
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四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有关单位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状况的有关信息。
六、提高执行经费与强化执行保障
积极争取地方党委、人大等领导部门的支持,提高执行经费,确保执行法官在外执行没有经费后顾之忧。同时,本着节约、高效、便捷的原则,合理使用执行经费。
案例:农民工好的,接下来我将继续之前的对话或内容,为您提供更多相关信息。
在执行难问题的解决上,交叉执行作为一种创新的执行方式,正在发挥重要作用。交叉执行是指通过督促执行、指令执行、提级执行、集中执行、协同执行等方式,将难以执行的案件交由其他法院执行的一种制度。其核心在于通过不同法院之间的协作,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关系网的干扰乃至执行腐败问题,从而提高执行效率和质量。
2024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交叉执行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交叉执行的工作目标、基本原则、适用范围、方式选择、程序衔接、监督管理等工作机制。随后,在2024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又公布了交叉执行十大经典案例,为交叉执行的落地提供了经典范例。
这些经典案例涵盖了多种执行难问题的解决方式,如四川某瑞化工公司与某升化工公司执行实施案中,通过四级法院内外联动、协同执行,以强制托底促进执行和解,彰显了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和温度。又如某银行太原分行申请执行山西某饭店金融借款案,通过上级督促执行三级法院协同发力,妥善执结积案,实现了双赢多赢共赢。
此外,针对执行难问题,2024年法院还出台了其他新政策。这些新政策强调了法院、公安、金融等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及时掌握被执行人的财产信息,提高执行的精准度。同时,新政策对执行程序进行了简化,减少了不必要的环节,缩短了执行周期,使得执行工作更加高效。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各地法院也在积极探索创新方式。例如,有的法院建立了“一五五+”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机制,对执行事务集约化处理;有的法院则成立了执行(警务)局,整合执行局和司法警察大队资源,形成“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法警”的执行组织模式,提升了执行威慑力。
总的来说,虽然执行难问题仍然存在,但随着新政策的出台和各地法院的积极探索创新,执行工作正在逐步取得成效。未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监督机制的完善,相信执行工作将会更加高效、公正,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更大的力量。
·感谢关注·
关注和点赞是我的动力,谢谢你们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