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感觉到被爱?常说这几句话就够了!

文摘   2025-01-09 18:01   上海  


听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有征服力的武器是语言。一句话可以让人心情跌入谷底,一句话也可以让人重振力量。


在一个家庭中,语言对家庭氛围的影响更是不可估量。


尤其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会从父母的语言中判断他们对自己的态度,一句话可以是伤害,一句话也可以是鼓励。



肖然老师说,如果家长爱孩子,一定要学习表达内心的爱。


想让孩子感觉到被爱围绕,父母不妨试着经常说这几句话。



1、“没关系,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哲学家丹尼尔·丹内特说:“犯错不只是学习的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讲,它还是人们学习或者真正做出创新的唯一机会。”


孩子犯错时,往往是忐忑、沮丧,甚至是恐惧的,这时不妨给他一句肯定,一个拥抱,及时安抚他,告诉他没什么大不了的,有问题一起想办法解决就好。


之前有个热门话题:“糟糕的家庭,总在小事上消耗孩子。”


很多父母对孩子错误的容忍度几乎为零。孩子一个小小的错误就会讲一堆大道理,甚至会劈头盖脸骂一顿。



殊不知,这种是对孩子身心的消耗,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会活得痛苦压抑、心力交瘁、如履薄冰。


父母的一句“没关系,你已经做得足够好了”,不是纵容,而是理解、关怀,会给孩子满满的安全感和爱。


一个家庭最怕的其实不是贫穷,而是内耗;孩子最怕的也不是坎坷的道路,而是父母无时无刻的数落和打压。




2、“我相信你,你可以的。”



在一项“小学生最渴望父母对他做的10件事”的问卷调查中,“相信我”是被排在第一位的。


“我相信你”这句话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孩子产生“我能行”的感觉,从而变得越来越自信,内心越来越强大。


曾经看到一位妈妈的分享。她说,女儿的幼儿园组织拼积木比赛,她很想参加,但又害怕输。于是,她不停地告诉女儿:“妈妈相信你,你一定会表现的很好,即使没拿名次,你敢于尝试,已经很很棒了。”

在她的鼓励下,女儿报名了比赛,还获得了奖品。



父母对孩子的肯定不是简单的一句话,而是孩子动力的源泉。



肖然老师说,孩子自信的建立,需要父亲5000次以上的肯定。


所以,父亲更要有意识的多给予孩子一些肯定。


3、“我理解你的感受。”



看过这样一句话:“孩子的忧患对成人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但对孩子本身却是了不起的大事。”


然而,很多父母却觉得孩子还小,他的感受并不重要:


当孩子不开心想要安慰时,父母会觉得娇气;
安排孩子做一件事,孩子不愿意,就指责孩子不懂事;


孩子把天马行空的想法说给父母听,却被父母说幼稚。

很多父母会陷入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
总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去理解孩子。殊不知,这种行为正慢慢地将孩子推开,让他变得冷漠、孤独。


该如何做呢?要牢记:孩子的感受同样很重要。



当孩子开心时,不要觉得他幼稚,而是去倾听他的这份喜悦,会让孩子获得加倍的快乐;当孩子难过时,不要认为小题大做,而是站在他的立场去感受他的悲伤,会让他感觉到自己是被爱的。

其实,孩子需要的从来都不是父母在物质上的有求必应,而是情感上的陪伴、接纳和理解。



4、“不管怎么样我都爱你。”


孩子与父母之间是一场缘分。孩子会无条件的爱父母,但很多父母却不会爱孩子。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把孩子“优秀”当成爱他的原因,但其实,孩子优秀是被爱的结果。


肖然老师说:“父母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无论孩子优秀与否,都要爱他。孩子是家族生命的延续,因为爱,我们可以允许孩子犯一些错,并给他的生命一份祝福。


不要因为孩子没有达到理想中的状态,就恨铁不成钢。孩子会因此产生自恨感,认为自己是个废物。长此以往,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会不断降低、尊严受损、自我存在感消失。


作为父母要坚定地告诉孩子:“不管怎么样,我都爱你。”


一个被爱包围的孩子,能抵御成长道路上的风风雨雨,因为他知道,父母永远是最坚强的后盾。



有一句话说得好:“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并不能影响孩子未来的好坏,父母与孩子交谈中使用的语言才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


父母的语言中,不仅藏着对孩子的爱,还藏着对孩子成长的祝福。


养孩子,就要用语言和行动构筑起孩子内心的丰盈与坚韧。


更多知识请关注
【肖然-然健康】视频号




然健康身心全息
肖然老师是身心全息文化及然健康的创始人。然健康是研究实践中医心理学的专业平台。关注我们,探索更多关于中医心理学的知识,收获身心自在的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