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发陈”,立春后,一年中排毒、疏肝的时刻到了!

文摘   2025-02-04 18:00   山东  


四季不停止轮转,正月又立春,新的一年开始了。


虽然从身体感受上,我们仍觉得凉飕飕的,但随着节气的转变,天地之气的升降还是发生了变化。


立春后,阳气渐浓,万物开始生发。树木抽条,蛰伏的动物在地底下蠢蠢欲动,大自然由冬藏之静转为春生之动,天地都苏醒了,也正是唤醒身体的时候。



我们养生也应该跟随天地的节奏,使自己如杨柳一般,抽丝吐芽,舒展情志,生机勃勃。



1、肝养得好,助力身体“推陈出新”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


发陈就是把陈旧的东西发出来的意思。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人与天地之气相应,所以也应顺着春气把沉积在身体内的垃圾排出来。


中医认为,春天恰是肝经当令之时,而肝主疏泄。疏,指的是去掉阻塞,使全身上下通畅,泄,指的是排出。春季养肝,养的就是舒展和畅通。


肝养得好,身心舒展和畅通会使得身体自然地排毒,推陈出新;身体积攒一冬的垃圾,也会在阳气升发的时候,顺势带出来排掉,使我们体态轻盈。


肝与我们的免疫力息息相关。春天把肝养好,提高免疫力,一年都不容易得病。


肝主藏血,开窍于目,现代人一天到晚盯着电脑、手机屏幕,处于用眼过度状态,对肝非常不友好。



春季适合饮用花茶,可以准备枸杞、菊花、绿茶冲泡,具有养肝明目、滋阴润燥的作用。


看屏幕一段时间后,可以闭上眼睛一会,闭目养神就是在养肝。



2、及时表达情绪,保持肝气畅达



我们经常提到“肝主疏泄”,其实这句话,不仅仅指体内物质疏泄,也指情绪的抒发。


肖然老师说,身体问题的背后,是需要被看到和表达的情绪。


当情绪压抑,不懂得表达时,就会使肝气郁结,继而出现各种身心问题。


肝喜条达,在志为怒,怒伤肝,压抑情绪、暴怒最易伤肝,导致肝气郁结或肝火旺盛等。


春天,如果肝不能疏,情志郁结,很容易产生情绪上的问题,如抑郁症、躁郁症等。


因此,在春天,我们要特别注意觉察自己的情绪状态。



我们要温柔的对待自己的身心,倾听身体和内心的需求,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和爱意,而是要勇敢的表达。


如果心中郁闷,可以找人倾诉,或者到大自然中去喊一喊,有助于情绪的流动,让肝气畅达。



3、立春后,做好这几件小事



1.夜卧早起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这里的夜卧,不是说可以熬夜,而是指可以稍微晚睡一会儿。对于古人来说,晚上子时之前(11点)已经属于夜卧的极限了,习惯晚睡的朋友,要把握个度,早上跟着太阳早起一会,也有助于阳气升发。


2.适当户外运动


春天适合“广步于庭,被发缓形”。适当的运动,不但可以锻炼肌肉,健补脾气,促进气血循环,还可以补益肾气,增加身体的阳气。可以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练练自然太极、八段锦等,有助于阳气升发。



3.饮食节制


节制并不是不吃饭,而是要会吃。我们吃到肚子里的食物要靠我们脾胃的运化,才能生成气血津液这些营养物质,来濡养五脏六腑,而脾胃的运化,会消耗我们的阳气。阳气不足,无法消化吃进来的食物,时间一久,就变成了脂肪浊物瘀堵在中焦,成了我们的大肚腩,相反,适当减少肥甘厚腻的食用,就有助于升阳护阳。


俗话说,春吃芽。春天一到,所有的植物都开始冒出鲜绿的嫩芽,比如香椿芽,正是吃芽菜的好季节。顺应时令,多吃芽菜,有助于促进体内阳气升发,还有助于肝气疏通,健脾和胃。


一年之计在于春,趁着春天,舒畅身心,保持健康,享受生活,一年的美好就此开启!


更多知识请关注
【肖然-然健康】视频号




然健康身心全息
肖然老师是身心全息文化及然健康的创始人。然健康是研究实践中医心理学的专业平台。关注我们,探索更多关于中医心理学的知识,收获身心自在的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