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这么热,你这么好的背景,不去做涉外律师可惜了?

文摘   教育   2024-10-12 20:33   北京  
昨天凌晨有一个律师伙伴问我,你这么好的背景,不去做涉外是不是可惜了?

尤其在出海的热浪下,涉外律师更是个香饽饽。

他现在正在组涉外律师团队创业。

他说,如果我重新回来做涉外业务,他就让我来他的团队当老大。

这确实是很高的赞美,但是我很直接地回了他:

即便我之前在武大学的国际法,还去乔治城学了国际仲裁,拿了中美的执照,但是我不喜欢做涉外业务。

我过去选择国际法,想做涉外律师,这都是来自于过往的美剧、律政剧这些外界告诉自己的光鲜亮丽的存在。

所以它是过去的我,以为自己喜欢的。

但是,后面经过自己去测试,去实践去实习,乃至真正地去做了一小会儿的涉外律师后,我就立马发现了,自己其实非常不喜欢这件事儿(详情可戳《法院、非诉律师、诉讼律师、企业法务......我用15年的时间都试过后,我发现自己都不适合》)。

所以我不会再去做涉外了,即便这之前我为之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

不用【喜欢】这个词,换个词,就是,我发现做涉外业务不能让我投入

我需要强烈的外在驱动,去让我去做这些事情。

比如说,当时我需要去研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要研究 ICSID, ICC 的仲裁条款,跟我现在因为工作需要,要去研究《公司法》,研究一些营销的方法一样,其实它都是枯燥的。

但是,枯燥它有两种不同的区分。

你时刻需要外界在你耳边说,今天要完成这个作业,明天要做这个,后天要做那个,不然你的老板会来 PUSH 你,你的老师会说你不好好学习,你考试就考不好,你就毕不了业,你就升职不了...... 就这种枯燥,你需要强烈的外在驱动去应对的时候,就是真的累觉无爱。

但是还有一种枯燥,就是我不用外人PUSH,我竟然还能做下去,我是不需要别人和自己说:姚俊倩你今天这一本书,你看 50 页,明天我们考试要考这个;姚俊倩,我给你推荐一个路子,你做了你就发大财了......

我统统不不需要。

反正,我会全身心的投入去做这个事情。

以上,要给大家一个稍微客观一点的标准,去定义主观上的【喜欢】的话,就是:

你不需要外界评价体系的参与,你发现自己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事情当中。

不管你投入到这个事情当中,你的情绪是愉悦还是痛苦,是享受还是恶心,你都陷入进去了,陷入到了深层次的自我世界里,不能自拔。

而且,你会因为人生阅历的叠加,在【喜欢】上,经历更迭,所谓,你变了,变心了。

而一般,促使你【变心】的关键导火索,来自你经历的一些实实在在的困难、困惑、或者说挑战。

举个对比的例子。

我们现在学习《公司法》,和13、14年前,我在大二大三的法学院的课堂里面学习《公司法》,都是一样枯燥的。当时,我唯一的学习动力就是期末要考试,它是一门课,你不能挂掉。

但是,当我现在再来看《公司法》的时候,因为它跟我日常的工作息息相关,你能感受到一部法律,它是怎么样影响这一个社会当中的每一个个体的时候,尤其是当我也是这么一个个体的时候,我突然发现:

哇,这个事情虽然本质上还是枯燥的,但是,现在的我会主动去研究它,去看它。

我不需要别人给试卷了,也不需要老师催自己了,这个《公司法》,反正就是能读下去、学习下去、研究下去......

最后,再多说一些,【喜欢】。

我现在做的这些事《疫情下裸辞,我在客厅里开始了个体户创业,亲手毁了自己的精英律师梦》.....怎么讲呢,我也不能说,我现在喜欢我自己当下做的事,因为,有很多事情是你不得不做的。

大家用喜欢这个词,比如说,我喜欢吃好吃的,我喜欢玩......它都是一个太纯粹的感官上的描述,我很难用这种感官性的描述去讲我喜欢一个职业,或者事业。

或者再抽象一点,需要我们付出一定劳作的所有事情,都很难纯粹用【喜欢】二字去概括。

因为,这背后,都是需要你付出,这里面有很多你甚至没办法喜欢上的事情,但你不得不做。

不过,即便如此,我得做一些我不那么享受,乃至觉得有点”恶心“的事,但我还是能陷入进去。

也就是,身心灵界流行的那个说法,叫做心流。

伙伴们,你做哪些事,会有这种体验?可以告诉我~

其实,最后这里又可以聊到我们律师伙伴的定位选择问题。

去做一些符合当下时代趋势的,政策趋势的选择,这是我一直推荐大家去做的。

但是你除了看客观的这些因素之外,你还得看你自己的主观。

追所谓的热点,随所谓的钱所在的方向,而你忽略自己的主观拷问,你内心到底喜不喜欢,你擅不擅长,你会做不长久,也做不好。

因为你的动力太太太太太客观了、太外在了。做定位,客观和主观都要兼顾。

想做,是主观的喜欢;

能做,是客观/主观的擅长(先天的天赋是客观,后天的努力是主观);

可做,是客观的趋势。

三者交叉重叠,这样,你的定位才是立得住的。

姚俊倩CoCo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