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信念/童年的教诲

教育   2024-12-09 00:00   四川  




‍‍‍‍‍

年幼时,我们经历了很多事情以及很多来自父母、老师及其他身边人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教育,那时我们还很弱小,而成年人更强大(夜深人静的时候,你回忆一下你的童年,父母带给你的印象是不是非常强大,而自己却无比弱小)。就如同手机电脑有一些出场设置一样,孩童的出场设置之一就是他们会天然地认为父母是正确的,并且无意识地模仿——也许在意识层面,你会有不认同父母的部分,但是,真的,对于年幼的孩子,潜意识里,他们天然地认为父母老师及身边人都是正确的。因此,这些成年人的处世方法、观点、态度……就进入了孩子生命的深处,根植于其中,塑造了这个孩子。

当孩子逐渐长大成年,他会有一些固执的认为、坚持的观点和做法,别人很难撼动这一部分。当事人如果稍有意识,他也会发现很难改变自己的这一部分。

这部分是什么?其实就是他的信念,也可以说是他的童年所接受的教育。我们可以将这一部分称之为“童年信念”,或形象地称之为“童年的教诲”。

这一部分以及孩子所有的经历,都会进入到孩子的潜意识里,决定着这个孩子今生今世的所有遇见,也就是说,决定着他的命运。

当然,随着孩子的长大,有些事情是可以被记住的,但是,对一个人影响更深刻的东西,来自更久远的童年深处,是在生命的最初、最最初——这部分几乎都是被遗忘的,穷尽一生,都很难被发掘出来。

当然,一般人也意识不到这一部分的重要性,也不会去关注。


弟弟的信念

我的大弟弟小我6岁,我把他背到3岁多也就是我9岁8个半月时我才去上学的。有很多时候我都觉得他是我的孩子,毕竟,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前几年是在我的背上渡过的。

他简单纯粹朴实且胆小,这些特点都还好,因为无所谓好与不好。他有个致命的特点,其实是弱点,那就是孝顺。

最近在看《小巷人家》,里面的庄老师就是个好人、好老师,但他也有这个致命的弱点,以至家庭不和谐大家都不够幸福。他的弱点就是愚孝,网友称其“孝庄”。

一个成年人对没有智慧的母亲百依百顺,完全没有独立的思考,甚至眼中心中没有自己的小家,这样的男人就是愚孝。他满足不了母亲,也照顾不好妻子儿女,自己也会混乱不堪。嫁人不能嫁这样的人,而我弟弟就是这样的人。

现在的我意识到,也许我妈也没有让我弟弟离婚的想法,只是我妈不太喜欢我弟媳妇。但是,我弟弟因为我妈妈的不喜欢而离了婚。同时,也是因为我妈说如果给孩子抚养费肯定会被我弟媳妇拿去用,所以,不要给,攒着,等孩子成年再给。

事实上,我弟弟真没给,也没给攒,反正又不急。我想我妈也就是说说,他爱怎么做怎么做,可是,他偏偏能听进我妈说过的所有的话,而我妈也喜欢说。

自从离婚后就抑郁了,花钱又从来没有概念的,根本没有攒钱的能力,加上心理疾病,隔三岔五地工作,也隔三岔五地休息,经济上一直很困顿。

真实的生活现状是,谁又没抑郁过呢?只是一个人如果身上的担子有那么重,有些人真就自我调整自我承担了。一个抑郁的人如果能感觉到自己是被需要的自己是应该负责的而生活压力也不至于把人压得喘不过气来时,调整调整就继续在路上了。

但是我弟弟上不用养父母下不用养儿女,这种完全无价值感的状态我认为是更要命的。他终年40岁,早早离开了这个世界。而我妈白发人送黑发人,自那后听力急剧下降,也将痛苦转嫁到我爸身上,再也不见我爸,我们几个分别照顾父母。

有一个镜头在我记忆中特别清晰:

当时我弟弟在新疆工作,他是监理,全国各地修路。有一天晚上给我打电话抱怨,说我妈什么都管。他打电话时我在二楼,而我妈住在我的楼下。我对我弟弟说,妈就在我的楼下,她都不管我,而你在新疆那么远的地方,他怎么管你呢?

我弟弟说我妈每天给他打电话,吃什么用什么和谁在一起都要问。我就告诉他你别接妈的电话,不理她不就行了?!他说不行,那多不孝顺啊!

当时我给设计了几个平日里经常会出现的场景,让他不要配合我妈,不要事事汇报。他只说一句话:不行啊,那多不孝顺啊!

最终,我弟弟死于孝顺。我妈永远都不知道这一场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她的绑架她对儿子的哭闹威胁。女人的眼泪会淹死人,特别是妈妈的眼泪可能会淹死儿子。

其实我妈也是这样教育我的,但在我这里不起作用。我深深地知道,我们都是独立的人,我们活着的是我们的人生,不可以被父母的爱绑架。


  

在我还是儿童和少年的时代家家都很穷,但我家尤其穷,孩子多本身就是原因,加上父母也只能算是最底层的郊区农民。

初中时我们家就开始做小生意,在农贸市场。

我会听我父母讲,也会在学习之余到市场上去看他们做生意。那时最怕的是工商和税务的工作人员,他们都是穿着制服的,很有权力。走到哪个摊位上,摊主都会低三下四点头哈腰的。他们如果来买东西,那是摊主的幸运,虽然不敢太明着干,那也是会尽量不要钱或只要一点点做个样子。

每当年啊节啊来到的时候,我爸爸就会给他们送礼。别以为送礼很容易,人家收才算是送高兴了。

所以,那时,只要包装象点儿样的东西我们都不会自用,都要送给工商税务的。

在我们那里,我们家辈份大,所以有人会给送点儿礼物,或者我姐订婚婆家要送四盒礼,这些都不会自己用的,都要拿来“孝敬”那帮子人。

大学毕业上班后,第一个节日就发了一床空调被。在那个年代没有什么精美的包装,那床薄薄的被子被折得方方正正的,装在一个有一定厚度和暗扣的透时袋子里,其实已经是很好的包装了。

在我拿到手上后就一直琢磨着送给谁。潜意识里,如此包装完好的东西是应该送给别人,自己是没有资格享用的。说到底,就是不配。

有觉察的意识非常了不起,那时我并没有刻意练习,但我有一定的觉察能力。

当时我就意识到,我已经大学毕业了,我现在是老师了,我凭什么不能享用?!我干嘛要把它送给别人?!

所以,我违背了我内心里最初的无意识的愿望,当时就拆掉,自己享用。

小小的一件事情,但是,是一次挑战,是一次觉醒。我认为我很了不起。

事实上,如今我在这方面都没有做到百分百,不算是绝对的自然而然,但是,这一部分已经不会成为我成长路上的障碍了。

我认为我需要在一次又一次地这样的挑战中给自己以积极的暗示,那就是我值得,我配,这是一段确认自己爱上自己的旅程,我仍在路上,只是已经无限地接近终点了。


我们很穷

99年底老代离家到区县下面的农村工作,年薪5万。那时我们住在重庆的江北和渝北的交界处,我们附近的房价每平米在七八百到一千元。当时我买的是单位的福利房,大概108平米,总价是53200元。

不论房子大小,当时老代一年的收入就够买一幢房子的,无论如何当时我们都应该算是高收入人群了。

但是,不,不是,我们过着的就是没有收入甚至还借钱花时的那样的穷日子,穷得没多大分别,甚至不敢进商场,如果去超市时经过商场的一楼还担心被营业员推销。当时竟然傻傻地不知道自己是消费得起商场的商品的。

哪里来的“我天生是穷人”的观点的?

是童年的生活童年来自父母的教育,是那一切告诉我,我们是穷人家的孩子,我们是穷人。

然而,事实上,我已经不是农民了,我大学毕业了,我家收入已经相当高了——可自己对此并没有意识。

其实,用热水洗碗洗菜也是近八九年的事,之前一直用冷水的,有油的碗第一次洗时才用热水,二遍三遍都是用冷水。冬天洗菜时把手冰得通红,完全都僵了。在卫生间里,巴不得接一盆水可以洗脸洗脚洗衣服……直到水被用得不能再用。

近八九年,我非常有意识地“扭转”我所有的信念,一个一个地清晰那样坚持是对的吗?是合适的吗?是有益于我的健康与幸福的吗?有必要吗……不合适就改。

如今,在日常生活上我和老代都不浪费,但也不影响我们过舒适的有利于健康的生活。特别是我,现在能够很大方地使用物品、材料,我甚至还经常放水泡澡,不再把泡澡水留几天准备洗衣服用甚至都有味道了,我现在洗完就直接放掉,没有半点纠结。

这是由穷人思维向富人思维的转变,这是观点和意识的转变,这是在打破我的童年信念,颠覆我童年时接受到的相关的教育。


性不是坏东西

说一下很多人都坚守的一个童年信念,那就是关于性的观点、态度。

从小到大,父母并没有刻意地给我们输入关于性的观点,但是,从他们的日常表现、聊天上我们就被深刻地教育了:性不是好东西,性是肮脏的东西,不能谈论性,甚至不能拥有性。特别离谱的是,竟然许许多多文凭很高的女人真的不知道性是人类正常的生理需求,无论男人还是女人,你可以享受性,这不是男人的专属需要,你不必为了满足男人才去做,你甚至也可以主动要求……

真的有很多女人在两夫妻不愉快时还拿这事来惩罚对方——这背后的语言是什么?在性活动中你不快乐吗?对方没有愉悦你吗?你难道就不需要吗?你只是单纯地满足了对方吗?没有共同的“奋斗”能拥有真正令人放松的愉悦吗?

记得小时候看我妈怀孕了都要遮要挡的,怕别人看到了感觉很丢人。那时如果有人谈恋爱走近一点,左邻右舍得人就会说那女人不要脸,初中时有电视了,电视上男女拥抱亲吻人时大人就让孩子捂上脸不让看,还“呸呸呸”……

第一次来月经时不敢说不好意思说,跟着妈妈屁股后一整天,多少次要说出口了又憋了回去,到了晚上天黑了再不说不行了,一用力说了出来,妈妈给钱去买“手纸”,那时没有卫生巾。冲到小卖部时是一个老头儿在看店,人都崩溃了……

小时如果问父母自己是从哪里来的,那一定是一顿劈头盖脸,父母认为孩子不学好才问这样的问题,而我们一直好奇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我的出生传说中有两种说法:一是从河套(小溪)拣来的;二是说从上坎的老陈家抱来的。

我们哪里来的价值感?跟垃圾差不多。

我心爱的二姑娘小时候我妈妈竟然告诉她是从垃圾桶里拣出来的,二姑娘不干,说她是妈妈从超市买来的。不,不,不,我心爱的二姑娘是我的天使,她是她的保护天使把她从天上送到人间送到我的手上来的,她小时候每天晚上我都要亲她,给她梳漂亮的辫子,因为熟睡的夜里她的天使会来看她,我担心她的天使以为我没照顾好她把她带走,我一定要让她的天使看到我是多么地爱她……

孩子有有灵性的生灵,他们不是垃圾,不是从河边拣来的,他们是独立有灵魂的天使。


家中有女不如男

这时代优秀的女人特别多,但她们不容易幸福。

这不幸福的根本原因是在她的信念里女孩不重要——这是童年时很多父母及亲人给到的。直到如今这样开放的年代,女人占据半边天甚至大半边天的时代,竟然还有人执着于要男孩。

那些重男轻女家庭里的女孩可能会耗尽一生向父母向世人证明她是女孩,但是她不比男孩差。特别是在两性关系里,很多女人太要强,要强得没有了女性的特质。

你为什么如此要强?是你的童年信念决定的!你的童年受到的教育就是女孩不如男孩,这可能会危及到你的存在,所以你在证明,你甚至倾尽一生都在证明,你不比男孩差。

你的证明让你远离了当下远离了本该幸福的生活。

真正的强大不需要证明。当你让这一信念从冰山底下浮出水面,扩大了你的意识版图,它将不再掌控你的生活,你无须证明什么,你做你自己就好了。当一个人能全然地做自己活在当下的时候,他能量最足。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很多男人有这样的童年信念:他们认为做家务带孩子就是女人的事——他们对这一观点坚信不疑。但是,那是在男主外女主内的时代。而如今很多女人的收入比男人还高,为什么男人只是上个班,而女人既要上班还要照顾孩子照顾家呢?

当然,我认为,男人有这样的童年信念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女人不要有。如果你选择了进入婚姻,你就要带着这样的男人做事情,不要单纯地嫌弃他、推远他,暂时的省事儿不会换来长久的幸福以及对方的感恩之心。我们在付出中与家庭与孩子建立连接,没有付出的地方不重要,对于一个家庭的建设来说,男女双方都要为之付出才行。


稳定带来安全感?

我们中国人对稳定工作和稳定收入的追求非常执着——须知这也是我们童年信念的一部分。我们的父辈祖辈生活在农业社会,并且上了点儿年纪的人都经历过动荡,我们穷怕了饿怕了,所以,希望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能稳定地有饭吃,手中有粮,心中才不慌。

所以大家执着于攒钱攒房,执着于鸡肋一般的稳定工作,上着班抱怨着甚至咒骂着,如此拉扯的生活带来的焦虑甚至可能已经发展到了疾病却不自知。

这个时代很开放很多元,可以说我们中国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大家不必再担心吃饭问题。在物质丰富的年代里,如何让身心更健康?人们应该向内看,去发现那些让自己充满热爱与激情的事情,然后去做。而不是单纯地追求那种所谓的稳定。

一般人追求的稳定带没带来安全感不确定,带来焦虑与痛苦甚至疾病倒是很确定。


上了大学就好了


在中国古代,考试是普通老百姓改变命运向上走的唯一出路。

考上大学才叫有出息,没上大学就没有人生出路。

在改革开放前,甚至也包括开放后,对于农民家庭出身的孩子,考大学也差不多是唯一的改变命运向上走的唯一出路。然而,近二三十年来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活跃起来,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可以用各种可能的方式获得收入养家糊口,考大学是其中之一。

时代已经千变万化,很多人的思想却始终停留在过去。我们的不在当下让我们无法过上有觉知的生活,更何谈幸福?

考上大学不一定就好了,没考上大家也不一定就不好。

童年信念/童年的教诲


罗素讲罪恶感时讲到,

这里的问题和我们在前面章节碰到的问题一样,就是要强迫我们的无意识去注意那些控制着我们的意识的合理信念。人务必不能被情绪左右,一会儿相信这个,一会儿相信那个。当人由于疲劳、疾病、饮酒或其他一些原因而变得意识薄弱时,罪恶感就尤其强烈。人在这些时候的感觉(除非是醉酒引起的)会被看作是更高层次的自我启示。“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但若因此认为人在虚弱时比强健时更清醒,那就错了。

人在虚弱时很难抗拒童年得到的教诲,但这无论如何不能说明,它们就比机能健全的成年人的信念更合理。相反,人在精力充沛时运用自己全部理智获得的那些信念,应该成为他永远坚守的准则。使用正确的方法,我们就能克服无意识中的那些童年暗示,甚至可以改变无意识的内容。每当你开始为某一行为而自责,理智却告诉你它并不邪恶,你就应该检查自责产生的原因,使自己懂得其中的荒唐所在。让你的有意识的信念鲜明而突出,让它们在你的无意识里留下深刻印象以对抗母亲或保姆在你童年时制造的那些印象。不要甘于时而理性时而非理性地游移,细细审视那些不合理的信念,决不向它屈服,不要让它控制你。每当它把愚昧的思想或情感投入你的意识时,就把这一切连根拔起,审视它,拒绝它。不要让自己总是摇摆不定于理性与童年的愚昧之间,不要害怕自己不再敬畏那些控制了你的童年的记忆。它们在你面前曾经显得智慧而强大,因为那时你还弱小、蒙昧;现在,你不再弱小也不再蒙昧,你应该做的是检视它们的貌似强大和智慧,判断它们是否值得你尊崇,而迫于习惯的力量你一直在对它们表示尊崇。严肃地问问自己,年轻人接受的传统道德教育是否使这世界变得更好了。认真想想,一个世俗的道德楷模包含多少彻头彻尾的荒谬,再反思一下,在假想的道德危险被匪夷所思的愚昧严防死守时,一个成年人所面临的真正的道德危险却几乎未被提及。普通人真正有害行为的动机究竟是什么?商业中那些不违法的狡诈,对员工的粗暴,对妻儿的冷酷,对对手的无情,以及政治冲突中的残忍--这才是那些可尊敬的和被尊敬的公民常有的罪恶行径。通过这些恶行,一个人在他周围播下了痛苦,促成人类文明的


以上2段文字全部来自于罗素,我喜欢这样完整的转述。虽然我本文要表达的内容和罗素要表达的并不能完全契合,但我仍喜欢这样引用。

我们之所以是今天这样的人,我们无意识没有思考地坚持着一些什么或反对着什么,都与我们童年时父母及其他身边人有意或无意识地给予我们的教诲相关,这些观点、思想塑形了我们,成为我们坚持一生的信念,如果你离开了学校及家庭教育之后,没有开启自我成长的话。

我永远记得我妈妈39岁那一年的某一天的某一刻,她漂亮、强大,我非常弱小,我需要依赖她才能生存下去。

然而,时光流转,如今我是一个成年人,我真的不再觉得父母有多么强大,身材上没有,能量上也没有——我对此深深思考过,过去我觉得他们强大是因为我太弱小,仅此而已。

因为曾经那样的弱小,因为与生俱来的对成人的信任,我们无意识地相信他们所言所行的一切,并将其内化。

所谓的自我成长,就是可以重新审视我们内在外在的种种模式,我们所坚持的观点及奉行的准则,看看哪一些是我们终其一生都应该坚持的,又有哪一些是我们应该放弃的,或者重新做出调整和平衡。

如果我弟弟能如我一样去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去重建彼此的关系,那么,想必他现在还行走在这人世间,体味着酸甜苦辣,我妈会因为他而人生圆满。


此文6700多个字,纯粹的是我的女性课程第12节内容,也就是今天的课程内容。我从未在我的平台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分享过这一观点,因为录音女性课程而激动不已,所以专门分两次写此文,分享给我所有走过路过的粉丝,愿你们能从中有所启发。

最后,可以自回答一下这一问题,可以留言,可以回答给自己:

你有哪些童年信念,哪些是仍符合人性和这个时代的生活的,哪性又是给你带来障碍影响你当下及未来的幸福的?


阳光三月 2024年12月4日

END



阳光三月 | 相关书籍


分享一本书:对得起自己所受的痛苦






阳光三月 | 女性课程


女性课程是我个人成长及带领学员增长的经验集合,非常具有实践性,能把你过往学来的知识,特别是那些观点,帮助你落地。

女性课程链接:活出女性的力量,养安全感充足的小孩@阳光三月NO.7女性课程开始招募啦……

海报:

阳光三月
爱花爱猫爱诗爱自由爱远方!似乎从未长大,但红尘中飘忽人生竟已过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