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最近一直在出差,上周刚去江西景德镇参加了一个以背提和研学为主题的国际教育行业论坛。除了跟华东各国际学校负责人和升学指导交流,听取了解了他们在海外升学方面的申请趋势,我也以海外英国大学校方的身份做了发言,主要聊了聊现在市面上玲琅满目的各种背提和研学项目对于我们招生环节来说究竟有多大价值。我做英国大学招生官到今年已经是第十年了,每年都要跑非常多的学校和城市,与申请的学生和家长做咨询。
除了大学的常规市场宣传,我也会参与学校招生的面试工作,今天我将就「海外大学在招生中看重什么样的学生素质品质」展开,和大家分享一些我个人的观察和看法。
海外大学之所以近些年如此看重除标化以外的成绩,根本原因之一就是供需关系无法平衡。
当申请者数量超出学校所能提供的学位数量时,单纯用分数线或者标化成绩无法进行有效的排除和筛选,中国学生实在太能卷了!
给大家举个例子:一所QS排名前一百的英国院校,在过去一年的申请中收到了全球将近5万封申请,远远超过了他们全校的学生人数总和。根据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的数据分析显示:中国近80%的学生都在争抢20%的QS前100和Russell Group大学的名额,剩下20%的学生被英国80%的院校争抢。这种国际招生市场上的80/20现象,无论对于学生还是学校来说,竞争都是十分激烈残酷的。所以当顶尖的教育资源稀缺,而申请数量暴增时,大学势必要采取一些其他衡量评估手段,确保他们招到想要的学生。(当然今年美国学校又纷纷表明对于标化的重视度,SAT或将全面回归)那么海外大学招生如何评估背景提升项目对录取的价值,这个也是由不同国家、教育体系、理念文化和学校层次类型决定的。狭义上看,单纯在招生录取这个环节上,英国和澳洲等英联邦院校,除了顶尖的牛剑等G5院校,对于学生的课外实践和经历看得没有美国大学那么重。这也是英国整体高等教育的培养方向和考核标准,区别于美本有些“玄学”,和“立人设”的招生方式,英国会更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和基础。即便是牛剑,在面试环节也包含了相当多对于学生学术能力的挖掘和拓展问题。在大学的专业设置上,除了部分院校有双学位或者博雅通识学位的设置,大多数还是有非常细分和精准的学科专业方向。大学会因为学生的硬性学术指标达不到、或者PS写得不合格而直接发拒信,有时候甚至可能差0.2分都会拒掉。在A-level阶段,大考门数和预估分数水平相当的情况下,会下沉到IG阶段,回溯他们初中阶段的均分水平。(对于体制内转轨到国际赛道的学生来说某种程度就有些障碍,因为无法真实衡量评估和换算他们的成绩,没有课程体系或者feeder school备书)
但是,如果学生有其他优异的实习经历、活动经历、工作背景经验让他特别出众,院校也会进行个案评估,通常在5%的分数空间内进行考量和破格录取,今年春季英国某名校放出的降分政策也引起了行业市场哗然,压力给到了其他大学。所以虽说活动和背景提升不见得是申请英国院校的刚需,但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还是可以帮学生进行区分和加持,尤其是跨专业申请的情况下更是如此。UCAS Report 2023那么对于学生个人来说,尤其是在本科9、10年级以后要进行的本科专业和学科探索,参加一些实地的研学探校、科研或者拓展类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如果学生能够有一些机会提前来到海外,到未来心仪的学校走走,和学校的教授老师近距离沟通,和学校的学长学姐聊聊将来某个专业到底在学什么,就读体验如何,感受一下未来要度过四年大学时光的国家和当地城市的生活环境。这种实地考察和访校是我个人非常推荐的,避免了留学留出拆盲盒般的“惊喜”甚至“惊吓”。HESA2023年数据那么对于一些顶级名校的申请准备,参加一些高阶的竞赛或者科研课题项目,也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探索自己是否真的对所报读学科有强烈的兴趣和commitment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去年的一个留学界的新闻相信大家也看到了,一位SAT趋近满分的美国亚裔考生被美国六大名校集体拒之门外,这也给一味卷标化的学生和家长泼了一盆冷水。
当然这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政策原因,这里暂且不表,但也传递出英美顶级名校的一个基本信号:院校招收的并不是考试机器,更不是「国际版的小镇做题家」。但是目前孩子们的申请竞赛雷同、奖项雷同、甚至做的志愿工作都雷同,都是被流水线精心雕琢打磨出的模板,完全看不出孩子的个性长板和真实面目。颇有点现在明星爆改的意思招生官更看重的是学生未来走进大学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他们的学术潜力和“续航能力”。站在学校的角度上来说,大学是学生已经成人,即将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保温箱和孵化器,大学思考的是要如何挑选合适的人才,培养出下一代的全球公民。听起来有点虚,但这确实是每个高校的发展战略和愿景,大家写文书之前可以仔细去看看每个学校的mission statment和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想办法跟自己产生一些有机关联。就像不能用QS排名来武断地判断一个大学的好坏一样,大学也无法单从标化成绩上判断出一个学生的真实性格、表达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抗挫能力、应变能力等软实力。有的学生纸面上很完美,一见面聊天就“露馅儿”了,有时甚至会找一个“嘴替”来代表他们进行沟通翻译,很让人怀疑其申请材料的真实性。所以在评估广义的背景提升的价值上,无论是英美澳加院校,其实都希望采用一种holistic review的形式来全面综合评估和录取每个申请者。以艺术设计类专业为例,在盘点分析大学给出拒信的几大理由中,除了英语能力水平和对课程的了解认知不够外,关键在于学生没有闪光点,作品集和个人陈述高度同质化,无法stand out。人对于想听一个好故事的需求是与生俱来的,其实整体对于申请者的审核也类似于艺术作品集的审核需求。我们也需要学生讲好一个故事,有「起承转合」几个部分,其中最看重的是action部分:你到底做了哪些实际调研工作,遇到了哪些困难从而化解,有哪些反思,最后落脚点在于你的设计究竟有什么实际价值和作用——世界因你的设计而有何不同?仔细拆解院校的招生要求其实可以看出,每个大学的招生要求并不神秘莫测,也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学生把握住以上几点,做好前期调研和功课,把自身的实力基础打扎实,就能做到在申请季有的放矢。申请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和院校的双向了解和选择、是一种双向奔赴。不同国家的不同学校和专业都有不同的画风,有不一样的学生群体画像,关键是如何更高效地找到自己的best fit。招生官和录取部做的就是在学生递交上来的各种材料证据里企图还原拼贴出一个立体的人,了解每个孩子申请的动机和对所学专业的热情,想知道:3)以及大学作为一个教育服务提供者,能为你的梦想做些什么?我每年也参与一部分艺术设计专业的面试环节,会看很多学生的作品集,对于我们招生官来说,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了解年轻一代人想法的机会。孩子们的作品和创意天马行空,我也学习到了很多,主题很多元:国潮,赛博算命,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女性主义的觉醒,气候问题……让我们也能感受到新的有理想和有抱负的一代人在成长起来,感受到他们身上蓬勃涌动的生命和青春的力量。 从以往的申请案例来看,那些真正出彩和打动人的故事都是非常独特而不可复制的,只要有真实的梦想和内驱力作为基础,十几岁的孩子也能迸发出巨大的能量。之前听一个深国交申请到牛津的理科学生分享说:一味地罗列竞赛奖项很low,关键是在文书中说明你的思考,每一个赛事背后的意义和收获。还有一个万科梅沙被圣马丁时尚男装专业录取的学生说自己的作品和项目是在拿到了offer之后还要继续进行的,他关心的只是自己的项目,而不是一纸大学通知书。这些都是学习探索的副产品。 (btw圣马丁这个专业每年在大陆的录取率仅为1-2名)而且要跟大家强调的一点是,虽然我们着眼于这些宏大的议题,但并不鼓励学生脱离实际,去做一些非常昂贵悬浮和作秀般的背提项目。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要去非洲喂大象、去南极救企鹅,可以从身边非常小的事情做起,长期不懈地坚持下来。比如在今年的艺术设计专业面试中,有个学生的选题也很感人:是为没时间吃饭的货车司机设计一个车上的便携烹饪设备,让他们在赶路赶时间的时候能吃上一口热饭。他意识到,我们现代社会享受到的由高效物流带来的巨大便利,其实是以牺牲另一群人的基本权利为代价的。我们下单后能隔天收快递的时间,都是这些大车司机没日没夜、不吃不喝在高速上省出来的。(真实版的“你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负重前行”)他去广深的高速服务区和加油站做田野调查,深入访谈了几十个卡车司机和卡嫂,了解了他们的需求以后做了一款让人体面地吃上饭的炊具设备。这样的工业和产品设计就非常有意义和接地气,以人为本,也体现了学生对于社会和身边环境和人的关注程度。虽然没有特别高大上,但也特别打动我。就像脱口秀演员李诞也在奇葩说中展开的“救猫还是救画”的讨论,当大火要烧掉蒙娜丽莎和小猫时,远处的哭声和近处的哭声同时响起,你会怎么选择?这是一个价值观问题。真正以兴趣为热爱的学习,是不单纯以升学为孤立目标和参照物的。即便学生进入大学,大学依然会提供各式的实践和校企实训项目资源帮助学生接触社会,和未来的专业领域,让学生们增长视野和丰富经验。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启发,在于从业者们如何帮助学生探索自己的学术热情,找到人生目标和方向,帮助他们在达到学业目标时,仍然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体察和觉知,有责任感,同时自身又有幸福感的人。无论何时都不要忘了:人生不是疯卷标化的轨道,而是多元发展的旷野。P.S. 还有一些更具体的学生案例和内部信息有机会跟大家在群里分享,具体说说如何写一篇好文书。另外这次还是第一次来千年瓷都景德镇,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很细致地逛了当地的几个博物馆,很好逛,非常适合带娃来,下次有计划再写写当地的见闻。蒙古族,毕业于英国华威大学,旅英工作生活十余年,英国Top10大学国际招生官,跨界媒体人。现定居广州,家有六岁女孩。日常分享大湾区广佛深K12国际化学校、国际教育及海外留学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