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学期初,2022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中朝、中韩双语播音主持方向)专业的同学们带着对语言艺术的热爱和对国际交流的渴望,开始了他们的留学之旅。在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征途上,同学们完成了第一学期的学习和实践工作。在韩国中央大学,他们不仅学习到了专业的播音知识,锻炼了跨文化交际能力,更深入了解了两国文化,为未来成为中韩交流的桥梁打下了坚实基础。
专业讲座
外文节目发展及广播制作指导
——首尔传媒财团外文广播TBS eFM PD(制作人)韩稻润、刘在恩
5月7日,同学们聆听了来自首尔传媒财团外文广播TBS eFM(前 首尔交通广播)广播制作本部的韩稻润PD和刘在恩PD以《外文广播节目创作》为主题的讲座,为同学们在TBS的个人节目策划打下基础。
刘在恩PD首先为同学们介绍了韩国外语广播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她任职的TBS外文广播的运营历史。TBS外文广播目前有英语、中文(每天播送4小时)、越南语三种外语,同学们作为节目主持人和撰稿人参与制作的节目《首尔,我来了》在工作日晚上九点到十点播放,十一点重播。刘在恩PD说,TBS eFM作为向在韩外国人播送紧急通知的广播媒介,承担了跨文化交际的“窗口”职责。刘在恩PD还特别强调了TBS eFM在宣传韩国的日常生活与文化,以及促进民间外交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刘在恩PD介绍韩国外语广播发展历程
韩稻润PD以《在韩华语广播节目策划与撰稿》为主题,为同学们进行了讲解,希望同学们发挥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尽善尽美地完成本次创作任务。韩稻润PD向同学们说明了节目播送的立场、方式。为了方便同学们的理解,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将节目制作的全流程分为了读、写、听、说四个部分,并详细介绍了各部分的具体操作方式。讲座中,韩稻润PD带领同学们进行了“看新闻提取信息”“补充新闻信息”等练习。
韩稻润PD《在韩华语广播节目策划与撰稿》
主题分享
中韩关系的健康发展以及舆论媒体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新华社首尔分社首席记者 陆睿
5月30日下午,同学们聆听了新华社驻韩国首席记者陆睿老师以《中韩关系的健康发展以及舆论媒体在其中发挥的作用(중한관계의 건전한 발전과 언론의 역할)》为主题的讲座。
陆睿记者2013年进入媒体行业工作,2023年起任新华社驻韩国首席记者(Seoul Bureau Chief)。作为一名资深“半岛记者”,他精通英、韩两种外语,在新华社平壤分社也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陆睿记者向同学们分享他的工作学习经历
陆睿记者以亲身参与报道的重大国际事件为例,和同学们分享了许多在媒体实践中观察到的细节。陆睿记者也从实践的角度和大家分享了新华社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对于新闻时效性的要求和稿件行文的标准。交叉核校、稿件诵读等核查流程让同学们更直观地感受到从事新闻行业需要的准确性。在后续的问答环节中,陆睿记者详细分析了不同媒体机构视角下新闻时效性的标准。
随后,陆睿记者介绍了新华社首尔分社大致的工作内容。他提及了新华社首尔分社在报道内容选择、韩国专线新闻编译方式等具体工作流程上与其他同类型媒体存在的差异与联系。同时,他以新华社近年来着力打造的栏目GLOBALink和日常发布的短消息播报为例,启发同学们思考通讯社在新媒体环境下做出的调整。
陆睿记者向同学们分享优质新闻报道
陆睿记者结合同学们的媒体实践情况,分享了新华社对大熊猫“福宝”回国后续报道的计划,阐述了新华社作为官方媒体在中韩两国交往中承担的增进了解、传递好感的责任和使命。对于一部分曾参与到大熊猫“福宝”回国直播工作中的同学们来说,对这一点有更强烈的认同。
陆睿记者向同学们强调了当今中韩关系背景下,媒体发挥积极作用、促进中韩民心相通的重要性。他也向在座同学给出专业方面的建议:希望大家能够在编辑报道时注意观点的平衡,在面对多方消息源时拥有自己甄别判断的能力。
陆睿记者(前排中)与同学们合影
外国记者眼中的韩国媒体
——韩国联合通讯社(연합뉴스)中文部记者 李政芸
6月6日下午,同学们聆听了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朝鲜语专业优秀毕业生、韩国联合通讯社中文部李政芸以《外国记者眼中的韩国媒体(외국기자,한국 언론을 말하다)》为主题的讲座。李政芸记者自2015年起在韩国最大的新闻信息采集网络——韩联社工作。韩联社是韩国最大的通讯社,追求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努力成为韩国传媒的“方向舵”,为正确引导舆论做出贡献。
李政芸记者向同学们分享了中文记者在韩国的角色与职责。中文记者主要承担新闻采写的工作,包括撰写新闻报道与特写,撰写新闻评论,参与新闻发布会,现场采访和报道突发事件等。韩国国内政治新闻与经济政策,韩国国内的市场动态,半岛局势,中韩关系和涉及中国的内容等重要事件是中文记者的报道重点。李政芸记者以近期朝韩关系的热点事件为例,带领同学们进行了新闻编译的练习。
韩联社李政芸记者和同学们交流
李政芸记者也分享了她在工作中遇到的挑战。新媒体的发展让新闻传播的方式不断改变,新闻传播的过程和效果也呈现出碎片化的趋势。过去新闻传播的“内容为王”受到冲击和动摇,技术、渠道、和流量成为当今时代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AI的发展深刻影响着新闻行业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成为了语言相关专业的同学所面临的新的机遇与挑战。
讲座后,李政芸记者解答了同学们关心的许多问题,肯定了同学们现阶段制作的国际传播视频作品。
李政芸记者(后排左三)和同学们合影
校外实践
首尔传媒财团TBS eFM
在完成一个多月的广播节目直播、录播后,9位同学从5月初起同时开始策划《首尔,我来了!》暑假特别版,即个人节目的创作。两位PD老师的讲座高屋建瓴,为同学们提供了方法论意义的指导。同学们结合个人爱好与节目特色,邀请中韩两国的好友作为嘉宾加入节目,深挖留学生活、旅行体验、舞台艺术等领域,在日常节目程式的基础上创新,创作出风格鲜明的特别节目。经历了策划、撰稿、修改等前期准备工作后,同学们在5月25日分别完成了超过4万字的节目稿件录制。
在TBS参与媒体实践的9名同学
《首尔,我来了!》暑假特别版已经于6月3日播出第一期,正式与海内外听众见面。节目在每周一至周五首尔时间晚9点(北京时间晚8点)连续播出至8月初,陪伴各位听众度过暑假时光。
5月30日,《首尔,我来了!》节目的最后一期直播中,9名同学担任节目主持人集体出镜,通过多样的才艺展示和有趣的话题讨论为系列节目的常规环节画上圆满的句号。
5月30日《首尔,我来了!》
节目直播的9位主持人
同学们在TBS演播厅
和两位PD老师(前排中间)合影
人民网(韩国)
在人民网实践的同学定期完成YouTube、抖音等线上节目的制作,假期期间也进行了节目录音和剪辑的安排,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这一个学期的实践也让同学们有了很多收获与感悟。在参与线上节目制作的过程中,同学们切身体验到了如何策划和制作节目,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这个过程不仅让同学们掌握了节目制作的基本技能,更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同学们参与运营的抖音账号内容
在参与媒体实践的过程中,同学们感受到了老师前辈们的热情和严谨。在共同努力完成工作时,同学们互相的帮助与交流使得大家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迎刃而解。
同学们参与运营的油管账号发布的最新内容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驻首尔记者站
5月26日至27日,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韩国首尔举行。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驻首尔记者站参与媒体实践的4名同学前往新罗酒店,负责拍摄国务院总理李强车队进入酒店的画面。
来到新罗酒店完成拍摄工作的同学们
新罗酒店门口前来欢迎总理的在韩中国人
6月以来,在总台首尔站参与媒体实践的6名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策划韩语谈话节目《畅聊人生(인생땡!)》집并作为主持人参与拍摄。节目采取You Quiz的形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和嘉宾畅聊有趣的人生经历。
인생땡!집(畅聊人生)节目标识
节目第一期邀请的嘉宾是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外交官张嘉凡老师,由中央大学马国振教授和陈天一同学担任主持人。节目带着观众深入了解了中国外交官在韩国的主要工作和日常生活。张老师充满真知灼见的谈吐,多才多艺的个人风格带领观众朋友们领略了外交官的魅力。
张嘉凡外交官(左)、马国振教授(右)
与陈天一同学合影
节目第二期邀请的嘉宾是在韩中文讲师金君老师,由马国振教授和潘钰璇同学担任主持人。节目深入探讨了金君老师作为中文讲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包括中文在韩国的受欢迎程度、韩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感兴趣程度等等,同时也提到了很多中国与韩国之间的文化差异。
金君老师(右)、马国振教授(左)
与潘钰璇同学合影
节目第三期邀请的嘉宾是拥有6万粉丝的YouTube主播赵思维,由马国振教授和卢亦婷同学担任主持人。赵思维学姐讲述了自己的媒体编导和在自媒体行业的从业经历。作为曾在中、韩、美三国生活的年轻人,她以自己的跨国婚姻为切入点提及了中韩两国年轻人相处的方式,也分享了一些跨文化交际的心得和体会。
赵思维(右)、马国振教授(左)
与卢亦婷同学合影
节目第四期邀请的嘉宾是人民网(韩国)记者李帆老师,由马国振教授和杨展业同学担任主持人。李帆记者分享了作为记者在韩国工作的经历和感受以及很多印象深刻的报道,比如福宝回国的相关报道,也和我们分享了作为一个媒体人在中韩交流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在两国文化交流上自己的见解。
李帆记者(右)、马国振教授(中)
与杨展业同学合影
节目第五期邀请的嘉宾是中韩双语主持人金廷恩老师,由马国振教授和彭智淇同学担任主持人。老师首先分享了自己在学生时代从初中到研究生学习中文和来到中国留学的丰富经历,讲述了自己深爱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分享了自己作为中韩双语主持人和国内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经历以及在这期间的所学所得和感受到的文化差异。
金廷恩老师(中)、马国振教授(左)
和彭智淇同学合影
节目第六期邀请的嘉宾是中韩影视翻译郑美暎老师,由马国振教授和孙博同学担任主持人。郑老师分享了影视翻译从业者翻译中文电影作品的体会,同时讲述了中韩两国一些有趣的文化差异。本次采访让曾经参与过“中传译制奖”比赛的同学们受益匪浅。此外,郑老师有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发布内容、运营账号的经验,她“斜杠青年”式的工作方式让同学们看到了一种未来的可能性。
郑美暎老师(中)、马国振教授(左)
和孙博同学合影
期待인생땡!집(畅聊人生)节目中知识与创意的碰撞能够吸引更多海外受众,为中韩两国的民间交往注入积极的力量。
인생땡!집(畅聊人生)前四期视频作品画面
KBS(韩国广播公司)
马晓白、石景孺两位同学仍在韩国KBS实习。他们参与录制了KBS国际广播电台中文广播节目——《韩流冲击波》。
马晓白同学在韩国广播公司参与节目录制
除此之外,两位同学参与策划KBS国际广播电台新媒体制作方面的项目,学习了如何运营官方微博,并将所学付诸实践
除此之外,两位同学参与了KBS国际广播电台新媒体制作方面的策划项目,学习了如何运营官方微博,并将所学付诸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同学们参与实践工作的韩国广播公司
一年未至,半年已满。回首过去一学期的学习和生活,2022级中韩双语播音专业的同学们收获了知识、技能与友谊。他们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实践,不仅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也增进了对两国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展望未来,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继续在中韩交流的舞台上发光发热,为推动两国的友好交往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共同期待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文字丨陈天一 袁艺伦 马晓白 彭智淇
图片丨2022级中韩双播
美工 | 何周烨 责编丨黄雨茜
主编 | 陈莉娜 编审丨刘 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