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感动式”鸡娃:钱没了,娃也“烂尾”了

企业   2024-10-31 21:34   北京  

前段时间网上流行一个新词,“烂尾娃”,主要是指父母在孩子教育上投入了大量资源,包括时间、精力和金钱,希望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最终发现效果并不理想,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就像是“鸡娃工程”烂尾了 。

很多家长都想不明白,自己花了大把的时间、精力、银子培养孩子,咋就能烂尾了?
其实烂尾娃不是烂在结尾,而是开始。“烂尾娃”的大量出现,是时代对盲目鸡娃的残酷惩罚。

有人调侃:中产父母主要教育靠两个字,一个是“砸”,一个是“刷”。

有数据显示中国家庭0-17岁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53.8万元,其中教育支出占比高达34%。

奥数班、口才班、演讲班......只要你想鸡娃,总有花不完的钱。
“月薪三万,依然养不起孩子”一度成了很多北上广家庭的真实写照。

时间、金钱和精力一顿输出,最后换来个“资质平平、能力一般”的娃已经很让人心痛了,但,更让人心痛的是:砸钱,砸补习班,砸学区房,砸出有心理问题的娃,然后整个家庭面临崩溃。

“鸡娃”是一个高目标、高投入、长时段的长期工程。

有的父母在鸡娃之初,雄心勃勃,使出“笨鸟先飞”大法,当然他们也确实收获了阶段性成功:

√ 幼儿园阶段学习英语、识字、拼音、数学的孩子,往往比其他孩子更容易适应小学一年级的学习。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文化课的先发优势会逐渐降低。

√ 小学阶段,学习节奏相对较慢、利用课余时间提前学的孩子,往往成绩更容易优异些。但随着年级的增高,课外补课的效果同样会逐渐降低。
当“鸡娃工程”开始乏力,很多父母又会掉进了买教辅、报培训班,上量刷题的误区。

很多父母不知道其实这只是“自我感动式”鸡娃,“为你好真的是为你好吗”?本质还是在满足家长的心理需求。
家长单方面觉得自己尽责了,孩子呢,却最终一地鸡毛。

为了避免“烂尾娃”,最好的方法是改变当下的教育思维和模式。

比极限鸡娃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思考方式,比如:
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不再要求儿子的识字量,而是由字本身探索背后的知识,锻炼发散思维;
不再强求他的计算能力,而是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数字与数量的关系,培养他的探索欲;

到了小学阶段,有了前期的“底子”,这时候家长们可以更进一步,开始加强对孩子思辨能力的培养。
思辨能力作为2022版新课标新增重点内容,是让孩子拥有独立思考,培养孩子辩证思维的“有效武器”,是真正的“授人以鱼”。
而给孩子进行思辨能力培养,最直接也是最便捷的方式便是阅读,比如读这套《中国寓言里的思辨课》。

寓言在诞生之初 是谋士和思想家们用来说服君王的,所以极具智慧和说理性。中国寓言故事也是进行思辨训练的绝佳材料。

中国寓言中可以挖掘出很多思辨的点,小学语文二年级下有一篇寓言故事《亡羊补牢》,从里面就可以拓展出一个经典辩题“亡羊补牢,到底晚不晚?”

正方想要证明亡羊补牢不晚,可以从“补牢”带来的好处讲,强调补牢直接和间接的好处,比如防止问题恶化、获得经验等。
反方如何证明“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呢?就要论证“亡羊补牢”错过了补牢的最佳时机,就是晚了。补牢是在浪费人力物力,效率低,效果差。鼓吹亡羊补牢不晚还会让人放松警惕,等等。

这种辨论观点能训练孩子多角度思考、有完整的逻辑链条、质疑、讨论、梳理观点、寻找证据、输出表达。

《中国寓言里的思辨课》凭借优秀的内容,上市以来获得了读者们的一致好评,多位语文老师推荐、学校讲其列入【推荐书目】、稳居豆瓣9.9高分、多次荣登当当畅销榜TOP1........

习得知识固然重要,而习得思考的方法却更加重要。
会思考的孩子会具有终身学习、拥抱变化的能力,这才是正确鸡娃的康庄大道。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赶快把内容分享给伙伴们,让孩子一同成长吧~~~

点击【阅读原文】可进店挑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