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259 年,大蒙古国第四位大汗蒙哥在攻打钓鱼台的鏖战中,溘然长逝。(死因有流矢说,飞石说,病逝说,落水说等)
蒙哥汗是一代雄主,他接手时,大蒙古国是个烂摊子。十八年前(公元1241 年),大蒙古国第二位大汗窝阔台去世,此后,大蒙古国便陷入了持续内乱和多年无君的局面。1246 年,窝阔台的长子贵由继位,成为大蒙古国第三位大汗,但贵由执政才能有限,在位时间又短,没有什么作为。1248 年,贵由在发起一场战争的前夕离奇死亡,死因不明,帝国再现动荡。
公元1251年,托雷长子蒙哥,在术赤系兀鲁思拔都的鼎力支持下,历经艰辛,终登大汗之位。彼时,大蒙古国已经风雨飘摇,法度废弛,政令不通,几近崩溃边缘。与大蒙古国一直龃龉不断的大宋,亦认为“北患不足为虑”。蒙哥继位后,励精图治,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不仅使帝国转危为安,还让其恢复了继续四处征战的实力。
蒙哥汗辞世之际,忽必烈正鏖战于长江中游之重镇鄂州。在鄂州大战正酣时,鄂州最高指挥官贾似道收到密信,蒙哥汗殒命于钓鱼台。贾似道闻此松了一口气,他料定忽必烈会回蒙古本土争抢大汗之位,并准备趁他撤军时想办法干他一炮。
伟大的成吉思汗建立的汗位继承制度,实存瑕疵。窝阔台是成吉思汗明确指定的继任者,继承大统尚且历时年余。而此后的贵由、蒙哥,都是在经过长期激烈的争夺,经历了国内多年无君的局面之后,才得以登上汗位。
汗位继承制度有缺陷,这一点,贾似道知道,忽必烈知道,但是忽必烈的四弟,实际上掌控大蒙古国本土的阿里不哥,好像并不知道。他一边在大蒙古国首都哈拉和林给自己的大哥举办葬礼,一边磨刀霍霍,筹备召开忽里勒台大会,意图继承汗位。因为阿里不哥已经在事实上统治了蒙古本土,漠北诸事皆由他主导,政令自其口出,诸王贵戚无不遵从。召开忽里勒台会议对阿里不哥来说,只不过是履行一个程序。他筹备的耐心从容,力求把这件事办得合乎规制。
而已经回到自己大本营开平府(现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境内)的忽必烈,就没有阿里不哥这番闲庭信步了。他迫不及待得筹备自己的“山寨版”忽里勒台会议,他不要求正规,也不可能正规——他召开忽里勒台会议的地点并非蒙古本土,也没有任何一位四大黄金家族的兀鲁思(四大黄金家族首领)赴会支持他。
公元 1260 年三月, 忽必烈在开平府召开忽里勒台会议称汗。赴会的有,成吉思汗幼弟铁木格斡赤斤之孙塔察儿,成吉思汗二弟合撒儿之子移相哥,成吉思汗的三弟合赤温之孙忽剌忽儿。来自黄金家族的,则有窝阔台之子合丹和察合台的孙子阿必失合和曾孙阿只吉。不过他们都只是黄金家族的成员,不是兀鲁思。
阿里不哥闻讯二哥抢先称汗,顿感不安,他不再管流程是否规矩,匆忙于哈拉和林召开忽里勒台大会。虽为仓促之举,然阿里不哥所得支持远胜其二哥。赶来与会的诸王贵戚中,有术赤系术赤之孙里迷失和合剌察儿,察合台系的察合台之孙媳兀鲁忽乃(察合台系兀鲁思)、察合台之孙阿鲁忽。窝阔台系的窝阔台之孙睹尔赤、海都。托雷系的托雷之孙,前大汗蒙哥之子,阿速台。有趣的是,前文中忽必烈的支持者塔察儿,其子乃马台也参加了和林的忽里勒台大会支持阿里不哥。
从段落字数,也能看出阿里不哥受到的支持,特别是受到黄金家族的支持,要远远高于忽必烈。
阵容已确定,选手已就位,那就打呗。但是谁先出手是个问题,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地盘中间隔着广袤的一片沙漠,无论是忽必烈出兵北上,还是阿里不哥挥师南下,军队都要先受到一轮沙漠的消耗,双方谁都吃不起这个亏。
双方举棋不定的时候,阿里不哥掀翻了棋盘,说,怂蛋,我来。阿里不哥对胜利志在必得,出发前,他对自己手下大将说,“休要伤了我二哥性命。”
阿里不哥分两路大军进攻忽必烈,这两路大军十分有意思,在沙漠行军的一路十分缓慢,比忽必烈方预计他们到达战场的时间晚了十多天,忽必烈等的花都要谢了,以为遇到了什么高明的战术,每天焦虑得不行。
阿里不哥横穿沙漠的大军久久未达战场的原因很简单——他们迷路了。这支军队大军经过沙漠多日的行军,人困马乏,又疏于防备,刚出沙漠就被忽必烈军队突袭,被一击即溃。另一路阿里不哥的大军,将领立功心切,行军十分迅猛,且十分光明磊落,只走大路,一猛子就扎入忽必烈军队的包围圈之中,在四面八方都出现忽必烈军队的喊杀声时,他们逃跑的速度,比行军的时候还快。
两战皆败后,阿里不哥自知大势已去,遂退出哈拉和林,前往自己的封地吉利吉思。并向二哥遣使求和,待时机成熟便赴阙谢罪。或许是因为兄弟情谊,或许是因为政治影响,忽必烈无意对四弟赶尽杀绝,在哈拉和林小住一段时间便冒寒南下,并遣移相哥率军留守哈拉和林。
忽必烈不满足做草原上的大汗,他想建立一个以中原地区为核心,前所未有的超级大帝国。打败阿里不哥是关键一步,但对他来说只是前奏,他心中所系始终是南方、是中原那片广袤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