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现在公众号内容已分类,可以通过主页三个板块浏览内容。心脏做功,也被称为“每搏功”,与物理学中的“功”的概念类似。在物理学中,功被定义为“力”乘以距离。 每搏功可以理解为左心室为射出一定量的血液所完成的功,定义为每搏量乘以平均主动脉压。
在这里,每搏量相当于“距离”,而平均主动脉压相当于“力”。每搏功可以用“压力-容积环”来表示。
压力-容积环是一种图示,其纵轴表示左心室内的压力,横轴表示左心室的容积。
每个环代表在一个心动周期(即一次心跳)中,左心室压力和容积的变化过程,包括心室收缩(收缩期)和心室舒张(舒张期)。 图中右下角的位置是舒张末点,表示心动周期中舒张期结束的时刻。在这个点上,连接左心房和左心室的二尖瓣关闭,左心室内充满了最大量的血液,这个体积称为舒张末容积。然后,心室收缩期开始,即左心室收缩,将血液推入主动脉。心室收缩使左心室内的压力迅速升高,但在短时间内,二尖瓣和主动脉瓣都是关闭的,所以左心室的体积并未发生变化。
这个阶段称为等容收缩期,不过它持续时间很短,最终左心室内的压力超过了主动脉的压力,主动脉瓣被顶开,随之开始射血期。 在射血期,左心室的血液被射入主动脉,导致左心室的体积减少。左心室继续收缩,室内压力进一步上升,然后稍微下降一些。最后,当主动脉压力超过左心室压力时,主动脉瓣关闭,标志着收缩期的结束,也就是收缩末点。
此时,左心室内的压力被称为收缩末压,左心室的体积被称为收缩末容积。而舒张末容积与收缩末容积之间的差值就是每搏量(即一次心跳泵出的血量)。 接着,心室舒张期开始,左心室肌肉松弛,压力下降。然而,二尖瓣和主动脉瓣依然关闭,因此左心室的体积保持不变。 这个阶段称为等容舒张期,在此期间,心房逐渐充满血液。最终,左心房的压力超过左心室的压力,二尖瓣打开,血液流入左心室。当左心室充满血液时,左心室的体积回升到舒张末期容积,而压力仅略微上升。这一舒张阶段持续到二尖瓣关闭,随后整个循环再次开始。
所有这些过程都发生在一次心跳之内。而一次心跳期间的每搏功与环图内的面积成正比。换句话说,环图越大,内部面积越大,心脏完成的每搏功就越多。 一个相关的概念是心脏每分钟做功,即单位时间内心脏肌肉完成的功量,衡量的是心脏在一分钟内所做的功。 在心脏功能方面,心脏每分钟做功等于平均主动脉压乘以心输出量,其中心输出量定义为心率(每分钟的心跳次数)乘以每搏量。由于平均主动脉压可以通过每搏功除以每搏量来计算,因此可以将其代入方程中,这样可以看到心脏每分钟做功等于每搏功乘以心率。
心脏每分钟做功有两个独立的组成部分:压力功和容量功。 压力功是左心室必须产生的功量,用来克服下游的阻力将血液推入主动脉。这种阻力可以是生理性的,比如主动脉压力,也可以是病理性的,比如主动脉狭窄,这种情况下,主动脉瓣的开口变窄,左心室必须施加更大的力量将血液推入主动脉。 容量功是左心室在单位时间内推动的血液量,相当于心输出量,定义为每搏量乘以心率。例如,在剧烈运动中,心率增加,从而增加了心输出量或容量功。此外,心脏每分钟做功与心肌的氧气消耗直接相关。
有趣的是,压力功比容量功消耗更多的心肌氧气,这也是为什么整体的心肌氧气消耗与心输出量的关系不太密切。
再看一下主动脉狭窄的例子,压力功的增加显著增加了心肌的氧气消耗,但由于血液难以通过狭窄的主动脉瓣开口,实际进入主动脉的血液量减少,因此容量功下降。 另外,比较左右心室在通常执行的压力功上的差异也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尽管两个心室泵送的血液量相同,但是左心室必须克服大约100mmHg的平均主动脉压,而右心室所需克服的则是仅为15mmHg的肺动脉压。
因此,尽管两个心室的容量功相同,但左心室的压力功更大。 .所以通常情况下,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更厚,因为左心室需要执行更多的压力功,因此需要更多的氧气。 在如系统性高血压等病理性条件下,系统性血管阻力增加,主动脉压力高于正常值,导致左心室需要执行更多的压力功。 随着时间的推移,左心室壁会进一步增厚以进行补偿——这就是左心室肥厚。 同样,在肺动脉高压等疾病中,肺动脉压力高于正常值,导致右心室肥厚。这增加了心肌的氧气消耗,并在一段时间内维持平衡。 然而,如果不加以治疗,心室肥厚最终可能进展为心室衰竭,即心室无法泵送足够的血液以满足身体的需求。
以上图片内容来源:Osmosis.org
https://www.osmosis.org/learn/Cardiac_work?from=/md/foundational-sciences/physiology/cardiovascular-system/cardiac-cycle-and-pressure-volume-loops如发现文字或者图片错误,请留言或私信指正,因为每篇文章修改次数非常有限,所以我会在留言区置顶标记的错误😉公告:现在公众号内容已分类,可以通过主页三个板块浏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