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文物】麦积山石窟,“东方微笑”何以跨越千年?

文摘   2025-01-04 19:23   甘肃  



新的一年到来之际,习近平主席发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描绘宏伟愿景、饱含殷切期望。贺词中提到“麦积山石窟‘东方微笑’跨越千年”。作为我国四大石窟之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的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历经10余个朝代的开凿和修缮,现存221个窟龛,存留泥塑及石雕造像3938件10632身,壁画1000余平方米。2014年,麦积山石窟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遗址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麦积山石窟。(图源: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官网)


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天水考察时指出,我国四大石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他希望文物工作者赓续“莫高精神”,潜心为国护宝,为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更大贡献。

林海茫茫,山崖壁立。为保护好麦积山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的文保工作者坚守在山野之间,与寂静洞窟为伴,不断更新文物保护方式,守护着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瑰宝。

窟里,几名修复师紧握刀柄、轻刮泥土,让壁画和塑像重现昔日光彩。这是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工作人员的日常。修复点滴累积,在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这样的努力已持续数十年。

张斌是这些修复师中的一员。每次进窟,他都会为麦积山石窟的独特艺术价值感到自豪。

对准修补处轻捏吹气球,清理表面的灰尘,张斌开始了日常的修复工作。他熟练地在修补处滴下混合溶液、填泥抹泥、表面做旧……一上午时间,张斌仅填补完成雕塑上的一处豁口。“每个环节都要一丝不苟,不容有失。”他说。

每尊塑像、每幅壁画在制造年代、用工用料上都不相同,修复时要逐一考量。针对不同雕塑和壁画的特点,修复师会专门从麦积山周边地层中寻找合适的泥土,甚至会认真选择和泥所用的水。


   工作人员在修补塑像。人民日报记者 宋朝军摄


经过数十年的摸索,在修复空鼓、起甲和脱落等方面,修复师都找到了适当的方法,能做到修旧如旧。

“栈道已经成为麦积山石窟的生命线。”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岳永强每次走在栈道上,都要仔细察看。这条栈道,不仅凝聚着建造者的心血,更折射了麦积山石窟的兴衰演变。

1941年,学者冯国瑞来到麦积山下,看到栈道大多塌毁败绝,西崖完全无法通达,而东崖也只是部分洞窟可以勉强通达,很多洞窟只能远望。

新中国成立后,麦积山石窟的文保工作迎来新生。1952年10月,敦煌文物保护工作者常书鸿带领西北勘察团对麦积山石窟进行勘察,在地方政府的协助下,他们新修和加固了西崖栈道100多米。后经原文化部麦积山勘察团和麦积山石窟文管所的修复和加固,栈道终于连接起所有洞窟。1977年起,麦积山石窟又实施了历时8年的全面维修加固工程,修筑了钢混结构新栈道,确保能够顺畅通达所有洞窟。

循着栈道,岳永强登上距地面80多米高的散花楼。“40多年里,我们不断维护、加固栈道,为保护、研究、弘扬麦积山石窟文化提供了基本条件。”岳永强说。

在麦积山石窟,一代代守护人护山、护道、护窟,传统的“喷、锚、粘、托”技术不断完善,工艺技术迭代升级。现在,X射线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高科技分析仪器也开始增添助力,帮助科研团队分析塑像、壁画的制作材料与工艺,为制定精准的保护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工作人员正开展监测。(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供图)


目前,麦积山石窟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建立了文物风险监测预警体系,二氧化碳、土壤温度、岩体裂隙和光照等都有专用测试仪,确保第一时间能够发现并处置潜在风险,极大提升了麦积山石窟的风险管控能力。

在麦积山石窟第四号窟的一座龛室内,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数字中心副主任孙苑和几名同事正在进行数字化采集。一个几平方米的洞窟,往往需要拍摄上万张照片。


   工作人员在进行数字化采集。(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供图)

孙苑和同事们采集的素材,会被送到千里之外的敦煌研究院,进行拼接组合。2017年,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整体划归敦煌研究院管理,麦积山石窟的数字化工作迈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截至目前,借助计算机、高精度摄影、三维扫描等,科研团队已对10多个洞窟进行了详尽的数字化记录,并对几十个洞窟开展关键部位数字化采集,为构建高精度三维数字模型打下基础。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编 辑:辛   春
审 核:康晋昕
监 制:王   璞

免责申明:

   本平台仅限于学术文化交流,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和首发媒介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做相关处理,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出处。


往期好文:

玉门:充满军魂的城市

青头山:一个驻守祁连山口的村落,背后隐藏着许多秘密

塔尔湾:疏勒河流域一个古老村落

河西走廊赤金大峡谷里的神秘史前文明

长城最西端甘肃最西部一处被人忽略的神秘古遗址:玉门小金湾

探秘长城脚下玉门砂锅梁古遗址

玉门花海盆地是河西走廊史前人类的重要聚居地

玉门以北:蒙古高原有一条活跃千年的古驼道

玉门青头山:民族争斗关防重重的祁连山口

兵团城市:玉门

玉门长城大漠中又一个神奇的“月牙泉”

【特约稿件】王璞:骟马河的千年文明

疏勒河:一条流淌着宗教文化的河流

从废弃的遗迹里寻找玉门五华山的记忆

斯坦因在玉门祁连山中探险

印象玉门

两条河与两座城

100年前的玉门影像

河西三十里井子墩:林则徐饮茶吃面的军台

甘肃老“寿星”玉门 2140岁啦!

火烧沟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

唐代玉门军、玉门县及玉门军道考

玉门花海古绿洲历史变迁考

玉门考古100年

那河  那城  那文化 ------玉门寻古

诗歌  千百年来为一座城市传唱

玉门市玉门镇古城调查初探

千年玉门

玉门历史文物
玉门市博物馆主办,了解玉门市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平台,感谢关注和支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