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史地】武威乡村地名的农耕文化特征

文摘   2025-01-09 19:11   甘肃  

早在西汉初年,随着河西四郡的设立,中原农耕文化开始进入凉州,并与当地游牧文化融合。汉武帝时期,农业成为河西的主要产业。五凉、盛唐时期,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发展。明代为维护统治而实行移民屯田的战略。明清时期,河西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得到进一步发展,农作物品种更加丰富。所有这些,为武威地名文化奠定了农耕文化的底色。如民勤县,其地名取“俗朴风醇,人民勤劳”之意,凸显农耕文化特征。梁新民在《民勤绿洲历史上农业的三次开发》一文中指出,民勤绿洲在农业上曾有过三次大开发:民勤归汉,迎来了历史上第一次农业大开发;明初,由于战争频仍,明统治者开始实行移民实边政策。除了驻守民勤的官兵耕作,山西、河南等地约2000人口迁于民勤;乾隆四年(1739年),官方实行招民屯垦或兵丁子弟承种,至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青土湖屯民达2498户,至道光年间,人口已经增加到18万。历代的农业开发,必然在乡村地名文化中有所体现。民勤县青土湖,古称潴野泽,西汉初水域面积达4000平方公里,是水域面积仅次于青海湖的淡水湖泊,水草丰美,风景旖旎。后来潴野泽分为西海与东海,西海也叫休屠泽,当时为匈奴属地;隋唐时期,休屠泽改名为白亭海,因为气候条件的变化和上中游用水加剧,水面收缩到1300平方公里;明清时改称柳林湖,水域面积为400平方公里;民国时改名为青土湖。青土湖的储水量是民勤农业开发的缩影。早在4000年前,天祝就出现了农耕文化,集中在金强河两岸川区。汉代推行“徙民实边”政策,大量移民屯田。明清时期,当地招户垦种,农业生产广泛开展。

武威磨咀子汉墓出土文物铭旌有“西乡”“北乡”“东乡”“渠门里”“阉导里”“利居里”“西夜里”等文字,显示当时的武威市已按照中原农耕文化的“乡”“里”的规制进行命名,现在汉代其他地名早已消失,但“西乡”“北乡”“东乡”之名还在民间沿用。民勤县的东坝镇、西渠镇、大坝镇、收成镇等地名,都是农耕、屯田文化的地名遗存。

明初,移民来到凉州,设置有管理机关,负责发放、安置移民。武威市凉州区现存的“发放”“安置”这些地名,实际就是当时移民屯田管理机关所在地。移民垦种土地称之为“民屯”或“军屯”,所居之地便有叫“屯庄”的,如凉州区发放镇的屯庄,韩佐镇的屯地庄、田家屯沟、马家屯庄,凉州区谢河镇的茹家屯庄等。明代在凉州兴修水利,出现了一些以农田灌溉水系命名的地名,如黄羊渠、杂木渠、大七渠、金塔渠、怀安渠等,每渠分为十坝,形成了完备的渠、坝、沟、畦系统。随之武威市就出现了头坝、二坝、高坝、中坝、四坝,上沟、东沟、西沟、三沟、四沟,阳畦、二畦庄、头畦、六畦等依水利系统建设的地名。又如民勤县东坝镇有拐湾社区、六坝村、西沟村,民勤县收城镇有流裕村、永丰村、泗湖村等,古浪县泗水镇有下四坝村、上四坝村、三坝村等,这些地名都有农耕文化的影子。武威乡村地名中展示的这些反映农耕文化的历史或场面,仅仅读其地名,就能感受到农耕的文化气息。

(本文节选自《武威地名的历史传承与文化内涵演变》)



作者简介:

许振明,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人口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社会学理论与方法。主要研究成果:主持完成《甘肃省养老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发表《甘肃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发展概述》《西北民族地区的生态移民与环境》等论文论著;主持2020年—2024年《甘肃蓝皮书:甘肃舆情分析与预测》获全国“优秀皮书奖”一等奖两次,二等奖一次。

张长宝,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出版著作《天马长歌》(合著),参与编撰《武威故事》(第一辑)、《武威历史文化研究》等专著。主持或参与完成省社科院、省社科联课题5项。在省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入选甘肃省第八批“陇原之光”人才培养计划。

来 源: 凉州文化研究

编 辑:辛   春
审 核:康晋昕
监 制:王   璞

免责申明:

   本平台仅限于学术文化交流,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和首发媒介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做相关处理,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出处。


往期好文:

玉门:充满军魂的城市

青头山:一个驻守祁连山口的村落,背后隐藏着许多秘密

塔尔湾:疏勒河流域一个古老村落

河西走廊赤金大峡谷里的神秘史前文明

长城最西端甘肃最西部一处被人忽略的神秘古遗址:玉门小金湾

探秘长城脚下玉门砂锅梁古遗址

玉门花海盆地是河西走廊史前人类的重要聚居地

玉门以北:蒙古高原有一条活跃千年的古驼道

玉门青头山:民族争斗关防重重的祁连山口

兵团城市:玉门

玉门长城大漠中又一个神奇的“月牙泉”

【特约稿件】王璞:骟马河的千年文明

疏勒河:一条流淌着宗教文化的河流

从废弃的遗迹里寻找玉门五华山的记忆

斯坦因在玉门祁连山中探险

印象玉门

两条河与两座城

100年前的玉门影像

河西三十里井子墩:林则徐饮茶吃面的军台

甘肃老“寿星”玉门 2140岁啦!

火烧沟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

唐代玉门军、玉门县及玉门军道考

玉门花海古绿洲历史变迁考

玉门考古100年

那河  那城  那文化 ------玉门寻古

诗歌  千百年来为一座城市传唱

玉门市玉门镇古城调查初探

千年玉门

玉门历史文物
玉门市博物馆主办,了解玉门市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平台,感谢关注和支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