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四季轮转
岁月不停
今天,我们迎来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
立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如此描述立春节气:“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
意思是,天地阴阳之气的继往开来由立春开始,春木之气,也就是消融冰冻、催生万物的阳气,昂扬着、舒展着、奔涌着、腾跃着、由此开始主宰天地。
今年的立春正值春节假期,人群大规模流动和聚集,可能加速呼吸道疾病传播,因此要做好个人防护,继续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
立春后,气温逐渐回升,人们应该适当增加户外活动,让经历冬藏状态的身体开始适应春天的到来。锻炼身体要循序渐进,不可过度劳累,耗损阳气,建议选择轻柔和缓的运动项目,比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中医认为,酸性收敛,入肝经,不利于阳气生发和肝气疏泄。因此,立春饮食应少吃酸性食物,宜吃辛甘发散之物,如洋葱、姜、蒜、韭菜、香菜等,但不宜食用人参、附子、羊肉等大辛大热之品,以免阳气生发太过而导致上火。
另外,“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多食新鲜的绿色时蔬,可以起到养肝护肝的作用,如春笋、菠菜、绿豆芽、莴苣、荠菜、草莓、菠萝等。甘味食物有健脾、平抑肝火的作用,如燕麦、南瓜、山药、大枣等。
立春时节还应减少食盐的摄入,每人每日盐的摄入量不超过5克,因为咸味入肾,摄入过量的盐易伤肾气,不利于保养阳气。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春季应“夜卧早起”,因为过多的睡眠会阻碍人体气机的升发,此时可以稍微晚一点上床睡觉,但也要适度,尽量在晚上11点左右入睡;到了早晨,则可以比冬季起得早一些,并适度晨练,有利于阳气升发,带来朝气蓬勃的美好一天。
俗话说:“春不减衣,秋不戴帽”。立春之后,虽然节气已进入春季,但气温仍处在较低水平,忽冷忽热,早晚温差大。因此,我们仍然要注意保暖防寒,不要过早地脱去冬衣,衣着宜“下厚上薄”。脖子、腰部、双脚处于人体阳气运输的主要通道上,更要做好这些部位的保暖工作。
此外,应多多关注天气预报,提前一两天了解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物,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尤其要注重“春捂”,以保养阳气,增强抵抗力。
中医认为春属“木”,与肝相应,“肝主情志”“怒伤肝”,因此我们除了要疏通肝胆经、调达肝气,还要“喜调达,恶抑郁”。可以通过外出活动、多晒太阳等调养情绪的方法,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从而达到人体脏腑功能正常运行的目的。
让我们一起
辞旧迎新,迎祥纳福
从春天出发
向着希望而行
二月健康提示
每天2小时,让眼睛轻松过新年!
健康证办理咨询:0771-2518092
门诊药房咨询:0771-2518795
艾滋病自愿咨询:0771-5327110
艾滋病治疗门诊:0771-2518326
样品检测咨询:0771-2518890
以上电话接听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00-12:00,下午15:00-18:00。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业务:我中心暂停办理从业人员健康体检,需办理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人员请到南宁市相关体检办理点进行体检。
疫苗接种地点:金洲路18号(琅西门诊)
疫苗接种时间:每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00-11:30,下午15:00-17:30;周六、周日:上午8:3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