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同学我只能说你在学生时代能遇到一个好导师是极度幸运的。只是现在步入社会了,就势必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
的确,10年前确实是可以通过写个高质量的申请书靠预后研究获得基金支持。但现在这条路肯定行不通,你没文章连门都进不去。
而现在掌握话语权的这批医生大部分都是50多岁,在他们的学生时代,是没有一个系统且完善的科研教育的。
这种科研教育的缺乏不单单是在医学领域,其他领域也都是这样。但现在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依靠合作得到了像 CNS 子刊这种级别的文章。
那你们现在面临的情况就是,他们这代人的职称已经到了一定的高度,那他们就可以驱动你去做实验。所以对他们来说,学科研已经不是刚需了,但对于我们年轻医生来说,这是必备技能。
那我们年轻医生就没有属于自己的时代红利吗?
不,我们也有。
比如:你是一名普通医生,但想要找一个更好的出路。那就可以尝试去做一个有 IP 的医生。
我们这里有在帮一些年轻医生制作短视频,运营个人 IP。在我们签约的医生里有相当一部分,他们短视频做着做着,就生出不想留在大三甲医院里的想法了。因为一个百万级别的视频号,也是挣钱的。它是可以给你带来优质且精准的病源。
且有些省市已经开始将科普作为医生晋升的一个指标。尽管没有明确的评价准则,但能够做出来有社会影响力的科普作品,比如著作、文章、超高播放量等科普视频(可能百万级千万级)甚至短视频账号,这些都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你晋升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