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李朝辉教授团队的2024眼科成果回顾

文摘   2025-01-09 18:51   北京  


编者按:2024年不仅是技术与理念更新换代的一年,更是眼科事业稳步发展的关键时期。在2025“海上之光”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学术会议·2025视觉科学技术交流会暨第13届关爱近视·微笑学术研讨会上,《医学进行时》采访了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医学部李朝辉教授,李教授用“发展”一词,为我们分享了其团队在这一年里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和临床进展。





2024年关键词——发展


李朝辉教授认为,2024年的关键词是“发展”。他指出,在经历了2023年新冠后的爆发式增长后,2024年进入了相对平稳的阶段。然而,这一年中涌现出的新技术、新理念和新发展,为我们带来了诸多契机。新冠疫情的经历也促使我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经过几年的沉淀,2024年成为稳步发展的关键一年,为未来眼科事业的进一步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基础研究与临床发展并重


在2024年,李朝辉教授团队紧跟发展的步伐,深入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例如,在弱视治疗方面,李朝辉教授团队特别关注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学龄前患儿的弱视训练问题,强调这一阶段的训练应得到充分重视。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技术为弱视训练带来了更加丰富的手段和显著的效果。李朝辉教授指出,医生需要紧跟技术进步,充分利用新设备和新方法,为弱视儿童的治疗提供更优质的支持,从而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创造更好的机会。
在基础研究领域,李朝辉教授团队也取得了许多突破。例如,在白内障药物递送的研究中,他的团队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发表了相关学术成果。这项研究不仅为白内障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也为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打开了更多的可能性。
此外,在临床实践中,李朝辉教授团队对透明晶体摘除的应用提出了更全面的建议,尤其是在闭角型青光眼及相关疾病的诊治中。尽管透明晶体摘除在国际范围内已有广泛应用,但在中国的推广仍需格外慎重。李朝辉教授强调,由于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平衡,以及患者生理结构、疾病特点和需求的多样性,透明晶体摘除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和医院诊疗能力进行个性化甄别和处理。这种慎重的态度已在国内获得了许多知名专家的认可,也成为眼科医生需要重点关注的发展方向。
总的来说,2024年是李朝辉教授团队不断探索与深入研究的一年,他们的工作为眼科领域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未来开拓了更多可能性。


视觉提升背后的多感官联动效应


白内障与听力关系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视觉和听觉是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感官,两者在多感官整合中相互协作,共同支持语言交流和空间感知。李朝辉教授指出,这也是在临床工作当中逐渐发现的,有些白内障老年患者的听力不太好,白内障手术之后,患者的听觉功能似乎是得到了改善,从而使得患者的交流和理解能力有所增强。
针对这一领域,李朝辉教授团队做了一些相应的探讨和研究。研究显示,白内障术后视力显著提高,虽然听力未见明显变化,但言语识别率却有显著提升,甚至可以恢复至正常水平。这表明视力的改善不仅对视觉感知有益,还能间接增强听觉感知功能,尤其是在语言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这一发现提示我们,在解决视力问题时,应关注其对整体感官功能的影响,为患者的日常交流提供更多支持。李朝辉教授总结,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的结果,也希望相应的临床的研究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给予更好的指导。


    小结    


2024年,李朝辉教授及其团队在眼科领域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在弱视治疗中创新性地优化了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学龄前患儿的视觉康复训练,为儿童学习与生活提供了有效支持;在白内障药物递送研究中实现了突破性进展,拓展了疾病预防与治疗的新思路;在临床实践中围绕透明晶体摘除提出了个性化处理建议,提升了手术安全性与有效性;在视觉与听觉多感官联动研究中,揭示白内障术后视力改善对言语识别的积极作用,为患者整体感官功能优化提供了新视角。这些成果不仅推动了眼科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眼科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和帮助。


相关链接

◆ “期待!”——周行涛教授的2025愿景

◆ 王晓瑛教授专访|展望2025:眼科医疗质量年开启新篇章

◆ 国际化!王雁教授展望2025年中国眼科发展



END
欢迎投稿学术成果或临床病例,请将稿件发送至:
editor@globalstar.org.cn 来函必复

更多会议信息&学术资讯
敬请关注:“医学进行时”微信公众号

医学进行时
介绍及传播眼科会议最新资讯,分享眼科学术前沿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