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角膜交联专家会议:黄锦海/周行涛团队分享圆锥角膜治疗关键进展

文摘   2025-01-06 18:06   北京  

2024年12月,国际角膜交联专家会议(Keratoconus & CXL Experts’ Meeting,KCXL)在瑞士苏黎世召开,来自全球54个国家的170名顶尖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圆锥角膜和角膜交联领域的最新进展。在这一国际盛会中,我院黄锦海/周行涛团队分享新近重要研究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反响热烈。

黄锦海主任医师受邀做主旨发言,并和眼科权威杂志Journal of Refractive Surgery主编J. Bradley Randleman教授担任主会场主持。在黄锦海主任医师的发言结束后,与会者展开热烈讨论,业界的顶尖专家给予高度评价,这充分展现出我国在圆锥角膜和角膜交联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2024年KCXL会议现场

▲黄锦海与J. Bradley Randleman教授共同担任主会场主持人


新型跨上皮角膜交联

机制和策略


黄锦海/周行涛带领团队深入钻研,致力于解决圆锥角膜及角膜交联疗法中的关键临床问题,并在会议上分享了团队最新科研突破。团队自主研发新型核黄素复合纳米材料,克服了人眼角膜特性对亲水性光敏剂扩散的限制,有效促进了核黄素向角膜基质的深入渗透。与经典去上皮交联方法相比,这种新型材料不仅疗效更佳,还展现出了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稳定性。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影响因子27.4)。

此外,团队还揭示了“原位乏氧”机制是限制快速角膜交联疗效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非核黄素依赖的自供氧g-C3N4 QDs技术,显著提升角膜交联尤其是快速角膜交联的效果。这一发现为圆锥角膜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药物选择和治疗靶点,相关成果已发表于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影响因子14.7)。


个性化角膜交联治疗新策略


黄锦海/周行涛团队同时致力于实现定制化角膜交联新策略,团队开发一种使用精密微针的核黄素递送方法用于个性化角膜交联治疗。这一突破性方法能根据每位患者特殊的角膜锥形形态进行定制,确保治疗的精准性和个性化。微针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无痛的治疗手段,能够精确且高效地递送核黄素,显著提升药物的通透性和生物利用度,从而优化角膜交联的治疗效果。这一研究成果已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影响因子27.4)上发表,标志着该团队在角膜交联治疗个性化策略上迈出重要一步。


团队介绍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黄锦海/周行涛领衔的眼科医工交叉创新团队,秉承“研究源于眼科临床,并回归于临床”的理念,团队长期致力于解决致盲性眼病诊疗中的难题。通过融合光机电技术、眼球生物测量成像、纳米生物材料、基因编辑等领域的前沿技术,团队成功打破了传统诊疗技术的束缚,开发出高效的跨屏障递药系统,并结合近红外成像技术,为眼病诊疗一体化的新路径做出显著贡献。

END
欢迎投稿学术成果或临床病例,请将稿件发送至:
editor@globalstar.org.cn 来函必复

更多会议信息&学术资讯
敬请关注:“医学进行时”微信公众号

医学进行时
介绍及传播眼科会议最新资讯,分享眼科学术前沿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