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周行涛教授的2025愿景

文摘   2025-01-04 17:00   上海  

编者按:1月2-5日,2025“海上之光”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学术会议·2025视觉科学技术交流会暨第13届关爱近视·微笑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如火如荼举行,在接受《医学进行时》专访时,大会主席周行涛教授以“期待”二字为2025年定下基调,展望未来的眼科发展与视力健康的提升。周教授强调,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多学科的融合,2025年将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年份。他呼吁全行业以更加精诚的合作,共同推动高度近视防控及视觉健康的全面提升,让每一位患者都能从中受益,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2025年的关键词:期待



周行涛教授将2025年的关键词概括为——“期待”。他指出,在光明与健康的道路上,唯有精诚团结、形成合力,才能取得更多成果。以“海上之光”会议为例,不仅汇聚了学者与医生的智慧,还吸引了众多新设备、新技术的研发者和企业参与,共同推动现代医学的发展。周教授认为,这种多方协作的模式已成为现代医学进步的必要条件。

他特别提到,从基础研究到临床研究,再到实际应用的转化,需要更开阔的思路和更加紧密的合作。他对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器械和技术充满期待,同时希望将国际先进理念与产品更好地引入国内,为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

作为“海上之光”会议的大会主席,周行涛教授回顾了这一会议从“关爱近视·微笑论坛”起步,逐步扩展到多学科融合的过程。他表示,今年会议的议题涵盖了全飞秒手术、ICL、高度近视并发症、干眼治疗、裸眼3D视觉健康等前沿领域,充分体现了智能化、数字化的最新趋势。其中,“新全飞”技术成为一大亮点,仅需8到10秒即可完成扫描,极大提升了手术的流畅性与安全性,同时改善了患者体验。他对这一技术的未来推广应用充满信心。

此外,周教授也提到国产全飞设备的迅速进步。他由衷地表示,无论是国产设备还是国际产品,其创新和发展都让人振奋。在ICL领域,他对国产ICL的临床试验成果同样寄予厚望,认为其已逐步展现出良好的效果。

对于2025年,周行涛教授寄语近视防控领域的研究者与临床医生,希望更多年轻力量加入,形成积极进取、坚持不懈的团队,推动视觉科学不断向前迈进。他总结道,“2025年,是充满期待的一年!

高度近视并发症的主要风险因素

周行涛教授在谈及高度近视并发症时,指出这是一个全生命周期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从儿童、青少年时期的近视防控,到成年期的整合治疗,再到中老年时期伴随高度近视的相关疾病管理,都需要全面关注。

他表示,高度近视最大的风险因素包括眼轴长度和屈光度数。根据周教授团队对1,372只眼睛的研究数据分析,眼轴长度超过30毫米的患者,其眼底病变风险是30毫米以下患者的两倍以上。如果视网膜同时存在变性和裂孔,视网膜脱离的风险则会提高至7倍。

此外,他还指出,屈光度数的高低同样是重要的风险因子。屈光度数超过1,000度的患者,其周边视网膜变性、裂孔及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风险要显著高于1,000度以下的患者。因此,在临床实践中,不仅要关注屈光度数的变化,更要定期监测眼轴长度及视网膜状态,尤其是在眼轴快速增长或视网膜发生改变的阶段。

周教授特别强调,早期监测和长期随访是高度近视防控的关键。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应定期检测眼轴变化;成年期,每半年检查一次周边视网膜状况;中老年时期,则需结合其他伴随眼病进行全面诊疗管理。

在本次会议上,周教授介绍了近年来高度近视防控领域的重点工作,包括近视发生和发展的阻断、高度近视并发症的防治等。他希望通过精准的监测与科学的干预,降低高度近视对患者视觉功能及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并呼吁全行业共同努力,从源头防控近视,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小结
2025年,注定是一个充满期待的一年,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眼科领域将迎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为患者带来更优质的视觉健康服务。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期待并创造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



END
欢迎投稿学术成果或临床病例,请将稿件发送至:
editor@globalstar.org.cn 来函必复

更多会议信息&学术资讯
敬请关注:“医学进行时”微信公众号

医学进行时
介绍及传播眼科会议最新资讯,分享眼科学术前沿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