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眼底血管性疾病如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和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等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传统的治疗方法在疗效和治疗间隔上存在诸多不足,导致许多患者无法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着双通路法瑞西单抗医保正式落地,更多眼底血管性疾病的初治患者将能够享受到这一创新药物的治疗,从而实现早期干预,减缓疾病进展,提升治疗效果。这一举措不仅是对患者眼健康的保障,也标志着我国眼科治疗领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初治DME病例
右眼
▲2024年3月27日
右眼法瑞西单抗治疗后7天OCT
左眼
▲2024年3月21日
左眼法瑞西单抗治疗后17小时OCT
▲2024年3月27日
左眼法瑞西单抗治疗后7天OCT
BCVA:0.3,CST:286µm
▲治疗前后黄斑区地形图
经治医生
陆慧琴 教授
李婵 副主任医师
初治nAMD病例
患者男,78岁,右眼视力下降3个月,双眼白内障术后5年,左眼视力0.04,右眼视力0.25。诊断为右眼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可以观察到纤维化,既往无抗VEGF治疗史。2024年3月20日于秦皇岛视光眼科医院接受右眼法瑞西单抗治疗。
▲2024年2月29日,首诊OCT,BCVA:0.25,CST:392 μm
经治医生
周学义 教授
新生血管性AMD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除了与新生血管相关之外,还和炎症以及纤维化相关,对于视网膜来说,一旦发展成纤维化,会导致严重的视力损伤。有研究显示,黄斑区血管渗漏可能影响nAMD纤维化和萎缩性病变的发展。因此恢复血管的稳定性非常重要。
本例初治患者在诊断为AMD并明确纤维化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进展迅速,选择法瑞西单抗进行治疗后,1天就见效,并在7天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视网膜内、视网膜下积液消退明显,CST下降,视力快速恢复。
法瑞西单抗的双通路机制可以分别抑制血管生成素-2(Ang-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两个靶点,抗Ang-2可以实现增强血管稳定性,减少血管渗漏和炎症,抑制病理性新生血管生成,减轻纤维化,提升视力。
初治CRVO病例
患者男,37岁。6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视力下降,门诊拟“左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为主诊断收入院。眼科检查: VOD:0.7,矫正1.0;VOS:0.05,矫正0.4。左眼视网膜可见火焰状出血,网膜血管迂曲扩张,视网膜平伏。OCT显示左眼黄斑区可见隆起及液性暗区。
初步诊断:
1.左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2.左眼黄斑水肿。
法瑞西单抗治疗前OCT,BCVA:0.4,CST:626μm。黄斑区可见隆起及液性暗区质面
经治医生
石栋 教授
对于CRVO来说,尽管年轻患者和老年患者的治疗方案基本相似,但由于年轻患者和老年患者的风险因素不同,及时识别并治疗CRVO的局部和全身病因至关重要。本患者作为新发CRVO患者,且存在黄斑水肿,如不及时治疗,黄斑水肿可能导致视力预后不良。因此新发CRVO患者的黄斑水肿需要积极进行眼内注射治疗,且使用间隔更长的药物有助于减轻患者长期治疗负担。本患者仅有37岁,在治疗上需要考虑其生活及工作的需求,既需要长间隔,也需要少复发。目前治疗RVO-ME的单通路药物仅作用于内皮细胞,无法作用于周细胞,导致血管稳定性无法迅速恢复,水肿反复出现,视网膜结构持续损伤,且需要频繁注射。法瑞西单抗全球Ⅲ期临床研究显示,其可以在急性期消除水肿,实现一针14个字母提升;慢性期减少复发,实现4月长间隔和长期持续稳定获益。患者在使用法瑞西单抗后,视力由0.4提升至0.8,且黄斑水肿迅速消退。
小结
法瑞西单抗凭借其独特的双通路机制,在治疗DME、nAMD和RVO等眼底血管性疾病方面展现出显著的疗效和优势。它不仅能够同时抑制VEGF和Ang-2两条通路,减少周细胞的丢失,恢复血管稳定性。还能够快速消退积液、提升视力,还能延长治疗间隔,减少患者的治疗负担。随着法瑞西单抗在中国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眼底病患者将从中获益,重拾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