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李旭兵老师:蛋鸡层叠笼养模式下如何做好环控?

文摘   2024-08-09 07:30   美国  

「曦曦博士」公众号 is supported by



大家好呀~

近年来,蛋鸡层叠笼养模式在中国迅猛发展,但相匹配的饲养管理和环控技术却相对滞后,如何“硬件与软件”并驾齐驱,进而优化蛋鸡生产性能,已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关键议题今天很开心邀请到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特聘教授、通威畜禽环控特聘资深专家——李旭兵老师,结合他个人经历和我们一起聊聊蛋鸡层叠笼养的环控话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李老师毕业后在边工作,边学习,边实践中成为跨学科专家。他的职业成长经历,恰好也是中国蛋鸡层叠笼养环控技术的发展历程的缩影,一起来听听吧~

音频是我访的音频。Enjoy~ 😊

 🎵 这里是音频 🎵

  「曦曦说」喜马拉雅音频,也可以点我收听哦!

Q. 您的故事?

Your story?

李旭兵:大家好,我本科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2003年上大学时我是少数主动选择动物科学专业的。川农的动物科学分两个方向,一个是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另一个是我选的遗传育种与现代养殖。主动选择这个专业可以说是兴趣和实际的结合,一是小时候父母工作特别忙,买了一套《十万个为什么》给我打发时间,我天天在家看,对书中动植物部分尤其感兴趣,在我心里种下了学生物科学相关学科的种子。二是,我高考报专业的时候,先我一年上大学的同学建议我学动科,说比较实用

毕业后,为了完善自己,我先后在兽药厂、疫苗公司、养殖公司工作过。目前,受聘于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担任特聘教授,主要从事家禽环控应用数据的研究以及环控方面的人才培养。同时,成立河南睿技畜牧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家禽养殖管理、鸡场设计和建设相关的技术服务。


Q.蛋鸡层叠式笼养模式的现在与未来


李旭兵:根据我们近年来检测的数据显示,蛋鸡生产成绩在逐渐提升中,国内做得好的场已经突破了养殖手册的标准生产成绩。520日龄一只鸡可以产到320,甚至超过320枚蛋。

同时,层叠笼养在节约土地和人工成本上有非常大的跨越,这是毋庸置疑的。显著降低人力成本,国内目前可以做到一个人管理5-8万只鸡,而在10年前,人均管理只数只有0.5-1.5万只鸡。

此外,层叠笼养在饲料营养转化方面也有显著优势,现在比地面平养节约饲料8%-10%。饲料是我们养殖的第一大成本,尤其中国本身就是粮食进口大国,因此,在节约粮食上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以蛋鸡层叠笼养模式在国内发展的时间轴来看:

2012年,建设的最早一批的层叠笼养鸡场囿于当时技术的不完善,在基建设计上存在很多缺陷,目前进入了整改期。

2015-2017年,第二批层叠式笼养蛋鸡在国内迅速发展,以国内几个大型龙头企业为主的大规模(50-100万)鸡场设备基础水平很高。但是与设备配套的管理模式没有跟上,经过前几年一线操作,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与之前相比,很多环控和饲喂问题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现在的生产成绩都在快速地提升中。

2020-2023年,国内很多家庭式中小型养殖场转型为层叠笼养模式,原本1、2万只规模的鸡场,经过设施改造就可养殖5-8万只鸡。这部分鸡场的技术功底没那么雄厚,也没有很强的资金实力,所以只能自己摸索养殖技术。这意味着很多中小型鸡场在重复当年的错误,非常需要专业人员来帮助他们少走弯路,提高效益。实际上,这也给很多饲料厂的机会,在饲料成本卷成如此的当下,配套服务才是竞争力的体现

未来,我认为层叠笼养蛋鸡模式一定是蛋鸡养殖的主流,无论是从行业发展,还是从对社会的贡献来说都是有利的。笼养3大关键技术将建立起新的蛋鸡管理体系:

  • 环控的数据化、系统化

  • 营养的全面定制

  • 免疫的数据化管理

随着现代化养殖的发展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也在逐渐提高,行业需要有一定文化基础且喜欢学习的新鲜血液。只有现场实操、数据收集和远程监控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管理鸡场生产。

Q. 如何逐渐突破层叠笼养的环控技术难题?


李旭兵:回顾过往,工作的前10年是我的积累期,为后面突破层叠笼养鸡舍环控技术,创立现代立体通风技术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其实,2009-2012年在正大集团参与小笼养殖项目的时候,没想到中国蛋鸡养殖的发展速度会如此迅猛,以为至少10年以后才能真正往规模化方向发展,成为主流可能要20年。但是从2014年开始到现在,10年间中国蛋鸡养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夜之间到了眼前,我之前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突然之间成了非常宝贵的资源。

  • 用10年时间不断完善知识体系、积累养殖经验、明确研究方向

哈哈,我当年读书的时候直到前几年动物医学都比较吃香,受外界的影响加上自己想要完善养殖知识体系,本科毕业后,我加入河南牧翔兽药厂边工作边学习,自学了兽医传染病和中兽医。

后来,2009年8月份正大集团准备启动小笼养殖项目,想招募一批懂兽医又懂营养的人员,我正好符合要求,于是,经同学引荐进入正大集团,跟随泰国总部的专家组在安徽和湖北一起研发小笼养殖。

这个项目是机遇也是挑战。当时国内的蛋鸡养殖相对落后,整体养殖规模偏小,正因此,正大提出要在中国建设标准化、自动化、规模化的层叠蛋鸡养殖场。我非常认同高密度笼养是未来蛋鸡的发展方向,因此主动参与了这个项目。

就这样从09年到12年,我全程主要参与了从鸡场选址,投资方洽谈,鸡场设计和预算,建材购置、鸡场建设施工、现场工程监理、设备安装、到后期的饲养管理,整个流程走下来超级锻炼人,也学习积累到了非常多宝贵知识和经验。

2012年年底,蛋鸡的营养、疾病诊疗、饲养管理我都学习并在一线实践过了,唯一缺的就是免疫,出于自我完善的想法,我离开正大加入普莱克集团,也是边干边学习,用两年时间把免疫知识学得差不多了。

  • 专注研究环控技术和数字化应用

在工作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环控是养殖的核心灵魂!同时也对环控技术产生了极大兴趣。

来到2015年,在国内层叠笼层叠式设备已经兴起,开始比较快速地发展。当时出现了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配套层叠式设备的管理模式几乎是空白的,大家对此都感到迷茫。确实,当时是没有数据,也没有资源去学习或者说去对接,只能自己摸索!

因此,2015年6月--2016年8月我加入禾丰,到禾丰合作的蛋鸡场当场长,重新回到一线把适合层叠式笼养鸡舍的通风、饲喂模式、光照策略等等,实践、整理总结出来。

2017—2019年,我开始跟河南工业经济学院合作,学院抽调大量的学生配合我做了3年的环控数据,并且有20多个学生以环控为主题完成毕业论文。

2019年之后,我开始归纳整理数据,发现层叠笼养新整理出来的数据跟平面养殖的有差异,我们陷入了困境,对环控未来的走向很迷茫。那个时候是以控温为主,控到最后却发现是顾此失彼,已经没办法再往前走了。。。

  • 突破环控技术的临门一脚

我们计划自费去实地考察荷兰、比利时的通风模式。也是偶然,一个鸡场老板受荷兰某知名饲料邀请去荷兰学习,他拍了几张荷兰鸡场的照片给我,我一看跟我的设计几乎是一模一样!我的方向是对的!当即我就取消了出国考察的计划,坚定地沿着自己原本的方向继续往前。

助力风机示意图(图源:李旭兵)


先前,我设计的超长鸡舍空气循环系统,通过3年的鸡舍实验验证了有效性。加上看到国外鸡场照片上的助力风机。因此我当时决定,不破不立!把原本的平面通风的理论体系和我们的数据对照,只要不一样的就替换。

整个从顶端开始往下破,几乎是破到最开始的阶段,我们恍然大悟,发现了环控的诀窍:「控温只是结果不是目的,环控的核心是控风」

做了三年的助力风机实验,带领我走进了「风控领域」,进入了环控的新层级。

  • 将研究成果进行大规模验证

2020-2022年,我跟很多大型的养殖企业合作,把风控模型介入到养殖一线去验证调整,期间取得了很多优秀的生产成绩,进一步证明立体通风系统的数据是有效的。

2023年,我将数据彻底归纳,在行业内提出并推广新的通风模式「立体通风模式」。同时,和大型养殖场不断加深合作,显著提升了合作公司的生产成绩,最终确定了立体通风模式体数据体系。

  • 优化配套养殖技术

环控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是核心,但也需要其他层面去协调配合,所以要从光照程序、饲喂模式、舍内控光、疾病防控等各个层面介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配套体系。

拿肉鸡举例,根据鸡的生理生长特征,在前期5-15日龄,控制体重增重速度,根据这一阶段的营养需求,调整饲料配方,强化蛋白含量,让鸡的内脏器官,尤其是免疫器官得到充分的发育。此外,这个阶段需要严控温差,舍内温度要非常均衡。

15-25日龄通风转换的过程中,根据鸡舍的构造,屋脊的高度等因素不断调整通风体系,严控应激源,减少应激,让通风、温度、湿度等等实现平稳过渡,这样鸡的健康状况就不受影响。我们做到了全年平均98.3%的成活率,把治疗性用药费用从一只鸡9毛钱降到了3毛。


Q. 层叠笼养环控易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李旭兵:

1.  通风转换不稳定

做到平稳过渡的关键就是「控制舍内温差」。从舍内温差的角度来看,哎?舍内温差不大,为啥鸡生产性能不好?

这就要聊聊舍内「环控数据的测量」了。

只取鸡舍内前后两端的温度,这是不准确的。因为,鸡舍的前后温差可能只有1—2度之间。但实际上,舍内最高温和最低温的差异可能达到8度之多。

想要了解舍内温真实情况,要做前后、纵向、横向、斜向的温度测定。把鸡舍从前到后平均分成5—6个测量点,每个测量点的每一层每一列设5566个采温点,每一列每一层都要采集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氨气等数据,这样才能反映出舍内真实环境状况。

肉鸡和蛋鸡的层叠笼养是用一套数据模型和通风模型,基础的原理和数据是一样的。只不过和肉鸡相比,蛋鸡笼养层数更高,因此要求得更精准,整个通风设计相对会更复杂。

现在笼养出现6层、8层、9层,甚至未来出现的12层、16层,这样就需要设置中央工作平台隔层,将鸡笼在垂直方向上划分几个空间。我在国内率先提出多层小窗模式,经验证对多层和超多层层叠笼养鸡舍的环控管理效果非常好。

2.  舍内温差大和空气质量差

在封闭式鸡舍中,排首位的影响生产成绩的疾病诱导因素就是粉尘只有把粉尘控制住,患病率才会很低。即使温度略有偏差,也不会出现特别严重的问题。

  • 舍内温差大和空气质量差的根本原因是舍内气体流动不顺畅保障笼内环境良好,负压控制是关键。

通过提高过道风速,使笼子和过道之间形成二次负压。由于压力差笼内的污浊空气会被全部吸入到过道中,相应的新鲜空气补充进入笼内,由此保证了鸡群生活区域的空气质量永远是最好的。污浊空气都存留在过道和笼层以上的空间。

热量也是靠风来搬运的,舍内气体流动顺畅,舍内实际温度分布也会更均匀,温湿度的差异会更小。

这也说明了另一个问题,探头放在笼外测得的空气质量数据,并不能代表笼内,即鸡生活区域的空气质量的真实情况。这也是现在很多人误认为二氧化碳浓度只能控制在5000ppm的原因。其实,笼内二氧化碳的浓度<=3000ppm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 如何保障舍内空气质量?风机的启动顺序是关键,决定了有害气体的排出效率和效果。

根据彩色烟雾实验模拟此可以把烟雾理解为粉尘)出来的粉尘走势。观察粉尘排出情况,我们一般会在鸡舍的前1/3位置释放烟雾,观测过道内的烟雾从前段位置到尾端用的时间。然后通过控制有色烟雾在鸡舍内的流向、流速、蓄积位置等来判断粉尘的走向。

我们建议多层风机的启动顺序是先开启中间靠上位置的风机,后两边和上下的方式。同时,搭配助力风机,通过有效地控制进风速度和角度,打通舍内气流。

现场彩色烟雾实验图(图源:李旭兵)

简单来说下原理:

如下图所示,小窗进来的风进行预温,将顶层热量混合后,再将风拉下来,在笼顶以上50~80cm的位置向两侧折开,形成两个半循环。

负压通风下理想气流状态(图源:李旭兵)

因为开启的是中间靠上的风机,小窗进来的风更容易向上去混合热的空气,随后向下折射的过程中,中间会形成一个两侧新鲜空气不结合的通道,这个通道垂直方向上下形成压力差,让下层的空气形成上升气流。

这样沉积在底层和鸡舍后1/3的二氧化碳和粉尘,随着气流挟到相对高的区域,随之被排出鸡舍。

3.  环控数据使用错误

平养的通风数据不适用层叠笼养模式!

发生在东北、山东地区很典型的案例,很多层叠笼养鸡场沿用平养环控数据,负压是设定20-30Pa或者25-30Pa的压力,导致了比较严重的黑肺病。其发病日龄恰恰就是在15-25日龄通风转换的过程期间。

我们团队经过研究,逐步降低负压到14-15Pa左右时,鸡的生长和抗病能力逐渐增强,饲料转化率也有所提高

(平面通风模式 vs. 立体通风模式:

平面通风模式是高负压,鸡群生活区域是舍内贴近地面50cm的相对平稳区,污浊空气向上释放于没有鸡的空旷空间。

而层叠笼养鸡的生存空间是从地面到笼层向上30cm,因此,整个空间的空气质量都要去考虑,污浊空气的存储空间只有笼顶30cm往上和过道。)


不同风速对舍内通风的影响(图源:李旭兵)

Q. 养殖系统化、数字化管理的好处


李旭兵:1.  对养殖成绩的好处

养殖三大体系——管理、营养和免疫。目前,营养饲料板块已经实现数据化、系统化,并且做得很完善。可以做到根据品种和日龄配置不同的营养配方,不同的营养配比。

基于免疫的数据分析和数据监控,免疫的相关技术体系也很完善。只是说目前大型的养殖场都在做,而很多中小型的养殖场还没有意识到这一块的重要性,我们只需要把数据配套服务做好,这也就实现了。

目前,最大的难点其实就是管理数据的管理,以前的管理全凭经验,而现在管理数据的核心就是环控。我们把环控数据化突破之后,配合饲喂和营养模式的调整,再结合现场的反馈,循环往复,实现对饲喂模式的动态调整。

家禽信息管理系统示意图(图源:Zheng et al. 2021)

很多老养殖户会问一个问题:为啥某一批养得很好,可是其他批都比不过?

那我也有疑问:你能把好的那批的养殖模式复制出来吗?因为没有数据支持,答案肯定是不能。

环控数据、管理数据、营养数据、免疫数据这4大数据体系健全之后,意味着蛋鸡的全面数字化管理的实现,而数字化管理的最大的优势是可实现复制化。

鸡场每一批的管理数据都有了,就可以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不断提升鸡场的管理水平,生产成绩会越来越好,这就是数字化的魅力

环控数据远程监控平台——手机界面
(图源:李旭兵)


2.  对人员管理的好处

养殖系统化数字化管理在员工管理和工作幸福感上也非常重要。以前的养殖全凭场长或者老板的个人判断,是没办法进行定性定量定岗。而全面数据化,引进工业管理4.0模式,可以实现定岗、定性、定量、定责地对员工考核,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性都可以得到提升

同时,可以实现人员的轮休,人动,数据不动,接管生产的员工按照规定数据操作就可以,解决了员工休假难的问题。

如果在中国可以实现比较灵活的人员轮休,这不就是我们在西方看到的,从事养殖的人一样有周末可以出去玩,一样可以兼顾家庭。如果再实现了休假自由,畜牧业跟其他行业又有什么区别?这将会大大提高农牧业从业者的幸福感。


Q. 对动物福利养殖的看法


李旭兵:福利养殖有其存在的空间,也有它发展的必然性。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大家对食品的需求必然会出现差异化,一些中高端收入人群可能会更加追求食品的品质。为了满足这部分的市场需要,福利养殖应运而生。

但是,我不太赞成福利养殖的全面推广。首先,国内面临人口和食品供给之间的矛盾和压力,如果走全面福利养殖,那就意味着现在的产蛋鸡的存栏量要从10亿扩张到20亿才能满足需求。可想而知,粮食、人力成本、基础设施费用等等各方面的压力就增加了。

福利鸡蛋价格图(图片来源:https://www.agripost.cn/)

Q. 遇见年轻的自己,你会对他说什么?


李旭兵:回顾从业这十几年,一路走来很坎坷。但是,我很庆幸赶上了中国整个畜牧业巨变的时代,让我有了用武之地。

我培养的很多学生和我反馈说:“咱们行业其实挺好的,没有传说的那么脏乱差,很有趣,也很有发展空间”。确实,很多同学经过几年的工作,都在很好的职位上发光发热。

我相信未来畜牧业会越来越人性化,学校招生动科专业这几年的爆红爆火也印证了这一点。咱们畜牧行业展现出的不断变革之态也让社会对我们有了新的认识。

我想说无论做哪个行业,都需要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去做,不要急,人生的回报在后面。另外,人生的成长经历是我们最大的财富


- End - 
编辑/采访:孙童鹤 | 校正定稿:李旭兵;Xixi Team


推荐阅读




⭐️ 别忘了将「曦曦博士」公众号“设为星”,才不会错过新推送哦 ⭐️
欢迎留言,一键三连!
分享、在看、赞...👇🏻

曦曦博士
走心的动物营养学博士一枚,与你聊聊科学养猪养鸡那些事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