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曦博士」公众号 is supported by
大家好呀,我是曦曦博士公众号的朝晖!
前不久,我在刷小红书的时候,偶然看到了一个叫「猪场严选」博主,在猪舍里面拍视频,带着好奇心我点开了他的主页。一看,居然是一个99年的“厂二代”在猪场一线干基层的活。他在用最朴素的话语,讲述最真实的猪场故事。
进一步了解了他的故事之后,我发现年轻人的想法真的很有意思。虽然顶着“厂二代”的头衔,但是他却在最基层,代表着千千万万在基层岗位的养殖一线人员。而他的目标,是希望带着他的猪,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于是我马上邀请了这位博主小冯,来和我们聊一聊他的故事。他也应该是我们有史以来邀请过最年轻的嘉宾哈。话不多说,我们让嘉宾小冯自己来讲述他的故事。
(文章末尾有完整的采访视频)
Q
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故事吧
小冯: 各位「曦曦博士公众号」的读者、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冯,我是一名在猪场基层一线实习的“厂二代”。虽然我是99年的,比较年轻,但是也马上26岁了,和我们项目里的很多00后比,也没有那么年轻了哈哈。
我现在所在的项目是福建银顶,应该是全中国一流的丹系母猪场,窝均活产可以达到18头。但是我们中国的顶尖水平,在丹麦也只能算中上游,而且还是在多了一个夜班人员的情况下。所以我也希望在可预见的未来,多学习多实践,尽快提升养殖和育种水平。
Q
你是如何进入到这个行业的?
但是读书的时候,刚好遇到了新冠疫情,我当时正好在国内过年,于是我跟家里人商量了一下,就先待在国内工作一阵子吧。一工作起来又发现,我做得还可以,那干脆先休学,继续积累实践经验,等全球新冠疫情结束吧。但是没过多久,国内的就业市场急转直下,我在大公司里没有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于是和家里人商量后,我选择到家里的猪场来工作。
因为我学的不是这个专业,所以当时最大的想法是,到猪场学习一下最基础的养猪知识,同时呢,看看能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在自媒体上有些创新。最初做的账号叫做「你的网络邻猪银顶」,通过基层养猪人,来展示他们的工作视角和生活视角。我当时应该是最早开始做养猪自媒体的,也吸引了不少流量。后来陆陆续续很多养猪企业开始做自媒体,应该也都是借鉴了我们当时的模式。
(朝晖补充: 我这里总结一下,有两点我很赞赏。第一,是你通过自己的留学经历和工作经历,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并且大胆尝试了;第二,是你没有「学历羞耻」,很勇敢。也证明了学历并不是必需品,不一定课堂的知识才叫学习,实践中的学习也很宝贵。因为我最近发现,有学历不一定有文化,有文化不一定有认知。但是你的文化和认知已经超越了很多人了)
我同意杨哥说的,学历不能代表一切。但是当下中国社会的运行规则下,学历在大多数时候又代表了很多东西。像我这样的“大专生”能得到机会,其实是非常幸运的,可能只是一个例外,我也希望大家能够不以学历论英雄,给“例外们”多一点点机会。
Q
作为一名可以躺赢的“厂二代”,为什么你从最基层做起呢?
小冯:
「我的处境就代表了所有基层年轻人的处境」
我觉得任何人在基层实践都是很有必要的,可能大家关注到我,只是因为我比家人期待或者公众认知里的“基层体验”久了很多,快两年了。
最初我们的想法是,在基层学习养猪知识。我们公司是一个种猪公司,但是让我跨专业去做育种的核心业务,可能有点不现实。不过,我可以学习基础的养猪知识,养猪过程中的常识,比如母猪什么时候发情,什么时候断奶,什么时候配种,这些每个部门得至少待上一个月才清楚。
在基层的过程中,我又发现了一个问题:中高层普遍对于基层年轻人(尤其是后疫情时代)的需求缺乏一个正确的认知。
我自己就是一个基层年轻人,我没有从家里拿钱的习惯,所以我来到猪场和其他人一样,拿几千块的实习工资。实习了两个月,考了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没考好,只拿到了次级的转正工资,确实生活捉襟见肘。虽然厂里包吃包住,但是我马上要结婚,家里还养了宠物,生活开销相当大。我的处境就代表了所有基层年轻人的处境。
所以我想在基层待久一点,切身体会基层年轻人的生活。往大了说,我想对中国社会快速转变中的年轻人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我最近发的帖子也说了,你只有在猪场刷上几个月的猪圈,你才能真正搞懂基层员工的苦,你才能明白中国社会最基层的人民处在一个什么状态,以及疫情前后大家心态上的天差地别。
「后疫情时代年轻人的需求」
这里延伸一下,为什么要对比疫情前后呢?因为疫情前,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民族叙事,大家讨论的都是国家和民族越来越强大。随之而来,大家的钱包也越来越鼓,区别无非是你多赚,我少赚的事情。大家都有钱赚的时候,没人会去关心阶级叙事;但是疫情后,经济形势有变化,当大家赚的越来越少时,矛盾就出现了,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对于荷包本来就不鼓的底层年轻人。
举个例子,2018年的时候,我们场里办经验分享学习的培训会,年轻人都抢着来听,因为非瘟肆虐的情况下,有无数的行业大洗牌机会。你今天多学一点,你明天当上段长或场长的机会就大一点。而今天,已经完全不是这样的情况了,没有那么多机会了,只有场长完全退出这个行业腾出位置了,你才可能有晋升机会。机会没有了,对未来的憧憬没有了,就不会有人来听培训了。
我觉得我们公司已经算是很开明的公司了,但是有些领导(包括我家人)之前做得很不好。他们觉得,哎,我们的培训搞得这么好,怎么没年轻人来听?其他公司还花钱来找我们培训呢。但是事实是,年轻人一天干了8个小时累得不行,下班还要来听人唠唠叨叨一个小时,听了又没有晋升机会,有什么意义呢?公司的生产成绩可以提高,但是又不反映在收入上,对我个人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年轻人的幸福感低,离职率高。
我把这个问题反映了,公司也听取了我的建议,把流程改了。现在,我们场年轻人的离职率低了,离职过的年轻人也会主动想回到项目中来。
无论是中国也好,外国也好,养猪始终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很多环节机器能加快我们的速度,但是不能替代人力。所以把人留住,是一个大问题。
这是我认为我在基层最大的收获。我作为年轻人,把年轻人真实的想法,传达到了中高层,及时回正方向。往大了说,是把中国社会转型中,底层人民的需求给表述出来。
(朝晖感悟: 这一段聊下来,我特别赞赏你的观点。一,是你讲的非常接地气,很扎实,没有那种假大空的东西;二,是你通过自己在基层的体验,解决了企业里真正的矛盾,上层和底层沟通脱钩的矛盾,这是很多企业面临的问题)
Q
除了日常养猪,你还是一名视频博主,和我们分享当博主的故事吧!
朝晖补充:
我们公众号之前聊过美国的「猪肉信任联盟」,说到现在养殖业和公众之间传达正确信息有难度,因为信息传播媒体的变化,公众对权威科学普遍缺乏信任,以及虚假信息充斥信息渠道。他们提到了和公众沟通的四个点。
一,把专业内容简化公众易懂的消息;
二,用心选择要传播的内容;
三,保持稳定和持续的输出;
四,让有影响力的人来传播信息。
这四点其实小冯有意无意之间,都做到了,完全符合了高效沟通渠道的几个方面。
扩展阅读:
🔗 如何让消费者了解真实的养猪业?让“科普”与“沟通”完成闭环...
小冯的视频账号,以及他日常录视频的背景
Q
爆款视频出现后,有什么印象深刻的经历?
Q
最近你关于动物福利的一个视频火了,和我们讲讲,你认为动物福利在养殖业真正的意义吧?
Q
面对普罗大众的视频博主,能让消费者直观看到养猪行业,消除误解,未来是否能以此为渠道,直播带货,打通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道路呢?
食品行业,最大的问题是信任。光靠相关职能部门来监管,确确实实是太难了。我遇到过很多小的养殖户或者散户,在后台问我养猪治病的问题,等我过两天有空回复了,他们告诉我猪已经卖了。这些病猪不一定经过了正规的屠宰场,后续的肉制品怎么追踪也是一个迷,说不定就进了我们的肚子。
视频博主们既可以给消费者带去食品安全的知识,也可以养殖户带去一些养猪的知识。无论哪种方式,我们需要更多真实的人,用真实的信息,和消费者进行有效的、值得信赖的沟通。
Q
推荐的资料
《我们应有的反思》——葛剑雄
我本人其实和动物保护组织者、素食主义者、社会学家都有过比较深入的沟通,我发现他们中有一部分人还不够成熟,只考虑到了自己想关注的东西,但完全没有考虑到中国社会的复杂性。
同时养猪业是食品行业下的一个细分产业,所以消费者对我们的了解太少了。如何有效地和消费者进行沟通?首先要了解他们,读这些书能够提高我们自己对整个社会的认知。
Q
会给其他年轻人们什么建议?
讲到这里,这期采访就算是告一段落啦。我自己非常享受和小冯近一个小时的交流,他敢想敢做,对行业、对社会有非常清晰的认知,也当了一回年轻人的「互联网嘴替」,不知年轻的朋友们是否同意他的看法?年长的朋友们有没有得到什么启发?
欢迎大家在文章下面留言评论交流!
完整的采访视频放在视频号啦!戳这里👇
- End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