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年、留学生、厂二代|为什么他选择坚守猪场基层

文摘   科学   2024-10-24 07:31   美国  


「曦曦博士」公众号 is supported by





大家好呀我是曦曦博士公众号的朝晖

前不久,我在刷小红书的时候,偶然看到了一个叫「猪场严选」博主,在猪舍里面拍视频,带着好奇心我点开了他的主页。一看,居然是一个99年的“厂二代”在猪场一线干基层的活他在用最朴素的话语,讲述最真实的猪场故事。

进一步了解了他的故事之后,我发现年轻人的想法真的很有意思。虽然顶着“厂二代”的头衔,但是他却在最基层,代表着千千万万在基层岗位的养殖一线人员。他的目标,是希望带着他的猪,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于是我马上邀请了这位博主小冯,来和我们聊一聊他的故事。他也应该是我们有史以来邀请过最年轻的嘉宾哈。话不多说,我们让嘉宾小冯自己来讲述他的故事。 

(文章末尾有完整的采访视频)

 🎵 这里是音频 🎵

Q


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故事吧

小冯: 各位「曦曦博士公众号」的读者、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冯,我是一名在猪场基层一线实习的“厂二代”。虽然我是99年的,比较年轻,但是也马上26岁了,和我们项目里的很多00后比,也没有那么年轻了哈哈。

我现在所在的项目是福建银顶,应该是全中国一流的丹系母猪场,窝均活产可以达到18头。但是我们中国的顶尖水平,在丹麦也只能算中上游,而且还是在多了一个夜班人员的情况下。所以我也希望在可预见的未来,多学习多实践,尽快提升养殖和育种水平。


Q

你是如何进入到这个行业的?

小冯: 
「初中出国留学 高中休学创业」
其实我初中就出国留学到美国读书了。到了高中的时候,因为年轻人的一腔热血,想要创业,于是2014年左右就说服了家人,傻不愣登地休学创业了
由于我年纪还比较小的时候就到了国外读书,当时就遇到了严重的「身份认同感缺失」问题,经常会想“我是谁”。表面看上去,我左右逢源,能同时跟中国人和美国人打成一片;但是实际上,我内心知道我并不是美国人,可是自己也不那么中国了。相信很多在海外的华人都会遇到这样的困惑。
所以当时创业做的是汉服,想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我们穿着汉服,走遍了中国所有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和穿着少数民族服饰的当地人一起合影。当时的想法是探究一下不同的民族政策导致的国人文化认同感缺失的问题。
这段创业经历持续了两三年,也做出了不错的成绩。但是那个行业里有严重的派系问题,我又不是那个领域科班出身,很难融入。后来我就觉得,重新回到校园读书吧。
「大学期间休学 回国进入猪场」
因为我高中休学创业了,所以考大学的时候不能去最顶尖的学校,只去了一个Community College,也就是社区大学。美国的社区大学,其实也就是相当于国内的大专,所以经常有人问我,你英语这么好,是留美博士吗?我会开玩笑说,我只是一个留美大专生。
我大学学的是宏观经济和工商管理,所以在我各个平台的视频里,我会带入消费者的视角,从经济学角度去解析很多养猪业发生的事情。

但是读书的时候,刚好遇到了新冠疫情,我当时正好在国内过年,于是我跟家里人商量了一下,就先待在国内工作一阵子吧。一工作起来又发现,我做得还可以,那干脆先休学,继续积累实践经验,等全球新冠疫情结束吧。但是没过多久,国内的就业市场急转直下,我在大公司里没有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于是和家里人商量后,我选择到家里的猪场来工作

因为我学的不是这个专业,所以当时最大的想法是,到猪场学习一下最基础的养猪知识,同时呢,看看能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在自媒体上有些创新。最初做的账号叫做「你的网络邻猪银顶」,通过基层养猪人,来展示他们的工作视角和生活视角。我当时应该是最早开始做养猪自媒体的,也吸引了不少流量。后来陆陆续续很多养猪企业开始做自媒体,应该也都是借鉴了我们当时的模式。

(朝晖补充我这里总结一下,有两点我很赞赏。第一,是你通过自己的留学经历和工作经历,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并且大胆尝试了;第二,是你没有「学历羞耻」,很勇敢。也证明了学历并不是必需品,不一定课堂的知识才叫学习,实践中的学习也很宝贵。因为我最近发现,有学历不一定有文化,有文化不一定有认知。但是你的文化和认知已经超越了很多人了)

我同意杨哥说的,学历不能代表一切。但是当下中国社会的运行规则下,学历在大多数时候又代表了很多东西。像我这样的“大专生”能得到机会,其实是非常幸运的,可能只是一个例外,我也希望大家能够不以学历论英雄,给“例外们”多一点点机会。


Q

作为一名可以躺赢的“厂二代”,为什么你从最基层做起呢?

小冯: 

「我的处境就代表了所有基层年轻人的处境」

我觉得任何人在基层实践都是很有必要的,可能大家关注到我,只是因为我比家人期待或者公众认知里的“基层体验”久了很多,快两年了。

最初我们的想法是,在基层学习养猪知识。我们公司是一个种猪公司,但是让我跨专业去做育种的核心业务,可能有点不现实。不过,我可以学习基础的养猪知识,养猪过程中的常识,比如母猪什么时候发情,什么时候断奶,什么时候配种,这些每个部门得至少待上一个月才清楚。

在基层的过程中,我又发现了一个问题:中高层普遍对于基层年轻人(尤其是后疫情时代)的需求缺乏一个正确的认知

我自己就是一个基层年轻人,我没有从家里拿钱的习惯,所以我来到猪场和其他人一样,拿几千块的实习工资。实习了两个月,考了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没考好,只拿到了次级的转正工资,确实生活捉襟见肘。虽然厂里包吃包住,但是我马上要结婚,家里还养了宠物,生活开销相当大。我的处境就代表了所有基层年轻人的处境

所以我想在基层待久一点,切身体会基层年轻人的生活。往大了说,我想对中国社会快速转变中的年轻人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我最近发的帖子也说了,你只有在猪场刷上几个月的猪圈,你才能真正搞懂基层员工的苦,你才能明白中国社会最基层的人民处在一个什么状态,以及疫情前后大家心态上的天差地别

「后疫情时代年轻人的需求」

这里延伸一下,为什么要对比疫情前后呢?因为疫情前,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民族叙事,大家讨论的都是国家和民族越来越强大。随之而来,大家的钱包也越来越鼓,区别无非是你多赚,我少赚的事情。大家都有钱赚的时候,没人会去关心阶级叙事;但是疫情后,经济形势有变化,当大家赚的越来越少时,矛盾就出现了,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对于荷包本来就不鼓的底层年轻人

举个例子,2018年的时候,我们场里办经验分享学习的培训会,年轻人都抢着来听,因为非瘟肆虐的情况下,有无数的行业大洗牌机会。你今天多学一点,你明天当上段长或场长的机会就大一点。而今天,已经完全不是这样的情况了,没有那么多机会了,只有场长完全退出这个行业腾出位置了,你才可能有晋升机会。机会没有了,对未来的憧憬没有了,就不会有人来听培训了。

我觉得我们公司已经算是很开明的公司了,但是有些领导(包括我家人)之前做得很不好。他们觉得,哎,我们的培训搞得这么好,怎么没年轻人来听?其他公司还花钱来找我们培训呢。但是事实是,年轻人一天干了8个小时累得不行,下班还要来听人唠唠叨叨一个小时,听了又没有晋升机会,有什么意义呢?公司的生产成绩可以提高,但是又不反映在收入上,对我个人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年轻人的幸福感低,离职率高。

我把这个问题反映了,公司也听取了我的建议,把流程改了。现在,我们场年轻人的离职率低了,离职过的年轻人也会主动想回到项目中来。

无论是中国也好,外国也好,养猪始终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很多环节机器能加快我们的速度,但是不能替代人力。所以把人留住,是一个大问题。

这是我认为我在基层最大的收获。我作为年轻人,把年轻人真实的想法,传达到了中高层,及时回正方向。往大了说,是把中国社会转型中,底层人民的需求给表述出来。

朝晖感悟这一段聊下来,我特别赞赏你的观点。一,是你讲的非常接地气,很扎实,没有那种假大空的东西;二,是你通过自己在基层的体验,解决了企业里真正的矛盾,上层和底层沟通脱钩的矛盾,这是很多企业面临的问题)


Q

除了日常养猪,你还是一名视频博主,和我们分享当博主的故事吧!

小冯: 
「白天养猪晚上做视频博主的真实感受以及收获」
是的,我白天在猪场养猪,晚上会拍视频、剪视频、当博主,之前有「你的网络邻猪银顶」这个视频号,最近有运营小红书「猪场严选」这个号。现在回想,真的是后悔,哈哈,因为白天猪场干苦力,晚上剪视频又是干苦力,太累了!我现在一脑袋白头发。
当时我决定回家里公司的时候,就已经有这个打算了。白天在基层实习,晚上给公司和个人做视频。我本身入行的时候,对于育种一窍不通,所以拍视频正好可以记录我作为一个外行真实的感悟。同时,消费者本身对于食品安全也的确缺少一个了解渠道,我把这些真实的内容记录下来,可以帮助消费者们认识到真实的养猪业。
当时也是年轻气盛,身体好,我觉得8个小时上班,4个小时做视频,绰绰有余。真的来了猪场之后,我发现这也太累了。其实工作8小时也还好,但是在猪场里每天干8个小时,真的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猪场宿舍两点一线,刚到宿舍休息一会,眼睛一闭一睁,又要上班了,真的是极度枯燥。
不过好在我们公司在猪价低迷的情况下,靠着我在自媒体上做的视频,很快在国内打开了知名度,促成了一些销售。
「视频博主的社会责任感」
另一方面,我也感觉到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虽然我们公司的规模远不及一些巨无霸企业,但是也算是做到了种猪产业的头部。作为头部企业,我们有责任提供有效的沟通渠道,引导公众和消费者们了解到他们餐桌上的猪肉是怎么来的。我个人认为,过去几十年里,我们行业在和消费者沟通和宣传方面做得非常不够,所以需要有人站出来做这样的事情。
如果只是从专业角度去讲,公众不会喜欢听,但是从他们感兴趣的点切入,再附带一些专业内容,他们会更愿意听,也更信任。比如我所有的视频,就是我身后的猪舍,观众们知道我是正儿八经在猪舍里录的视频,再利用我学到的知识解释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大家的信任度就高多了。
比如我最近的一个视频,切入点就是大多数人非常喜欢的经典美剧《老友记》,主角之一的Chandler有三个乳头,所以Monica就此展开了讨论,这是剧里的经典场面。我借此和我的粉丝们简单科普了一下,种猪场育种选种也要参考乳头数,专业性和趣味性结合。
这些视频是我传播出去的,功臣有我,但功臣不必在我。我吸引到了很多关注,可其实我只是一个搬运工,内容其实是源自深耕技术领域的专家们,比如我们公司的领导、首席科学家,以及博士们。

朝晖补充

我们公众号之前聊过美国的「猪肉信任联盟」,说到现在养殖业和公众之间传达正确信息有难度,因为信息传播媒体的变化,公众对权威科学普遍缺乏信任,以及虚假信息充斥信息渠道。他们提到了和公众沟通的四个点。

一,把专业内容简化公众易懂的消息;

二,用心选择要传播的内容;

三,保持稳定和持续的输出;

四,让有影响力的人来传播信息。

这四点其实小冯有意无意之间,都做到了,完全符合了高效沟通渠道的几个方面。


扩展阅读:

🔗 如何让消费者了解真实的养猪业?让“科普”与“沟通”完成闭环...

🔗 农牧人的声音:如何与消费者有效沟通,了解真实养殖业


小冯的视频账号,以及他日常录视频的背景

 

Q

爆款视频出现后,有什么印象深刻的经历?

小冯: 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在家长们面前,腰杆挺得越来越直了
之前我把公司视频号的确做得蛮好的,应该是做到了行业第一。但是面对企业的B端内容做得再好,面对消费者的C端内容还是差很远很远的。所以我希望把精力更多放在我个人的视频账号,多输出一些消费者能看懂的内容,但是家人们极其不满意,非常反对。
我自己其实是从实习生一点点做到了次顶级的技术员,后来又当上了场长助理,工资涨到了万把块钱,跟最开始的工资比翻了倍,开心得不得了。这个时候,我提出了做消费者喜欢的视频这个想法,被训了一顿,还没开心两天,又被降职到了最基层的技术员。
但我的性格就是,我会非常坚定地做我认为正确的事情,我觉得这也是我做视频博主能有些成绩的原因。
我当时干了一件事,2023年的春节,我邀请了我们公司的高管,到我现在所处的这个猪场来冲洗猪舍,和我们一起拍视频。2023年的春节是疫情之后第一个春节,大家好不容易有机会能和家人过个团圆年,所以要说服他们,其实不是那么容易的。好在他们心系基层,来到了我们猪场,春节期间,经过两天三晚的隔离,然后亲自上阵去冲洗猪圈,再跟我们留场的基层员工一起过年,打成一片。
虽然管理层心系基层,所以答应了我的要求,但是也有不少人担心,觉得观众会不会认为我们在作秀,哗众取宠。但是我还是很坚定希望拍这个视频,给我们账号奠定一个基调。我觉得不用在意别人怎么看,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观众能看到的,是亿级公司的高管在别人都在团聚的春节,和基层工作人员过年,在体感温度零下的时候,亲自冲洗猪圈。这表达了一个态度!


Q

最近你关于动物福利的一个视频火了,和我们讲讲,你认为动物福利在养殖业真正的意义吧?

小冯我们先把时钟拨回到很多年前,我小时候就走遍了中国很多的贫困地区,我亲自在极度贫困的家庭生活体验过,一个月开销只有100元的那种家庭。我深刻意识到中国社会是有巨大层级偏差的。我们不能让低收入的群体,去理解高收入人群所想要的动物福利,他们是完全不能体会也不能理解的除了收入,还有教育程度。大家的受到的教育也是差别非常大的,所以追求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
因此,当我们说到动物福利的时候,我们是为消费者提供了多一个选择。对于那些不在意动物福利的消费者,我们不能剥夺他们享受物美价廉肉制品的权利。对于那些在意动物福利的消费者,我们提供了另一种选择。这两个群体可以齐头并进,互相尊重,互不干涉。
小红书上我的视频聊了最近很火的事情,一头猪在高速上从运猪车上摔下来这件事,有20多万点赞,是我有史以来最火的视频。我当时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关注,没有想到中国社会有这么多消费者在意动物福利,这也反映了我自己认知的不足。
从社会学角度讲,关注动物福利其实也是社会的进步,大家减少虐待动物的行为,其实说白了,是帮我们减少社会上那些隐藏的心理变态。
既然有这么多消费者关注这个事情,我们也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个选择。未来是否可以像欧美一样,有专门的标签,用于区分满足动物福利的这些肉制品,让消费者可以自行选择,消费那些养殖和屠宰过程没有痛苦的肉制品。这个事情欧美现在已经非常流行了,我们其实也可以把这个事情提上日程。


Q

面对普罗大众的视频博主,能让消费者直观看到养猪行业,消除误解,未来是否能以此为渠道,直播带货,打通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道路呢?

小冯我在今年春天其实就开始想做直播带货的事情,结果后来我骨折了,耽误了些时间。
我本人也是经常网购的,但是我不会因为主播叫我一声“家人”,就轻易做出购买决策,因为吃的东西,我还是额外上心的。除了直播间的宣传,我还需要了解更多信息。毕竟我们都看过那些不实直播间,主播带货热火朝天,但是其实卖的是淋巴肉。对这种事情我既羞愧又困扰。在产业链上游的我们,和产业链下游的他们,中间隔得太远了。
所以我觉得食品行业还是需要像我们一样,有专业知识的人,来帮助消费者梳理信息。无论是自然人还是企业机构,我们需要更多更多人参与进来,专注在肉食品这一个种类,像我一样在养猪场,或者屠宰场,或者其他环节,给消费者们透明可信的信息。

食品行业,最大的问题是信任。光靠相关职能部门来监管,确确实实是太难了。我遇到过很多小的养殖户或者散户,在后台问我养猪治病的问题,等我过两天有空回复了,他们告诉我猪已经卖了。这些病猪不一定经过了正规的屠宰场,后续的肉制品怎么追踪也是一个迷,说不定就进了我们的肚子。

视频博主们既可以给消费者带去食品安全的知识,也可以养殖户带去一些养猪的知识。无论哪种方式,我们需要更多真实的人,用真实的信息,和消费者进行有效的、值得信赖的沟通。



Q

推荐的资料

小冯我推荐两本书吧,我在我视频的评论区多次推荐过这两本书。读这两本书,能够帮助我们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待整个中国社会。
《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许倬云

《我们应有的反思》——葛剑雄

我本人其实和动物保护组织者、素食主义者、社会学家都有过比较深入的沟通,我发现他们中有一部分人还不够成熟,只考虑到了自己想关注的东西,但完全没有考虑到中国社会的复杂性。

同时养猪业是食品行业下的一个细分产业,所以消费者对我们的了解太少了。如何有效地和消费者进行沟通?首先要了解他们,读这些书能够提高我们自己对整个社会的认知。


Q

会给其他年轻人们什么建议?

小冯:
第一:根据自身情况,树立一个可行的目标。我以前天真地想过,三十岁要做一家上市公司,现在看来,这不切实际,假大空。所以要根据自己条件,有一个可行的目标,然后大胆地去做,去试错。
第二:降低来自父母辈不切实际的期望。我们现在所处的中国社会和国际社会,和从前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上一代人的成功,除了个人的努力以外,更多的是时代的红利。但是我们所面临的时代没有那么多机遇了,我们需要认清时代与时代的区别。我们可以对自己有高要求、高标准、高期待,但是不需要时刻想着来自父母辈不切实际的期待。“我们年轻的时候怎么怎么样”这种话,听听就好了,25岁全款买房还给爸妈修大别墅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让他们在这个年代奋斗,还不一定比我们现状好呢。
(朝晖补充:1. 国际社会皆是如此,美国的统计是近百年以来,这是第一次出现一代人30岁的时候过得不如父母辈的30岁;2. 去年我在国内听到一个70后大佬也分享了类似的看法,60后和70后只要读了书,不碰黄赌毒,基本都能当上个小老板,很大一部分能成为富翁,但这一代年轻人没什么可能了




讲到这里,这期采访就算是告一段落啦。我自己非常享受和小冯近一个小时的交流,他敢想敢做,对行业、对社会有非常清晰的认知,也当了一回年轻人的「互联网嘴替」,不知年轻的朋友们是否同意他的看法?年长的朋友们有没有得到什么启发?


欢迎大家在文章下面留言评论交流!


完整的采访视频放在视频号啦!戳这里👇


- End - 

采访、撰稿: 朝晖

推荐阅读

⭐️ 别忘了将「曦曦博士」公众号“设为”,才不会错过新推送哦 ⭐️
你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就业方向呢?👇🏻

曦曦博士
走心的动物营养学博士一枚,与你聊聊科学养猪养鸡那些事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