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位移成像/同反相位成像原理

乐活   2024-11-03 20:14   广西  

对于同一类型的磁性原子核,如果它们属于不同的分子,那么它们周围的电子云分布会有所差异。即使这些原子核都处于同一个均匀的外部磁场中,由于电子云对原子核的屏蔽效应不同,原子核所感知到的磁场强度也会有所不同,从而导致它们的进动频率出现差异。在磁共振领域,这种现象被称为化学位移同反相位(in phase,out of phase)成像也称化学位移成像(chemical shift imaging)。化学位移的程度与主磁场强度成正比关系,即磁场强度越高,化学位移现象越显著。

人体MRI的信号主要来源于两种成分,即自由水甘油三脂化学位移成像时,像素的MR信号强度是像素内脂肪和水质子信号的矢量和。由于组织中自由水的质子和脂肪的质子的共振频率不同(相差3.27PPM,体温下),当受到射频脉冲激发后,脂肪氢质子和水质子在同相位(位差0度),此时两种氢质子磁化矢量相叠加称之为同相位,几毫秒后两者相位相反(相位差180度),此时两种氢质子磁化矢量相互抵消称之为反相位

使用时钟模型来说明,我们可以将分针比作快速进动的水质子(长细指针),而将时针比作进动较慢的脂质子(短空指针)。假设在1.5T的磁场强度下,当射频脉冲激发后,两者的相位同步,就像时钟指向12点。射频脉冲停止后,由于水质子的进动速度较快,其相位会领先脂质子。在2.38毫秒后,水质子的相位将领先脂质子半圈,即180度,相当于时钟的6点位置,此时采集的回波会形成反相位图像。随着时间的推移,水质子的相位继续领先脂质子。再经过2.38毫秒,也就是脉冲激发结束后的4.76毫秒,水质子的相位将领先脂质子一整圈(360度),两者的相位再次重合,相当于时钟回到12点,此时采集的回波会形成同相位图像。

部分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天等影像小程序,您工作随身伴侣

END






  整理供医学专业人员学习交流,文中观点,如有不妥,敬请指正。


版权声明

本微信平台属公益性医学影像类学习平台,主要分享影像解剖、诊断相关知识、文献阅读、读书日记。本公众号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若原创作者及版权所有者不希望被转载,可与我们联系,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发布的文章和课件、转载的文章,只代表原作者观点,请谨慎对待,所涉后果与本公众号无关。部分原创课件,如有幸得到转载,需备注本文来源及本公众号。感谢合作!





天等放射
医学影像信息平台,是您工作与学习的基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