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我院消化二科病例,男性,78岁,左上腹痛,脾气排便少,既往长期便秘病史。
腹平片
左上腹肠管扩张。
全腹CT平扫(反色有助于肠管显示):
冠状位:结肠扩张积气,结肠脾曲位置高,折叠成角<45度
轴位:横结肠疝入胃前方(箭头),见肠系膜纠集(圈示)
矢状位:绿色箭头示结肠中动脉绕于胃(G)前方向上走形。
降结肠无扩张积气,考虑梗阻位置在脾曲。
结合临床病史,影像诊断:考虑左侧间位结肠(脾曲综合征)。
知识延伸:肝一隔间位结肠综合征又称 Chilaiditi合征 ,是指结肠由肝前间隙或肝后间隙进入肝脏和膈肌之间而引起的一种病症,以老年人为主,且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 ,
本例也属间位结肠,但其不同之处是结肠脾曲于胃前方、脾内侧进入胃底上方而形成,有些学者也称其为“结肠脾曲综合征” 。Chilaiditi 综合征和“结肠脾曲综合征”均为间位结肠,都属内脏异位。
文献资料:
肠脾曲综合征(syndrome of splenic flexure of colon,SSFC)。
1910年由德国学者Payer首次提出,又称Payer综合征,指结肠脾曲处的弯曲部积聚过多气体或粪便引起的腹胀及顽固性不全结肠梗阻。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有两种发病机制:①解剖学因素。结肠在脾下方以直角形成结肠脾曲,由于横结肠韧带两端短、中间长,故横结肠中段呈弓状下垂,导致结肠脾曲位置相对高,角度变小,结肠内气体易在此处积聚,影响肠内容物通过,反射性肠蠕动增强致肠痉挛,发生阵发性左上腹疼痛。②病理学因素。当天气寒冷、患者情绪波动或全身慢性疾病过程中,或邻近脏器炎症时导致胃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肠蠕动减慢,肠壁张力改变,局部肠腔积气进一步增多,发生左上腹持续性胀痛和胃肠功能失调症状。由于医生对本病的认识不足,常规应用结肠镜检查常无特殊发现,易被误诊为慢性结肠炎,经钡剂灌肠可确诊。钡剂灌肠X线表现常有以下特点:脾曲成角比较小,以<45°为界限;脾曲迂曲、扭转;横结肠过长、迂曲,中段降至盆腔内也是常见的表现;在灌钡剂后立位观察可见脾曲的活动度较小,多数小于1个椎体,或本身成角不改。结合X线及临床表现,除外其他疾病,即可诊断为SSFC。
本例患者矢状位观察果然存在肠系膜上动脉夹角过小。
笔者认为肠系膜上动脉夹角过小会导致横结肠冗长,横结肠冗长低位加剧夹角过小。
来看另外一例横结肠冗长低位的病例,女,55岁,下腹痛夜间急诊。
腹部CT反色显示:
当患者仰卧位,肠腔内的气体聚集在横结肠,是结肠最靠近腹侧的一段。横结肠穿过正中线,把腹膜腔分为结肠系膜上、下半球。因此,横结肠被认为是腹部的赤道。正常情况下,乙状结肠被限制在南半球,尾部朝向横结肠(结肠系膜下)。在乙状结肠扭转时,可见乙状结肠的顶部向头侧移位或到赤道以北(结肠系膜上),称为朝北征。
本例患者同样存在肠系膜上动脉夹角过小。
说了半天,我们来捋捋逻辑关系,肠系膜上动脉夹角过小,传输延长导致横结肠冗长并低位,可能继发脾曲和乙状结肠的异位。关联有多大关系尚未有文献报道,还需要笔者长期收集病例。
我们来看正常的肠系膜上动脉夹角。
在正常情况下,十二指肠位于 AO 与 SMA 的夹角内,正常人这一夹角约为 40°-60°,夹角内的十二指肠水平部的宽度约为 10~28 mm,夹角间隙被肠系膜脂肪、淋巴结、腹膜等填充而十二指肠不受压,当夹角变小 (<15°) 或者宽度小于 8 mm 时,都可使 SMA 压迫十二指肠水平部于 AO 或椎体上,从而造成肠腔狭窄和梗阻。
所以不要只注意十二指肠雍滞和胡桃夹综合征,还要注意本文的经验。希望给临床带来帮助。
往期推荐
整理供医学专业人员学习交流,文中观点,如有不妥,敬请指正。
本微信平台属公益性医学影像类学习平台,主要分享影像解剖、诊断相关知识、文献阅读、读书日记。本公众号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若原创作者及版权所有者不希望被转载,可与我们联系,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发布的文章和课件、转载的文章,只代表原作者观点,请谨慎对待,所涉后果与本公众号无关。部分原创课件,如有幸得到转载,需备注本文来源及本公众号。感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