璩静翻车后,又陆续看到一些爆料。有一张她在公关部群内的发言流传出来。
别说,我在里面看到了一些孤勇,还有点佩服她。是个有狼性的高管。很多老板会暗中支持高管力排众议去做一些创新,不支持也不反对。出了事儿就高管顶着。
我想这件事后,会有越来越多人对公司关键人物打造IP有所谨慎,甚至负责人会以巨大的风险为由来推迟员工打造IP的进程。我在天猫市场部呆过,我想内部没人敢这么猛的推动。
昨晚跟在阿里某BU做过官方账号的同学吃饭聊天,天啊,她说法务严到很多事就不了了之了,放不开手脚做。
阿里这样的公司,确实需要鲶鱼效应激活下内部活力。怎么做,太难了,不是我的目标群体。
说下小团队怎么做吧。千万不要因为这一件事就把打造IP的心压下去了。
对于大部分创业公司或者想要激活内部活力的传统公司来说,鼓励内部员工打造IP,并没有错,应该继续探索,只不过借这次事件汲取教训。
全员打造IP的目的
正如黄金思维圈里的内圈why,这个圈没想清楚,有失偏颇,后面所有动作都是变形的、有偏差的,最后不仅达不成自己的目标,还有可能轰然塌方。
我认为全员打造IP的目的绝不是单一的引流变现,应该有:
给公司做品牌宣传,提高知名度美誉度
给公司带流量,提升成交额
让员工与时俱进,终身学习,提升网感,更有用户洞察,不容易闭门造车
让员工尝试成为KOL,找KOL投放时更会选人,且更有同理心的谈判,投放更省钱(尤其对于市场部公关部品牌部重要)
让员工思考自己是谁,能为世界带来什么价值,更有使命感的工作,更有觉知的活着
前两个都是显而易见的公司对于员工的期望,但如果只有这两个,员工不愿意是很正常的,没有找到点燃他们的内驱力,没有利他。后面三点是打造IP更深的意义,跟业务既有关联,又不至于让人人都卖,又关注到了员工的自我实现。凡事都有两面性,特别要提醒,如果你要让员工打造IP,可能就会有人能成,你要做好员工会飞走的心理准备。如果你又要他产金蛋,又只能给公司产,可能他会丧失创作欲。一旦开始做IP,员工就会开始觉醒,你要接受员工觉醒后的自由意志。强行拴住只会两败俱伤。有的同学会说,我就是个专业的财务,专业的策划,专业的产品经理,专业的程序猿,我靠专业吃饭,我为什么不能安安静静当个打工人,为什么要做那么多。我当过员工也当着一个小老板,说实话,小公司哪有那么多流量,每个人都能自带流量,才能良好的运转,而对于一个对自己专业能力提升有要求的人,我觉得不应该排斥做IP,这样能吸引更多用户直接给你反馈,倾听用户声音,这不是很多人需要的进步动力吗?所以我支持带着双赢利他的目的的全员打造IP的做法。我们自己团队也在这么践行,形成了一个IP矩阵。但我肯定不会主张说剑走偏锋、博人眼球的去做。秉着长期主义。人均IP的团队有多爽,看看下面这个案例。 我有个学员茶茶做的服装品牌古苔,他们团队全员都做小红书,做得也挺有松弛感,是员工私人资产,无论多少,形成矩阵,势能还是挺大的。全员一发,就有18万粉丝看到。即便有员工离职专职做博主,也能保持良好关系,有来有往。一旦我们达成共识做IP的目的是上面的5点,做事层面就容易达成一致。要给同学们培训,因地制宜的来打造IP。用每个人自洽的方式。这里身份标签代表他牛,故事标签代表他有趣有料有意思,价值观代表他从内心深信的东西想传达的东西。这是我们的一个三维定位IP的方法论,每个同学这三个维度写出来的东西不一样,那适合她的IP定位和显化方式也是不一样的。这些如果能挖出来,很多人是很爱自己的,很想表达的。不用下KPI,自己都会去做。谁不想做自己,同时给世界带来一些影响呢?如果一开始你就很假的搞人设,那一开始就错了。人家有的博主是为了广告恰饭这样做还能理解,赚点短线的钱,你本来就是有主业的员工,现在做IP是为了自己也为了公司,放大价值,不要因小失大得不偿失反而搞内耗了。如果是代表一家公司,价值观我觉得是最重要的,这个通过了才能做内容,要不然就是一颗定时炸弹。其次是身份标签,如果某个同学能讲干货,网感差点,有趣差点,我们可以给他选择适合的方式显化,比如内部培训,行业分享,线下沙龙等,也不一定要做短视频账号。公众号,小红书笔记依然OK,就当成他经验的留存,做个记录给自己看,也给同行看,朴实一点也未尝不可。璩静上面的内部截图里说,跟百度无关的跳舞减肥健身这些就不用来充数了。这点我有些不同看法。这块其实就是故事标签范畴的内容,这块才是更容易吸引人的,差异化的部分。有的同学就很适合把这块放大,比如穿搭/探店/大厂访谈/生活vlog等,浅浅的把公司带上就行。大众感知到的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热爱生活的人物形象,然后又不经意的透露了在哪上班,这个能体现公司的包容度和人性化呀。比如我们团队的IP矩阵里每个人主线副线不一样,运营顾问+旅行/内容顾问+家居/直播教练+美学/创业教练+育儿/私域顾问+探店/实体运营顾问+修心……就是个百花齐放的生态,大家也更愿意做,做自己顺便能给公司业务引点流,收获同频粉丝,让自己的打工生活更丰富一点,也是附加值呀!可能还降低了离职率,因为这个过程中,他可能体会到博主没那么好做。我们可以粗略的给每个同学的自媒体价值打分,朋友圈也算。可以分为影响力和美誉度,各十分。有的同学内敛一些,粉丝少,影响力分数小,但在小圈子里的美誉度高,这个分值高。有的同学外放一些、网感好一些,粉丝多,影响力分大一点,但可能他的价值浓度比较低,跟公司的关联度低,美誉度分值低些。这样就会看得比较全面,不会只all in在一个粉丝量上去拉齐评价标准。如果有的公司是有绩效奖金包的,就可以根据分值拿到一定的绩效奖励。如果有的公司是有销售提成的,就可以把自己账号来的线索导给销售,转化后给提成。更深远的一种激励是挖掘他们的天赋,赋能他们做得更好。全员打造IP的策略践行一段时间后,能看出每个同学的优劣势。那么我们可以组队,比如两三个人组队一起运营某个号,可以形成IP和IP经纪人的结对子。优秀的IP经纪人还能跟创始人合作,打造创始人IP,或者站在员工视角拍老板。相当于公司内赛马,他可以承担一部分新的职责多获得一份收入,这种人在外面找很贵,还没信任基础。我之前给教培公司的老师团队、旅行公司的计调团队、展会公司的销售团队、连锁零售公司的售货员团队,做过IP打造的培训和陪跑,当时邀请我的领导理念是很超前的,公司现在大多也活得好,在同行里遥遥领先。创始人自己也有打造IP的意愿,不过不愿意花那么多时间在短视频上,他们一天的事儿太多了。他们希望成为一种精神力量, 激励内部同学去百花齐放,自己只在关键的时间出现。我很理解创始人的想法,我也是这么在做的。我践行过的方式就很适合这些小团队的leader。真心希望越来越多能考虑员工自我价值实现、也能思考和表达人生意义,创业思考的创业者出现。让就业环境更友好。更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