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老师累、学生累、家长累,老师埋怨家长不配合,家长埋怨老师不负责,学生夹在中间开始疯了,大批抑郁、休学、躺平,最后扛到进入大学的学生,出来工作还难找......
教育病的不轻,病在哪里?
温铁军教授的分析,一针见血:
温铁军:“今天我说这个中央强调这个双减,既减轻学校学校内的负担,又要减轻学校学生的这个校外负担,这个双减有人说直接打击了教培行业,然后造成了2000亿市值的减少等等,这些是问题吗?
是,但它比现在整个教育体制问题相比,哪个更大,哪个更严重。”
温教授:“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对教育体制一个重大的影响就是。
97年东亚金融风暴爆发之后,外需大幅度下降,中国这时候正在加快融入全球化的时候,大量的是因为海外生产的,当外需突然下降的时候呢,国内的这个就业问题就是企业倒闭破产。
这个失业问题就非常严重,那在98年为了让就业问题或者叫做失业的危机不爆发,当时曾经提出过一项政策,这个时候呢,我已经在政府的政策部门工作了,所以那个时候有这个了解,那就是要让高校啊,这个扩招啊。
把这个年轻人尽量吸纳到高校,所以那个时候呢,很多专科办本科都要办大学,办综合性大学,过去那些职校那些,工科的,技术类的这些学校都,扩充了很多文科。
那培养了大量的学生呢,其实是过剩的,但是这个毕竟它起了一个作用,就是把用四年制的这个大学教育至少延缓了,因为每年要扩招嘛,这就意味着把本来应该走进就业的上千万的青年人吸引进了高校,四年之内他要交钱,而不是去到就业市场去挣钱。
那这样呢,就从90年代后期,应对那个东亚金融危机所造成的企业倒闭和大量失业问题,我们用高效扩招缓解了失业。”
温教授:“90年代中后期,我们开放了民办教育,鼓励这个民间投资,把教育当成了一个产业来投资发展。
那又因为它是短期扩招,形成很多高校它本来没有基础,无论是学术基础、研究基础、教育基础还是教材基础,都没有。
突然派生出来这样一大套,这一大套又是照搬来的,于是乎石洋不化,就在很多一般的这种所谓三本高校和二本高校这些地方呢,形成了一种教师厌教,学生厌学,因为如果学生60分万岁厌学。
那就导致这些官僚主义管卡压,在这儿变成了用题库出题的方式,然后用你必须记老师的笔记的方式去考学生,等于逼着他去接受这些不成熟的被单方垄断的所谓信息,这就导致这个我们现在的这个教育体系问题越来越严重。
那为了上这样的高校,我们又得从小学开始,就得让小孩儿就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上这种高校,那你就等于把整个制式化的这个教育体系,从幼儿园开始就灌。”
温教授:“今天大家看这个教育问题,要我们说呢,是应该有一场综合性的教育改革,而且得发动各界群众对现在的高校的这种问题做这个化解,因为我们是这个这个时间不是太长,我们从高校搞大跃进,就是大规模扩招啊,然后因为大规模扩招出了一大批低质学校。
所以呢,怎么能让他提质呢,就搞了一个所谓的赶超战略,先搞211,后搞985等等,那这个教育资源,评价资源,包括你是否得到什么,这个什么学者,那个什么学者的,根本就不再是真正学术性的,在这些事情上,我觉得怎么说恐怕都不为过。”
当高官和企业家们跻身专业学位校友之列时,学术精英和校友群体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逻辑的渗透与重塑。这种趋势正悄然改变着学校的本质,迫使我们不得不调整政策来适应这一变革。
再如,教授的科研与发明应得到学校的认可,且与职称考核、各类奖项等回报,而非单纯强调转化为个人收益。然而现实政策是,科研成果不仅为研究者带来丰厚收入,甚至催生了众多公司。
(五)
那现在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如何把它剥离出来,然后真正实现它,对于从本土经验出发,调查研究来形成知识体系的这些,这些呢,恐怕需要对教育的整个评价体系,知识体系来,至于各种各样的体系,要有一个就是社会各界广泛加入了讨论,我们才有可能把教育的这种我所提到的这些问题吧,能够有所清理,提出深化改革的方案。”
(文章内容和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