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媒体的快速发展,让我们感觉到离外部世界越来越近。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各种信息的分享变得异乎寻常的容易,让人感到世界是平的,甚至出现了地球村的概念。幸运的是,从闭塞到开放,我们恰好见证了这一切的发生。
60年代末,印象中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有有线广播,每个村也都有高音喇叭。那时候,公社广播站是农村最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是全公社信息传播的中心,重要而又神秘,可是神一般的存在。我同学的父亲就是我们公社广播站的站长,但我们却从来就没有进过广播站。
每天早中晚三次,广播站同步转播县广播站播出的节目,每次差不多一到两个小时。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天清晨会播放“东方红”乐曲,傍晚有儿童歌曲、故事、诗歌等儿童节目,还有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小喇叭》节目。
其他还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节目,《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样板戏”,以及革命歌曲、评书、曲艺、广播剧和地方戏等等,为村民提供娱乐。根据农时变化普及农业知识,播放与农业相关的通知和技术指导,发布公社或大队的会议通知、工作安排和其他重要公告,确保信息能够及时传达给每一位村民。
父亲从部队回来时,带回了一只带牛皮套的收音机,可以收听到比有线广播更多的节目,了解到更多外界的信息。当时大人们都把收音机叫做“半导体”。当时父亲还订了《红旗》杂志、《参考消息》,每天,邮局的老王都会准时把报纸送到我家。不过在我眼里,这两种报刊一点都不好玩,《参考消息》基本上说的都是美帝苏修的事。殊不知,在当年这可是提供国内外重要新闻和信息的唯一渠道。到了70年代末,我们家添置了一只台式红灯牌收音机,收音效果比原来的“半导体”好了很多。村里也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平时就放在队长家。那时候电视节目虽然不多,但每天晚上7点,大家都会挤在一起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大西洋底来的人》《加里森敢死队》大概也是那时候看的。从那时候开始,新闻不但有声音,而且看到了画面。80年代初,父亲托人从上海买了一台飞跃牌9寸黑白电视机,这样每晚就可以坐在家门口看电视了,当然邻居们也会过来一起看。首届央视春晚上的小品《吃鸡》,后来的《我的中国心》都在第一时间看到了。1981年上高中时,我第一次看到了彩色电视,并见证了中国女排首次夺冠的精彩历程。也就在1981年,《读者文摘》《青年文摘》创刊,成了当时年轻人最抢手的精神食粮。在英语老师那里,我看到了美国的《Reader's Digest》(读者文摘)。第二年春节,南京的建华兄弟俩,跟他爸回老家过年,带回一个跟砖头一样的盒子。一按下上面的按钮,就放出一股劲爆的音乐,穿着喇叭裤的建华兄弟,伴着音乐起劲地跳着。我第一次知道了“三洋(Sanyo)”和“迪斯科(Disco)”。到南京上大学后,校园里彩电、收录机就更常见了,我们第一时间通过电视,看到了84年国庆阅兵、86年世界杯。在学校计算机实验室,还第一次见识了电脑,IBM PC机。我在担任学校图书管理员期间,不但可以借阅《Reader's Digest》(读者文摘),还能经常翻阅《Time》(时代)周刊等境外报刊杂志。在普通人眼前,通向世界的窗口正在慢慢地打开。1987年,村东头福贵家突然多了两件宝贝,一台松下24寸大彩电,一台松下录像机。在当年的农村,这绝对比现在的特斯拉Cybertruck、华为Mate XT非凡大师还要时尚,那是他家福建亲戚带给他们的。当年的《红楼梦》就是在他们家看的,后来还看了不少港台电影。“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
这可能是80年代最流行的广告语,这句歌词伴随着燕舞牌收录机的广告,红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燕舞”,曾是家喻户晓的家电品牌,全国500强,全国最大的收录机生产基地,它不仅代表了燕舞牌收录机,也成了那个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四喇叭收录机、广告开始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我结婚时,托关系买了一台东芝21寸彩电。那时候,楼顶上到处都是天线,电视再好,天线不给力,画面上也都是雪花。1993年,我们小区开通了有线电视,收看效果有了革命性的提升。固定电话开始进入家庭。1993年7月,风靡全国的《读者文摘》正式更名为《读者》,更名后的《读者》传承了原杂志的精神和理念,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内容,继续在华人圈拥有广泛的影响力,迎来了新一轮的繁荣,不仅发行量大幅增长,内容和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彩。从80年代到90年代,人们对信息和知识的需求不断增长,报刊杂志的种类和内容进一步丰富,发行量迅速增加,纸质媒体进入到一个异常繁荣的阶段。报刊亭在镇江街头随处可见,玻璃窗口的醒目部位,常常摆放着还散发着油墨香味的《读者》、《青年文摘》、《知音》、《大众电影》等杂志,报刊亭成为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90年代末,移动电话开始普及。当我装修第二套房子时,电视成了家庭的中心。每个房间都要考虑摆放电视的电视柜,尤其在客厅还要装饰一个电视墙。由于住房的改善,以及对居住空间的个性化需求,电视墙俨然成了家庭装修的点睛之处。1998年,西祠胡同诞生于南京,以其开放和自由的讨论氛围,丰富的内容和活跃的用户群体,迅速成为全国广受欢迎的BBS网站。个人成了基于网络信息分享信息的主体,一时间,西祠胡同成了许多媒体人、作家、艺术家,以及普通网络人经常光顾的场所。与此同时,猫扑、贴吧、天涯等论坛也相继推出,并诞生了“芙蓉姐姐”“犀利哥”“奶茶妹妹”等第一批网络红人。2000年3月,镇江也创立了本地主流的社区门户网站,MY0511镇江网友之家。0511就是镇江的电话区号,有着鲜明的本土特色,它立足于镇江,为当地网民提供综合类信息资讯和互动交流服务。我当时只是偶尔潜水进去看看,想不到20年后,我结交的好多朋友,都是当年MY0511的大咖。
Msn、QQ等即时通讯软件的使用,让人们真正有了“天涯若比邻”的感觉。那时候,与国外同学的联系,基本上用Msn,国内的同学朋友联系,都用QQ。这种既能发送文字信息,又能实时传送声音视频的聊天工具,满足了人们社交与分享的需求,彻底改变了地球人的联系方式。随着移动电话的进一步普及,2007年5月,中国移动于推出了一款融合了语音、短信等多种通信方式的即时通讯工具飞信(Fetion),可以通过手机、电脑免费发送短信、语音通话。到2010年,飞信迎来了黄金时期,用户注册量一度突破5亿。然而,由于和集团内部移动电话、短信等传统业务冲突,最终,飞信败给了此后出现的微信(WeChat)。进入到21世纪,互联网开始普及,打开了通向全球的窗口,地球变得更小,我们离世界的距离也越来越近。新浪、腾讯、网易、搜狐等门户网站的出现,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人们已经开始习惯于通过门户网站获取最新的信息,通过百度搜索各类未知的信息。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微博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分享生活的重要平台,自媒体时代开始出现。2010年,我也注册了新浪微博。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手机资费、网络流量费越来越低,手机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基于网络的信息获取、分享更加方便、快捷。微信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对移动通信,以及手机拍照功能的看法。2013年5月12日,我通过朋友圈发布了第一条信息,微信朋友圈分享成了一种生活方式。电子媒体、自媒体开始普及,报刊杂志订阅量极度萎缩,街头已很难看到报刊亭,纸媒时代进入没落期。2021年2月22日,我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了第一篇公众号文章。2022年3月18日,西祠胡同挂牌1元转让。至此,BBS时代宣告落幕,那些叱咤风云的论坛曾经掀起的浪潮,已经被人们慢慢遗忘。2024年9月10日,最新的苹果手机iPhone 16系列正式发布,同日,华为Mate XT非凡大师三折叠屏手机,也在华为秋季新品发布会上正式发布。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处理速度、存储空间、人工智能、屏幕等都在向极致发展。此时的手机性能,已经是40年前PC电脑的数万倍,拍照功能也遥遥领先于当初的专业相机。人工智能的出现,使手机成了个人的生活、媒体助理,与世界沟通的工具。微信、公众号、短视频、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社交分享工具也成了最基本的手机应用。如今,即便一刻不停地抱着手机,我们的未知世界,却依然越来越多。
《樵山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