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 | 《春江花月夜》中的镇江元素

文摘   2024-08-12 10:12   江苏  
古代的诗人,总是充满了想象,从李白的“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到王昌龄的“一片冰心在玉壶”,从陶弘景的“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到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他们对镇江山水人文的赞美,总是毫不吝惜笔墨。同样,我们后人对诗词的解读,也要具有相当大的想象空间。
初唐时期,一位诗人在离乡途中,经过地处长江入海口的润州。入夜时分,皓月初升,海潮入江,一股离愁涌上心头。诗人从月升看到月落,写下了《春江花月夜》这首长诗。
这首诗,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春江花月夜”的美景,抒发了游子的离别思念之情,发出了人生短暂、自然永恒的感叹。后人对这首诗的评价极高,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长诗开篇,诗人用长镜头大场景的写实模式,由远到近,从傍晚到入夜,依次推出由“春、江、花、月、夜”组合而成的唯美场景。随着江水流远,想象出千江有水千江月的情形。诗人借观江月感叹人生,虽然人生代代,各不相同,但思乡思亲之情却是代代相同。时光如水,江水带着春天慢慢向东流去,月亮渐渐落到西边远处的江潭。
当年润州的江面很宽,焦山东面就是海潮入江的海门。因泥沙淤积,江中形成了许多沙洲和小块的陆地,也就是诗中的芳甸、花林和白沙,而诗中提到的“江潭”,应该就是北固山下的秋月潭。180年前,清代京江派画家周镐,创作了《京江二十四景》组画,其中一幅“海门泛月”,就描绘了当年镇江独有的月色:
一轮明月从焦山东面的江海相接之处升起,诗画相通,这与《春江花月夜》中“海上明月共潮升”的意境如出一辙。近年来,为了方便市民观景赏月,镇江又在江河交汇处修建了春江潮广场,在北固湾修建了江月楼。虽经一千多年沧海桑田,长江变成了金山湖,这些景观还都在如今的金山湖周边。
写这首诗的是位扬州人,叫张若虚,因未交待当时写诗的背景,后人对诗人是在哪儿观看春江花月夜美景,并写下这首诗,之前一直未有定论。近年来,镇江本土学者通过对张若虚观景的环境,结合天文常识,以及对同时代其他诗人诗词作大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春江花月夜》就是创作于镇江,也就是当年的润州。
从京江派画家周镐《京江二十四景》中的“海门泛月”,到镇江现代学者王川的漆画“海门泛月”,从几年前的“镇江花月夜”夜游品牌,到正在进行中的“润州明月夜”嗨GO嘉年华活动。《春江花月夜》诗中的场景,在镇江无处不在,《春江花月夜》理所当然应该是镇江的文旅名片。月夜夜游,让你能够沉浸在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在灯火阑珊中漫步古街,亲身体验夜镇江的独特魅力。

读书/ 旅行/ 生活
《樵山视野》

略通文墨的理工男

行摄山水的背包客

生活百态的记录者

樵山书房
读书/旅行/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