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往事‖刘公岛东泓炮台:清代末年抗击倭寇入侵的缩影

文摘   历史   2024-10-19 01:00   山东  


东泓炮台于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6月12日全面落成并向观众免费开放。

                                                     ——题记


为了呈现历史,警醒世人,威海市刘公岛管委修复利用东泓炮台陈设布展,于2019612日推出了《北洋海军威海卫基地防务掠影》主题展览,以期让更多参观者倾听战争启迪,铭记历史,发愤图强,一起追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东泓炮台的创建


东泓炮台位于刘公岛的最东端,从码头到那里只有3.5km。它的全称为东北之东风扫滩炮台,简称东泓炮台,又称东风梢、东口炮台。


该炮台占地面积一万多平米,由北洋海军军事顾问、德员汉纳根主体设计(甲午战争时期的海防炮台修建,包括天津大沽口炮台、旅顺口炮台、大连湾炮台和威海卫刘公岛炮台,由汉纳根主抓设计和施工),1890年建成交付使用,系刘公岛火力最强的炮台。


2024年10月,本文作者参观东泓炮台。


炮台由地上炮位工事和地下掩体两部分组成。地上炮台设有240毫米口径和120毫米口径平射炮各2门,75毫米口径行营炮6门,速射炮4门,共计14门火炮。


其中240毫米口径大炮,由德国克虏伯兵工厂制造,炮身长840厘米,有效射程达6000米,炮口最大仰角22度,俯角5度,可全周射击,是当时非常先进的后膛来复线式大炮。


炮台火力可覆盖刘公岛东部海面与南北两海口,并与日岛及威海湾南帮炮台形成交叉火力,共同封锁威海湾南口。


 地下掩体依势掘崖筑兵舍11间,每间约22平方米,通风良好,设计合理,可驻军500人。


炮台、兵舍、弹药库有坑道相互贯通。坑道为石结构,拱券穹顶,用花岗岩砌成,最高处4米,宽3.2米,全长430米。士兵经坑道可直达炮台。


弹药库与炮台之间有运输弹药的专用通道,弹药可直接提升到炮位。整体设计十分严谨,科学而实用,也充分考虑到战时炮台隐蔽、安全、便捷的需要。


护军统领张文宣率军在构筑炮台的同时,又沿刘公岛南海岸线,修筑南嘴防护土墙一道,起于最东端的东泓炮台,止于东村村东,长约千米,防御敌人由此上岸。


山顶筑防护墙一道,东起东泓炮台以西,西达公所后炮台,顺山脊而行,长约5000米。另在东村以东的山沟中,于山腰处建总药库1座,于山脚下建甜水仓1座。

 

在张文宣及北洋护军艰辛努力下,威海卫要塞基地,“创建炮台,累岁经营,已成重镇。”

 

 东泓炮台地下掩体。


1891年,李鸿章偕山东巡抚张曜巡阅威海卫,逐一视察了南北两岸与刘公岛新筑各炮台,观看火炮演练,新式炮台巨炮森列、气势恢弘,雷炮快利,海防建设成就斐然,均极口赞誉。


李鸿章对张文宣的治军有道极为满意,张文宣因公授副将。


重创多艘日舰


 站在东泓炮台朝东南方,在海的那边便是韩国、朝鲜、日本,地理位置比较特殊。

从地图上看,刘公岛的形状像一门倒过来的大炮,而东泓炮台的位置正位于向东南伸出的炮口上。东泓炮台建成后,由张文宣率领的北洋护军驻守。


威海卫保卫战中,日军海陆两路猛攻刘公岛,先后发起八次进攻。东泓炮台发挥其优势,协同日岛、南帮炮台,重创日舰多艘。


据日本《日清战争纪实》记载,1895211日上午9时许,第三游击舰队10余艘开进威海湾东口,多炮轰击东泓,东泓炮台亦发火炮,火势颇猛烈,清军不屈。


虽然连日连夜被困,疲惫不堪,但依然奋力抗击,并且连续击中日舰天龙、葛城、磐城三舰,天龙舰副舰长中野大尉血肉横飞,死伤14人,日舰退去。


护军统领张文宣身先士卒,不避艰危,奋勇抗击,在211日日舰发动的第八次进攻当中,东泓炮台240毫米口径大炮被击毁,守军伤亡殆尽。


面对北洋海军投降和全军覆灭的悲惨命运,张文宣临死前遗书李鸿章:此次战事有守一月而不支者,有守数月而不支者,有守半年不支而至死不屈者。相座当付泰西各国观战武员评其得失勇怯,不能以成败论。


遂自杀殉国,时为光绪二十一年正月十八日,公历1895212日。


 展馆落成并开放

     

东泓炮台虽毁于甲午战火,但地下掩体、兵舍等依然保存完好。甲午战后,英国强租威海卫,该炮台也得到了英军重视和利用,曾将部分北洋时期的坑道和炮位改造利用,以适应当时的形式。


1988年东泓炮台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威海地区28处甲午战争遗迹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与北洋海军和甲午战争有关的文物遗址,早已作为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的展示部分向游人开放,成为人们牢记国耻、以史为鉴的鲜活历史教材。

 东泓炮台展馆剪取中国近代海防建设的一个片段,分为“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刘公岛炮台防务体系”“威海湾炮台防务体系”“甲午国殇,警钟长鸣”四个部分。


通过遗址复原和图文形式系统展示北洋海军威海卫基地的建设背景、过程、设防及历史事件。


硝烟散尽,故垒犹存;废墟无声,史鉴不泯。愿每一位国人能从中感悟甲午国殇,倾听战争启迪,铭记历史,发愤图强,一起追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此文来源《春秋》杂志,部分资料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嫌疑,请联系删除。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和“在看”,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学术交流‖投稿‖商务合作,联系方式

邮箱943237848@qq.com微信tzc067259。

【敬请关注】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再次改版,订阅号消息不再是按时间发布顺序展示给用户,现在没有被星标的账号,粉丝很容易错过推送,如果您想及时收到《威海记忆》公众号的文章,请一定要将我们设为★星标★账号哦。

【如何星标】点开公众号名片,点击右上角“…”,再点击“设为星标”即可。《威海记忆》公众号系公益号,不存在任何有偿阅读情况;点击公众号名片即可关注,非常感谢在文章尾部点赞。

威海记忆
回望历史 ,寻古问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