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一本书,《教育的情调》文章讲了一些关于教育的一些方法。它告诉老师,教师如何带着敏感性和爱去走进孩子,去发现孩子生命发展的无限可能。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在智慧的老师眼里,教育的对象不是容器,而是教育的主题,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教育就是成年人与孩子相处的一门学问。教育就是一种影响,是一种影响施加到另外一种影响上,让影响产生影响的过程。”作为老师,如何更好的做到去影响学生,我思考了以下几点。
一 教师需要实践性的“知行”
教师需要不仅仅是理论化的知识,而是实践性的知行。我曾是一名新老师,在进入学校之后,我发现,自己已经从一位毕业的学生转变为一位师者了,和孩子们在一起,你所有的行为都在发生着影响。对教师而言,在刚开始教学的时候都是懵懂的,即便是已经掌握了一些专业理论知识,但真正运用到实践的时候,你会面临层层挑战。但是只有真正到教育实践中去,你才能在一次次积累中运用更适合的方法来与学生相处,孩子们才能受到好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很多困惑,时常也会很苦恼,但是,我们要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是天生的教师,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我们也是不断在成长的个体,每一次面临的难题都是你在经验的积淀,我们能做的就是永远保持一颗向上的心,不断的在实践中求索进步。
二 教师要努力培养教育的敏感性。
教育的敏感性首先是要做到要看得见孩子,看得见不仅仅是我们可以和我们的学生在每个工作日见面,而是要关注到孩子细微的变化。每一位孩子都希望被老师看到,因为对于学生来讲,你是她的老师。虽然对于老师而言,这样的学生有很多个。即便这样,我们要去关注每一位孩子,比如,我们在繁重的教学压力之中,孩子想和你分享一件趣事,我们可能会顾不上理。对于孩子来说,她希望得到你热烈的回应,但是他感受不到你的关注,他就会丧失这种分享的欲望。这样的做法,可能无法拉近我们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老师和学生,不只是名义上的师徒,更需要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所以我们要努力做到去看得见孩子,去敏锐的察觉到孩子的想法和欲望,才能更好的和孩子相处。
三 要保持好奇心,保持开放
很多时候,教师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可能会形成一种司空见惯的模式,但是从本质上讲,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在每天的教学过程中每天都在发生不同的情境,每一节课的知识可以预设,但每节课学生的受到的影响是不同的,所以教学是不断的在生成新的东西。孩子们对知识保持好奇,在每节课的课堂里,每天都能获得不同的收获。但教师也要对学生保持好奇,因为孩子的发展是无限的,我们不要轻易去定义某个孩子,对孩子保持好奇就是对他抱有期待,哪怕这是班里最调皮的孩子,他的一点进步,老师也应该保持好奇。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特性,但都是值得尊重的生命个体,不管是品学兼优的学生还是学困生,教师要用一颗开放包容的心去容纳,随时等着孩子带给我们的惊喜。
孩子们是无限发展的人,作为一名老师,在如何与孩子相处的这门学问中,教师应该不断的在反思中求进步,让教育有意义,有温度,让影响产生好的影响。
(肆月南祝大家新年快乐
感谢你们一年又一年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