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王玉珏教授WR:淬灭实验是否能够真实评价各活性组分的贡献?

文摘   科学   2024-07-30 08:28   北京  

点击订阅公众号 | 前沿学术成果每日更新

第一作者:Lingwei Gao

通讯作者:王玉珏 教授

通讯单位: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DOI:10.1016/j.watres.2022.118243









全文速览

硫酸根自由基(SO4•–)、羟基自由基(OH)和单线态氧(1O2)等活性物质经常被认为是过硫酸盐工艺中导致污染物降解的主要活性物质,并且它们的相对重要性通常通过基于隐含基本假设的淬灭方法来评估,即添加的高浓度淬灭剂(例如叔丁醇和甲醇)仅清除其目标活性物质,但不会显着影响系统的其他反应机制。为了检验这一假设的有效性,本研究评估了几种常用淬灭剂(叔丁醇、甲醇、乙醇、异丙醇、糠醇和 L-组氨酸)对钴介导的过氧单硫酸盐(Co(II) /PMS)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淬灭目标活性物质外,添加的高浓度淬灭剂还会对Co(II)/PMS过程产生许多混杂影响,例如加速PMS分解、干扰活性物质的产生和淬灭非目标活性物质。由于这些混杂效应,过硫酸盐体系研究中淬灭实验的结果会导致对活性组分去除污染物的作用严重误解。这项研究的结果强调,淬灭方法的基本假设通常对基于过硫酸盐的工艺无效。因此,应谨慎应用淬灭方法研究过硫酸盐工艺的机理,并且使用淬灭方法获得的先前研究的一些有争议的结论可能需要进一步验证







图文摘要








引言

与传统的 AOP 相比,过硫酸盐工艺具有一定的技术优点,例如相对较高的自由基产率、更广泛的活化方法以及较低的化学品储存和运输成本。因此,基于过硫酸盐的工艺可能在微污染物去除和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虽然普遍认为SO4•–、•OH1O2O2•–等活性物质在基于过硫酸盐的过程中在污染物去除中发挥关键作用,关于它们的在污染物去除过程中的相对作用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争议,在大多数情况下,SO4•–和•OH即自由基途径被认为是去除污染物的主要活性组分。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1O2O2•–而不是SO4•–和•OH,是污染物去除过程中的主要氧化剂。各种研究报告的相互矛盾的结果在对基于过硫酸盐的过程的机理理解上造成了相当大的混乱,需要加以澄清。

由于水中的活性物质的寿命很短,因此没有直接的方法来测量它们的浓度。因此,活性物质在污染物去除中的作用通常通过淬灭方法进行评估,该方法包括添加高浓度淬灭剂(例如 mM 水平的叔丁醇 (TBA)、甲醇 (MeOH) 和糠醇 (FFA) )) 淬灭目标活性物质,然后比较在不存在和存在不同淬灭剂的情况下污染物的去除效率。例如,有人提出,由于 TBA 实际上只能淬灭•OH,而 MeOH 可以同时淬灭SO4•–和•OH,因此•OH的作用可以通过比较TBA不存在和存在条件下污染物去除效率来评估,而SO4•–的作用可以通过比较存在 TBA MeOH 时的污染物去除效率。由于简单的实验设计和直观的数据解释,淬灭方法在评估活性物质在基于过硫酸盐的工艺以及其他 AOP 中的作用方面越来越受欢迎,例如催化臭氧化和光催化过程。

显然,淬灭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基于一个重要的潜在假设,即添加的淬灭剂仅清除其目标活性物质,但不会显著影响系统的其他反应机制。否则,在不存在和存在淬灭剂的情况下对污染物的不同减少可能不是归因于淬灭的目标活性物质,而是归因于淬灭剂引起的其他混杂效应。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发现淬灭方法的基本假设对催化臭氧化过程无效。除了淬灭目标活性物质外,添加的淬灭剂实际上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催化臭氧化的反应机理,例如淬灭臭氧和非目标活性物质,阻断催化剂的活性位点,并干扰各种活性物质(例如 O3•OH 1O2)。由于这些混杂效应,常用的淬灭方法导致对催化臭氧化机制的许多误解。因此,最近的研究建议谨慎使用淬灭方法评估催化臭氧化过程中活性物质在污染物去除中的作用。

类似的混淆在过硫酸盐体系中加入高浓度淬灭剂可能会产生影响,从而误导对反应机理的解释。必须澄清这个问题,以提高对机制的理解基于过硫酸盐的工艺为了评估活性物质(SO4•–和•OH)在水处理的实际条件下的作用,最近开发了一种基于探针的动力学建模方法来模拟基于过硫酸盐的过程中微污染物的减少。结果表明,通过加标低浓度探针化合物(例如 ug/L 水平的阿特拉津和扑米酮)来测量SO4•–和•OH暴露量,所开发的模型可以合理地预测水处理过程中各种微污染物的减少通过钴介导的 PMS (Co(II)/PMS) 工艺。此外,可以使用该模型定量评估 PMSSO4•–和•OH对污染物去除的相对贡献。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加标探针的浓度比背景水成分(例如溶解有机物 (DOM) 和无机盐的 mg/L 水平),加标探针不会显着影响系统的反应机制因此,基于探针的动力学模型可以真实地揭示活性物质在基于过硫酸盐的水处理过程中在污染物去除中的作用。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通过使用基于探针的动力学建模方法评估活性物质在基于过硫酸盐的过程中在污染物去除中的作用的淬灭方法。






同位素标记技术

图文导读

图1. 在选择的地表水使用Co(II)/PMS工艺处理过程中(a)微污染物去除效率, (b)PMS衰减, (c) 实验测量和模型预测的微污染物去除效率, (d) PMS, SO4•–和OH•的相对贡献率



图2. 在选择的地表水使用Co(II)/PMS工艺处理过程中不同淬灭剂对微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影响



图3. 在选择的地表水使用Co(II)/PMS工艺处理过程中淬灭剂对PMS分解动力学的影响



图4. 在选择的地表水使用Co(II)/PMS工艺处理过程中淬灭剂对PMS, SO4•–和OH•暴露量的影响



图5. 微污染物去除效率与下列公式的函数关系:









研究结论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基于过硫酸盐的过程中,用于评估污染物去除过程中活性组分的作用的淬灭实验的方法,其基本假设是不现实的。除了淬灭目标活性物质外,添加的高浓度淬灭剂会对体系的反应机理造成许多混杂影响。因此,淬灭方法可能会严重误导对基于过硫酸盐的工艺过程中活性物质在污染物去除中作用的解释。这些发现表明,应用淬灭方法来解释基于过硫酸盐的过程的机制应该谨慎,并且以前使用淬火方法获得的一些有争议的研究结论可能需要重新审视。与淬灭法相比,基于探针的动力学模型可以为从反应动力学角度研究基于过硫酸盐的过程的机理提供更可靠的方法。

小编:淬灭实验已经是“活化过硫酸盐工艺氧化降解污染物”的研究报道中极为常见的内容。研究者通过观察投加淬灭剂条件下污染物降解程度的变化,“定性”甚至“定量”各活性组分在污染物降解过程中的贡献,在一些案例或体系中提出了通过如1O2等不常见的活性组分的污染物降解机制。今日推送和转发了近期在EST和WR等重要期刊上发表的关于淬灭实验的讨论,供各位读者参考。
文献信息

L. Gao, Y. Guo, J. Zhan, G. Yu, Y. Wang, Assessment of the validity of the quenching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role of reactive species in pollutant abatement during the persulfate-based process, Water Research, (2022).

https://doi.org/10.1016/j.watres.2022.118730



声明:本公众号仅分享前沿学术成果,无商业用途。如涉及侵权,请立刻联系公众号后台或发送邮件,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邮箱:Environ2022@163.com

欢迎大家将《水处理文献速递》加为星标

即时获取前沿学术成果

若有帮助,请点击“在看”分享!


投稿、转载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小编吧

水处理文献速递
分享水处理相关的前沿科学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