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将相和》——速读之后,需要慢读

文摘   2024-09-24 12:34   湖北  

《将相和》是历史故事,时代背景是战国时期,故事中出现的地名、人名和事物对于学生来说,都较为陌生。仅仅通过一次速读,想要完整地梳理故事内容,是有一定难度的。


一、方法为先,导读在前

1.读题目,将相和,这是一篇写什么的文章?

将——廉颇,相——蔺相如,写廉颇和蔺相如和好的事,是一篇写人的文章,通过写事来写人。

2.读导读提示

速读,记时,连词成句地读。

3.带着问题去读

写的是谁的故事?有几个故事?每个故事的关键线索是什么?几个故事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这些故事反映了人物的什么特别或人格?


二、快速阅读,找关键词句

文章篇幅较长时,可以边读边圈画,读后分享,你了解了哪些内容?


有的学生在分享时,只能说出第一个故事,后面的忘记了。有的同学记住了大概背景和主要人物,几个故事分别讲了什么不太清楚。有同学发现了课后习题的提示,用小标题的形式总结了三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借助表格,再细读课文

请三位同学上黑板分别写三个故事的关键信息,其他同学在书上写,最后一起交流。


这一项活动耗费了20分钟左右的时间,但仍然是值得的,上课有时也需要慢下来,根据班级情况和学生学习掌握情况,给足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理解。老师讲的永远是老师的,学生自己发现的,才是属于他们的。


故事人物,学生都可以找到,但对于一个故事出现多个人物时,有学生分不出主次关系。人物特点大多可以概括,但对于故事发生的关键,也就是原因,理解上有偏差。


四、复述课文,检测理解情况

复述一直都是难点,部分学生停留于“读课文”,讲故事的时候把文中内容又重复地念出来;部分学生思路不清晰,不重要的内容反复说,重要的过程简略一过,详略不得当。


再次回顾四年级“起因、经过和结果”的故事要素,分别请学生以一句话的形式,简要概括,尝试用自己的话说。


如“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如何复述呢?


赵王得了一块无价之宝和氏璧,秦王想要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和氏璧。


秦王为什么要这样做?目的是什么?能更简洁地说吗?


秦王想要骗取和氏璧,于是赵王派蔺相如解决问题。


蔺相如怎么做的呢?我们分步来看,请你们来一步一步说清楚。


蔺相如首先观察秦王的反应,试探秦王是否真的会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发现情况不对,就借口要回和氏璧,以强硬的态度逼迫秦王答应要求。最后以举行典礼为理由拖延时间,秘密护送和氏璧回赵国。


是的,谈判也是有步骤的,根据情形,随机应变。蔺相如的确是非常机智,最后被封为上卿。


照例,再继续练习其他故事,连在一起,再完整地说一说。


教学后记:

1.上课时,一直在关注语文要素,落实快速阅读的方法,以方法作为引领,指导学生不断实践。

2.控制教师讲的时间,提大问题、主问题,减少碎片化的阅读,放手让学生去理解,搭建支架,帮助学生梳理文章框架。

3.以后注意多给积极正面的评价,鼓励学生说,大胆表达。

4.借助蒋军晶老师的课件,练习两则材料的速读,学以致用,检测巩固。




恋恋多肉园
蹲下身子,看看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