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第二单元是策略单元——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在开启课文学习之前,我想,学生得自己想明白:为什么要快速阅读呢?
我能快点知道这篇文章讲了什么。
我看书的时候,想快点看,知道后面的结果。
我们现在考试阅读理解有好几篇,我想在规定的时间内,快点看完做完。
………
是的,因为我们身处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大数据时代,速读能够让我们快速提取重要信息,不被其他多余的信息所干扰。
喜欢阅读文字的同学,请举手。
三分之一的孩子举手了。
你们为什么喜欢阅读?你觉得阅读像什么?
我觉得读文字就像是大脑里在想象画面。
太棒了,阮志宏说出了阅读的本质——重现画面。
我喜欢读书,是想看故事后面和我想的是不是一样的。
对,猜测,一边读一边验证你自己的猜测,这实在太神奇了,那侦探小说,你们一定很爱看,喜欢那种抽丝剥茧破案的感觉。
学生们一阵欢呼,都热火朝天聊了起来。
02
所以,我们要想提高阅读速度,不断地重现画面,需要怎么做呢?请看《搭石》的导读提示,谁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听,找关键词。
祝雨晨在读的过程中,就已经将关键词有意识地重读了。
较快的速度 ;默读;记时;集中注意力;不要停下,不回读。
现在老师来打开计时器,请你们快速默读,读完后写下你了解了哪些内容?
根据学生的回答与统计,情况如下:
我发现:快速阅读之后,每个学生的初印象都是片面的,部分的,很少有写出整体内容和框架。
接着,请两位孩子读交流伙伴的阅读体会,知道从哪个角度去交流,同桌交流后在班级内展示。
1.多是对于词句的不理解,如“出工,收工,赶集”,“二尺”,“人影绰绰”等。
2.对于乡亲们行为的不理解,为什么“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03
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再读课文,一段一段地读下去,在重现画面的过程中,去理解词句,去想象画面。
在我读完第一段,示范提炼内容“说搭石”后,后面四段交给学生读,学生说,他们能准确把握“摆搭石、走搭石、让搭石、赞搭石”,并能够感受到每一种行为背后,乡亲们之间那种和谐美好的情感。
令他们印象最深的画面是“走搭石”与“让搭石”,通过想象“村民们一个接一个,紧紧跟着走搭石的场景,仿佛看到了小溪的水面随着乡亲的脚步,荡漾起波纹,人们在水中的倒影随之起伏波动”,“人影绰绰”不需要理解意思,画面已经出现了,当然也就不影响阅读速度了。
如何重现画面?我先让学生们分小组扮演角色,呈现不同的场景,最后上台来演一演。
第一组,张子睿扮演了一位去镇上接孩子的父亲,惹得学生们捧腹大笑。
第二组,雷雯玲将祝雨晨背了起来,一脚深一脚浅地走搭石,其他学生们都激动得叫了起来。
第三组,有异曲同工之感。
在这里,表演结束,再往下,就变成了无意义地看热闹了。从中,我也感觉到了其实孩子们还是离乡村生活比较遥远,他们不太能领会乡亲们平时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也就能够明白为什么他们不理解“说家常话”这件事了。
04
在课的尾声,以“是乡亲们创造了搭石,还是搭石创造了乡亲?”这一个问题,激发学生更深层次地思考。
我认为是乡亲创造了搭石,因为第一段说了,这条小溪会涨水,他们要出行,就要创造搭石。
我认为不能说是搭石创造了乡亲,因为在没有搭石的时候,我想他们关系应该也是很和谐的。
我认为是搭石创造了乡亲,有了搭石,他们会自己去摆,两个人碰到的时候,还会避让,年轻人背老人,这些都是因为有搭石,乡亲们才有这些事情……
搭石和乡亲们的情感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其实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这不也是借物抒情吗?
快速阅读,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追求速度,一定要出现画面,千万不要一味追求速度,读完后,头脑却空空如也。